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業精于勤的成語故事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業精于勤的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業精于勤
【注音】yè jīng yú qín
【出處】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唐·韓愈《進學解》
【解釋】業:學業;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學業精深在勤奮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勤奮好學、孜孜不倦
【反義詞】一曝十寒、好吃懶做
【押韻詞】棨戟遙臨、錦字回文、婦人之仁、丹心赤忱、絕倫超群、料敵若神、刀下留人、雁斷魚沉、頤精養神、安車蒲輪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朝廷設立的高等學校稱為國子監,國子監的教師稱為博士,國子監的學員稱為太學生。一天早晨,有位博士照例來到國子監上班。他把太學生們召集到教室門前,開始訓話:
“諸位到這里來,為的是完成學業,以便將來有所作為。要精通學業,就必須勤奮學習,而不能貪圖玩耍;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認真思考,而不能漫不經心。當今朝廷英明而又公正,選拔人才盡心竭力,凡是有那么一點兒成就或者有那么一點兒本領的人,都能得到任用。所以,諸位只要專心學習、認真做事就夠了,完全不必為上司是否英明公正的問題擔心。”
博士的話音剛落,隊列里就傳出一陣嘿嘿的冷笑聲,一名太學生公然對博士的訓話表示懷疑。他說:“老師,您是在騙我們呢。我們跟隨您學習了幾年,可以說對您是知根知底了。您攻讀五經和諸子百家的學說,是很認真的。每天不是為事實編提要,就是為哲理寫注解;光白天勞累還不夠,晚上還要接著干。你寫的文章,是很漂亮的,內容深厚而形式典雅,不但繼承了古代經典的傳統,而且吸收了揚雄、司馬相如等人的創新成果。您的品行修養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年輕時就重視學習、敢作敢為,成年后更是思想正直,行為端正待人接物都很得當。然而,您的處境又怎么樣呢?辦公事,您得不到上司的信任;辦私事,您得不到朋友的幫忙。您雖然當過監察御史,可沒多久就被貶職到南方的邊遠地區了。您到國子監當博士已經三年,可沒能取得什么成績。在比較暖和的冬季,您的孩子卻因為衣服單薄而凍得哭喊;在各地豐收的年份,您的妻子卻因為糧食短缺而餓得流淚。老師,您不去想想自己的處境,干嘛反而來教訓我們要相信朝廷的英明公正呢?”
太學生的反駁,不禁使博士愣了片刻,內心里涌起一陣酸楚。但是,他略微定了定神,決心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平靜地回答道:“工匠要蓋房子,就要恰當地選擇木料,粗的當棟梁,細的當條,整的打門窗,碎的當楔子。醫生要治病,就要分別搜集各種藥物,從天麻、靈芝到破鼓皮、牲口尿,各有各的用途。選擇人才,也是同樣的道理,根據每個人的才學氣質、長處短處,分別安置在不同的位置上,這是宰相的職責,不該由你我來評論。況且,我學習雖然勤奮,但往往抓不住要領,不能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我文章雖然寫得漂亮,但往往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品行雖然端正,但并沒有超過眾人的突出特點。正因為我是這樣一個平庸的人,所以把我安置在博士這樣一個閑散的職位上,這是非常合適的。你如果以我做例子,指責朝廷用人不英明不公正,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正如外行指責工匠用木料、醫生用藥材一樣,難道不是很可笑的嗎?”聽了博士的回答,那位太學生啞口無言,不由得更加欽敬老師的人品學問了。
這個故事出自韓愈的辭賦《進學解》。原文中,博士教誨太學生們的第一句話便是:“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成語寓意
古人有云:“不勞而獲黃粱夢。”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什么事等著就會到來。而“業精于勤荒于嬉”這也表明精深的技藝靠的是勤學、刻苦努力,這對人們的學習和工作都有現實指導意義。工作中首先要勤于學習與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爭取各種鍛煉機會,積累豐富的經驗,不斷提高工作能力,才能較快適應工作要求。而整天嘻嘻哈哈顧著玩,便會一事無成。反之,不刻苦學習的話,便會荒廢學業,學無所成。學業由于勤奮而精通,由于嬉玩而荒廢;事情因為反復思考而成功,因為隨隨便便而毀滅。
【業精于勤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業精于勤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1-19
業精于勤作文07-09
業精于勤作文(精華)02-15
業精于勤哲理散文07-14
業精于勤作文[薦]02-15
(合集)業精于勤作文15篇10-17
【優】業精于勤作文9篇02-15
業精于勤作文9篇(精)02-16
業精于勤作文(通用14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