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行道樹》教學設計

    《行道樹》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30 03:24:23

    《行道樹》教學設計范文

    《行道樹》教學設計范文

    《行道樹》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辨證的理解行道樹的“憂愁”和“快樂”,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2、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培養獨立質疑和探究的能力,培養合作研討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2、抓住關鍵語句(議論性的文眼),探究、把握課文主旨,領會寫作意圖。

      3、培養獨立質疑和探究的能力,培養合作研討的習慣。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體驗,辨證的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通過朗讀,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抓住文眼為品味思考定向,整體感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研討點撥法:

      課文有敘有議,引導學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議論,調動積極思維,并適時適當的點撥指導,使學生深入全面的理解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就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列出思考題,準備討論、發言材料。

      2、教師設置精當的思考題備案,以供學生參考。

      3、教師準備上課用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出示行道樹的圖片,讓學生聯系羅陽街道旁的行道樹,說說自己對行道樹的印象。

      老師: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為我們描繪的行道樹(板書文題、作者),看看為人們所贊美的行道樹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樣的。

      二、簡介作者

      請哪位同學來介紹自己在課前收集到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學生發言,教師給予補充。)

      明確:張曉風,女,臺灣著名的散文家之一,她的散文充滿自我的真情至性。她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華,1949年臺北,畢業于東吳大學文學系。

      三、默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字典,疏通文字,并以“──的行道樹”的形式,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給題目加個定語(說說理由)

      (此環節目的在于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生發言,在此基礎上,老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體會課文的主旨。)

      老師:(過渡)聽到同學們的精彩發言,看來同學們對課文的內容已經有了較深的理解,那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呢?

      明確:課文用擬人的手法寫了行道樹的自述,表達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自由朗讀課文

      老師:現在請同學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說一說理由,有感情的讀一讀。

      學生先說理由,再讀,其余學生給予評價,教師順勢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五、學生在上環節的基礎上,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六、學生發揮想象在作業本上用畫筆創造性的勾畫行道樹的形象,并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自己解說自己的構思

      七、研讀課文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老師:(過渡)同學們畫得好,說得更好。接下來我們對課文內容作具體的探究。

      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能揭示課文主旨、富有哲理性的話,并找出其中的關鍵詞。

      明確:“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關鍵詞是“神圣”“痛苦”“深沉”。

      老師:(過渡)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句話,把握文章的主旨,我們采用四人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圍繞這句話去發現問題、設計問題,并在小組內通過討論,解決問題,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認為有價值的問題,準備課堂發言,在班上討論,進行集體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發現的問題、設計問題,并篩選、整理,然后由小組代表發言,提出問題。教師進行組織、引導和調控,將思考題逐漸集中到以下幾個方面。

      問題準備:

      1、為什么行道樹認定自己的事業是神圣的事業?(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就是神圣的事業。居民需要新鮮空氣,行人需要綠陰,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

      2、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找出描寫痛苦的詞語。(苦熬、孤獨、墮落、悲涼的點綴、憂愁──)既然痛苦,為什么“自己選擇”這種命運?(為神圣的事業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他們為自己的奉獻而自豪快樂。)

      3、怎樣理解“深沉”?(神圣的事業必須以自我犧牲為代價,需要你為此承受犧牲。從個人利益角度講,這便是“痛苦”,但是為人們的幸福而犧牲個人幸福的人,他們是神圣的,他們也是幸福的,這種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而痛苦的磨練使奉獻者具備了以苦為樂的品質,這便是“深沉”。)

      老師:(順勢引導)行道樹的“痛苦”與“深沉”是一種犧牲,這種犧牲是什么精神的體現呢?(無私奉獻精神)有這種精神的人可以稱為什么呢?(偉大的人、奉獻者、大寫的人──)

      老師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完成板書。

      八、拓展與延伸

      老師:現實生活中有像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嗎?怎樣看待他們的價值?

      (學生發言,教師給予積極的引導和肯定。)

      九、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疑難問題和值得深究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的問題盡量深刻一些。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寫作目的,體會這篇課文的現實意義,進行人文教育。

      老師:(過渡)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同學們對行道樹的形象與精神都有了深刻的理解。當然,在同學們課前自主探究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下面就開展質疑問難活動,通過我們的討論解決問題,并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在班上做集體探究。

      問題準備:

      1、作者從哪些方面刻畫了行道樹的形象?

      提示:自我犧牲、奉獻人類、心系社會……

      2、怎樣理解“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提示:墮落的本義是淪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樹離開了家,離開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生活條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

      3、“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表現了行道樹怎樣的思想感情?同時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狀?

      提示:保護環境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4、為什么說“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憂愁”和“快樂”好像有點矛盾?

      提示:不矛盾。“憂愁”是為城市空氣污染而“憂愁”,為市民健康而“憂愁”;“快樂”是因為“我們”能“在春天勤生綠葉”,“在夏日獻出綠陰”,為城市制造清新。“憂愁”是它奮斗的痛苦,“快樂”是它奮斗的結果。文章正是通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5、為突出行道樹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提示:采用了對比手法:

      A、與同類的優越處境對比;

      B、與人類的無知行為對比。

      6、你認為哪些語言描寫最生動,最能突出行道樹的形象?試分析說明?

      讓學生體會形象化的語言。學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樣的,蕪雜的,教師要幫助學生突出重點,明確中心。

      十、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啟發

      鼓勵學生結合現實和自己的經歷,談學習感受或感悟。

      十一、小結

      老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了很好的討論和研究,對無私奉獻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任何意義上講,我們都應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自然。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的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的奉獻中大放光彩。

      十二、作業

      1、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2、自主探究《第一次真好》。

    【《行道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性高爱潮视频免费一区 |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另类 | 伊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22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