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2024-05-13 16:07:34 報告 我要投稿

    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1

      近期,按照區委農工部關于開展農業農村經濟情況調研的通知要求,我局立足實際,對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細致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農業農村經濟總體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區農業農村經濟總體發展較好,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壯大,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以20xx年為例,各項農業工作指標均順利完成,蔬菜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面積達到18.6萬畝,產值突破9.3億元,標準園建設成效顯著,建成千畝蔬菜標準園7個;農村沼氣建設指標全部完成,新建沼氣池300個;惠農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共落實農機具、良種、沼氣、一事一議、設施蔬菜等方面的補貼資金1600余萬元;農技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測土配方施肥、植物檢疫、病蟲防治、農民培訓、農業執法、種子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效明顯;新增專業合作社8家,土地流轉面積突破8000畝,“三資”管理趨于規范,所有村街全部建立了財富積累機制。農業農村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建設和諧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存在的問題

      (1)資金不足。發展現代農業各方面的要求比較高高,從生產設施建設到栽培管理都較以往更加嚴格,為此,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而據我們調查雖然近兩年各級對農業有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但仍不能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由于歷史原因,現在農村信用社、農行等金融部門不愿發放小額貸款,更加加劇了資金瓶頸問題,制約了農業產業發展。

      (2)組織化程度不強。當前農民進入市場很不順利,原因之一是組織化程度低。針對目前家庭經營為基礎的現實,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辦法是通過合作社組織農民。但就目前全區的實際情況看,各類合作社數量雖比較多,但真正能夠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并不多,沒有具備一定實力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很難將農民有效組織起來,抱團發展。

      (3)品牌效應不太明顯。以蔬菜為例目前,雖然我區已經注冊了“營綠”、“碧緣”、“乾綠”等蔬菜品牌,但在開拓蔬菜銷售市場方面都處于各自為政、各找出路的局面,沒有擰成一股繩,創立代表本區域蔬菜特色的大品牌,致使蔬菜產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效應不明顯。

      (4)技術服務不能及時跟進。專業農技人員缺乏,基層農技推廣組織不健全是我們的現狀。所有技術服務工作全部由農業技術綜合股一個部門承擔,業務上不堪重負,鄉鎮農業技術服務機構完全處于“真空”狀態,有名無實。區農業局現有工作人員中,非農專業人員多,涉農技術人員少;工人多,干部少;初級及中級職稱人員多,高級職稱人員少。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全面的技術服務,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技術服務隊伍現狀嚴重阻礙了農業向前發展。

      2、發展對策

      (1)拓寬融資渠道。建議政府在加大農業發展扶持力度的同時,積極組織建立產業發展融資平臺,適當地為融資提供擔保,協調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業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合作社及農戶的關系,使二者之間建立起合作互信關系,提高金融機構放貸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政策吸引,調動社會資金參與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寬融資渠道。

      (2)加大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建議制定專項的扶持政策,對發展有機蔬菜產業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予以扶持,使其運作更加規范,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其中。

      (3)培樹“廣科源”蔬菜大品牌。建議對現有的蔬菜品牌資源加以整合,聚零為整,抱團發展,逐步培育并樹立在京津市場叫得響的,能反映有機蔬菜發展特征的大品牌,進一步提高我區蔬菜的知名度。

