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說課稿

    時間:2024-03-19 07:15:20 地理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課介紹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變化及其對氣候的影響,是對上一節熱力環流和大氣水平運動的實際運用,又是研究世界氣候類型、自然帶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礎,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內容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系,高考題經常涉及,屬于地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識。該節課內容較多,分為三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第二個課時學習“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第三課時學習“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二、說學情

      本課涉及的內容邏輯性較強,而學生地理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能力尚未得到發展,學習困難較大。熱力環流、風的受力或近地面風的形成原理、太陽直射點的季節性移動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同時本課涉及一些氣候名稱、涉及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的判斷,這些內容集中在一起,學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們除了補充必要的知識,梳理知識聯系外,必須弱化具體氣候分布、名稱、特征的記憶,突出用規律分析判斷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大氣環流的概念;

      2、能夠說出三圈環流形成的過程,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規律;

      3、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制作三圈環流模型,繪制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從中分析大氣運動的規律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用運動、變化、聯系的觀點認識事物,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親自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

      四、教學重難點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與分布規律。

      五、說教學方法

      1、通過作板圖,采取由簡單到復雜,層層深入的方法化解難點知識進行教學;

      2、“問題導學”、多媒體實物投影;

      3、注意結合實際,多舉例幫助學生理解;

      4、引導分析法、假設推理法、啟發式教學法,能夠發散學生思維,鞏固知識;

      5、借助比較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提高學生動手、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初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草原和荒漠》說課稿02-20

    《氣壓帶和風帶》第二課時的教案08-29

    初中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說課稿11-16

    初中地理說課稿07-24

    初中地理說課稿07-20

    地理初中說課稿01-11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9

    初中地理《印度》說課稿07-27

    初中地理《日本》說課稿11-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 最新国产性色生活片 | 日韩久久激情精品 | 最新国产精品片 |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曰本片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