      (4)建立健全農技服務體系。建議區政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技服務體系,重點是加強鄉鎮農技服務隊伍建設,落實人員編制,給予經費保障,使空轉的鄉鎮一級農技服務機構真正運轉起來。在確定人員編制中,重點向農業系統予以傾斜,落實高層次人才待遇,引進和吸收一批具有高級職稱的農業專業技術人才扎根,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三、農村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農民負擔監管還存在一些間接收費問題。一是少數部門仍然違規向村集體收取資料費、培訓費、學習考察費等費用;二是村街報刊超限額,存在報刊訂閱向村街攤派,部門刊物過多過濫等問題。在今后的監管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農民負擔專項治理工作力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減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列入專項治理的重點內容,屬于哪個部門,由哪個部門負責治理,沒有文件依據收費的要堅決不能再收。明確要求鄉鎮各部門確需向農民或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收費的,需要經過區減負辦審核備案,以防止亂收費行為的發生;村街訂閱報刊應堅持自愿的原則,不能強行攤派。報刊征訂要嚴格按照省規定的標準執行;三是加大農民負擔的執法檢查力度,督促減負工作的更好開展,查漏補缺,確保今后農民負擔執法檢查中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2、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問題突出。一是村民實際籌資比較困難,部分村街存在集體墊資現象,把應發給村民的福利代替籌資。二是由于申報程序比較繁瑣,部分村街申報項目的積極性不高。三是上級資金撥付遲緩,造成報帳不及時,影響下一年度項目申報。四是未將籌勞納入獎補范圍,獎補數額小,難以滿足村街公益事業建設的實際需求。今后我們將盡量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重點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3、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夠規范。一是管理體制不暢。各鄉鎮(辦事處)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業務的是鄉鎮財政所長,長期以來財政部門執行的業務處理程序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處理程序,與農經部門的業務處理程序有很大的差別,實際工作中很難貫徹落實農經部門的政策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二是村街各項財務監管制度很難落到實處。從調研中發現有的村街民主理財小組難以真正發揮監管職能,對村集體的財務收支活動的監管流于形式;有的村街大額開支沒有履行民主議定程序;有的村民代表不是村民大會選舉產生,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調研中還發現有的鄉鎮“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對于村街財務審批手續把關不嚴,收入不及時入帳。村委會開支嚴重鋪張浪費,個別部門違規向村街收費等現象。在今后“三資”管理中,一是要繼續加強財務制度建設,規范財務管理程序;二是規范農村集體財務收支審批程序;三是切實履行民主決策程序,實行民主理財。

      4、農村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尚不健全。一是三資管理工作體制不順,人員短缺。二是由于村街干部基于村街穩定因素考慮,對歷史遺留問題大多本著后人不理前帳的態度,對清理核實和履行民主監督程序心存疑慮,對應收款不積極清收,應付款不主動償還,對無償或低償使用村街資產的情況也采取回避的態度;此外,區城區周邊村街出租資產的數量較多,情況復雜,資產清理起來比較困難,而其它村街基本上可利用的集體資產又很少,因此村街對建立村級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工作不積極不主動,也影響了此項工作的開展。在今后工作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鄉鎮村街開展此項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深入村街指導工作開展,通過總結已建立機制村街的經驗做法,推動未完成村街的工作,完善相關措施,力爭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5、農村經濟審計處于“真空”狀態。我區沒有開展對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工作。具體原因是:一是農經管理體制不順。我區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全部由鄉鎮(辦事處)財政所代管,農業部門的相關經濟政策及報帳制度不能在鄉鎮(辦事處)財政所代管的村街帳務中得到較好的落實,造成開展審計監督工作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二是審計力量薄弱。我區農經人員少,縣鄉兩級農經管理人員只有3人取得審計證,審計力量與任務相差懸殊,致使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難以開展。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存在的困難依然是農經管理體制不順和審計人員缺乏。建議區政府充實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2

      宜昌市夷陵區地處鄂西山區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山區面積占四分之三,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解決農民坐方便車、坐安全車、坐經濟車、坐舒心車,納入了地方人民政府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筆者根據區情,提出一些想法,與同仁共同探討。

      一、客運市場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從中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提出新農村的建設,它的意義和作用非常明顯。其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榮的任務是在農村,城市中除了下崗工人和低收入群體以外,絕大多數居民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下一步全面小康能不能實現?關鍵就看農村。其二,是中國國情決定的,無論城鎮化怎么發展,農村始終會有上億的農村人口在那里生活。怎么讓他們在那里安居樂業,怎么把農村家園建設好,讓他們也能分享現代化的成果。要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速度,就得加快農村的發展,加強農村建設。

      農村公路作為農村地區的基礎性、公益性設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要保障,發展農村客運則成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工程之一,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二、我區的客運現狀

      (一)通達狀況,我區現有12個鄉鎮(街辦),222個行政村(居委會),3400多平方公里,51.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占80%。現有公路通車里程3688公里,班車營運線路58條,營運里程2250公里。這58條線路中有10條的終點為鄉鎮政府所在地,有46條線路終點到村,貫穿了157個村(居委會),占行政村總數的71%。還有65個行政村未有通客車,主要集中在西北山區。

      (二)運力狀況,現有客運公司12家,客車378臺,其中從事農村客運的客運車輛310臺,5846座。日發班次758個,日發送客運量4萬人次。

      (三)站場建設狀況,現有二級客運站2個(夷陵客運站和太平溪港水陸客運站各一個),鄉鎮五級客運站現有2個(霧渡河、黃花),在建的2個(下堡坪、分鄉),擬建的1個(鄧村)。現有招呼站5個,擬建75個。現有候車棚27個,擬建50個。原有2個五級客運站(鴉雀嶺、土門)因為種種原因閑置。

      三、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線路開不通。鄉村公路等級較低、通車里程短、斷頭路多、維護不夠、通車數量少,有將近一半行政村未通等級公路,無法投放客運車輛,當地村民無車可乘,步行肩挑,出行困難。原因很直接,就是資金不足。但隨著農村公路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未來五年一定會有一個巨大的變化。

      (二)經營者開不起。一是經營者投入大、效益低。農村客源分散,客運量呈周期性變化,農民以自然村莊散居,又受季節影響,實載率低。加上高額的稅費、油料和修理費用,使經營難于維系。曾有牛坪的楊柳池、梅子埡、下坪太陽山等數條線路開班以后又停下來。二是有的鄉村線路開班以后,雙排小貨車、“面的”、摩托車等充斥其間,原本少得可憐的'一點兒客源被低票價的非法營運車輛所截走。霧渡河至樟村坪線路上就有100多臺“小面的”和“皮卡”以假親戚、貨主的名譽等方式進行非法載客營運,長期以往,已開通的客運班車就自然而然地開不下去了。

      (三)農民坐不起。鄉村客運線路里程短、路況差、票價相對高。山區農民收入少,往往為節省五毛一塊錢而改乘摩托車或者其它廉價的“黑車”,甚至繞“山間小道”步行趕集。

      (四)乘客不敢坐。一是從事鄉村的客運線路大多道路等級低、彎多路急,行駛不安全;二是從事鄉村線路的車輛大多技術狀況差,有的車輛盡管通過了車輛技術檢測,但長期行駛“山間小道”,維修保養跟不上,車況令人擔憂;三是部分駕駛員駕駛技術和經驗不足,隨時可能出現事故。四是司乘人員服務質量較低,坑客、宰客、甩客現象時有發生,很多乘客不敢坐。

      (五)村民出行難。一是客運站場設施薄弱,候車條件差。全區等級客運站數量少,大多數鄉鎮無等級站,只有簡易停車場,行政村基本沒有停車場,沿線居民點也沒有候車棚,村民只好在路邊候車,見到什么車就坐什么車,顧不了安全不安全。二是現有的客運班車,不適應村民隨時出行和攜帶農副產品的需要。

      (六)黑車打不死。鄉村客運線路上的“黑車”大部分屬于當地村民自用的農用運輸車和摩托車,他們利用農閑時節非法載客,有生意的時候就撈一把,沒有生意或遇有執法檢查的時候就在家“休整”,靈活機動、隨叫隨走。即使被查扣,他們也會串通乘客(鄉里鄉親的)百般抵賴,造成取證難,執行難,受到處罰后,他們又會變本加厲。

      四、幾點思考

      加強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村村通,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加強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發展農村公路的重要條件,而且是發展運輸經濟、改善投資環境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區搶抓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了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使我區通車里程、通車質量和候車條件大大改善。

    【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1-05

    鄉鎮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8-31

    農村現狀調研報告06-15

    農村現狀的調研報告01-04

    農村現狀調研報告03-28

    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11-09

    農村管理現狀調研報告12-22

    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調研報告優秀02-03

    人才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3-16

    農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3-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在线 |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 | 六月婷婷最新中文字幕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