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傷仲永教學設計

    傷仲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26 10:10:29

    傷仲永教學設計

    傷仲永教學設計

    傷仲永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⑵ 朗讀課文正確掌握句中的停頓。

      ⑶ 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課文翻譯理解課文,培養學生自學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領會后天教育對人成材的作用,激勵學生勤奮學習。

      【重、難點】

      1、朗讀課文,正確掌握句中的語頓。

      2、翻譯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3、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1、導語設計: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爾基說過“天才出于勤奮”“天才是打到一百次仍站立著的人”,卡菜爾也說過“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努力”。世上沒有絕對的天才,只有勤勞、不懈追求的普通凡人。今天,我們學習《傷仲永》,看看王安為何“傷”仲永呢?

      2、走近王安石:

      提示學生從名、時、地、評作五個方面掌握,準備作一分鐘搶答。

      3、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對照注釋,一字一句地讀,通過合作交流,把課文讀懂。

      師引:

      ⑴ 推薦一位讀得最棒的同學大聲朗讀。

      ⑵ 師讀。

      ⑶ 學生評價師和生讀的有什么不同?(點評)

      朗讀文言文如何停頓才好呢?

      4、多媒體顯示:

      停頓的要領:

      ⑴ 理解文章,確定停頓點。(主要是指不能把意思讀“破”。)

      ⑵ 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是指不能把詞語讀“破”。)

      ⑶ 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

      5、下面我來連一連,縱著一同學一句,大家齊讀:(多媒體顯示)

      ⑴ 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⑵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⑶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⑷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還謁于邑人。

      ⑹ 余聞之也/久。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⑴ 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和手中資料書疏理文意,把課文試著翻譯邊讀邊說出聲)

      ⑵ 搶答賽:

      隸:屬于。

      嘗:曾經

      書具:書寫工具,指筆、墨、紙、硯等。

      自為其名: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文理:指文采和道理。

      還謁:四處拜訪。

      乞:求取。

      泯然:完全。

      通悟:通達聰慧。

      材人:有才能的人。

      還自揚州:從揚州回家。

      得為眾人而已耶?:它是一個反問句,恐怕他連普通人還不如罷了。

      ⑶ 翻開書,同桌互相試者翻譯,找出不會翻譯的句子,然后提出來,全班同學一起解決:

      文言文翻譯五字法:(多媒體顯示)

      留:國號、年號、地名、官名、人名、書名等可照錄翻譯;

      替:用現代漢語詞語替換古義詞;

      調:調整倒裝句的語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

      補:補出省略句中省略內容;

      刪:刪去沒有實在意義的詞。

      2、課文研討、探究:

      大家自由讀課文,分小組討論,揣摩文意,提出文章有價值、值得探究的問題:

      ⑴ 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有見有聞,有祥有略,這樣安排用意何在?

      ⑵ 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⑶ 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并自由發言,明確:

      ⑴ 仲永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寫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寫方仲永又過七年后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寫仲永年少時天資聰慧,以“聞”的形式;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見”的形式;寫仲永最終平庸無奇,又以“聞”的形式。“聞”和“見”有機結合,敘述真切可信。課文詳寫第一階段,鋪陳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的貪利之舉導致他才能衰退。后兩個階段略寫,幾筆點出方仲永淪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詳略處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體現“傷”的含義。

      ⑵ 從方仲永的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不使學”,從道理上講,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⑶ 作者主要強調了后天的努力學習、接受教育對成才的重要作用。

      板書本課主要內容。

      3、欣賞品味:

      ⑴ 品味用詞的精當傳神。如:“啼”字,生動的寫出了索求書具的情態等。

      ⑵ 了解說理散文中的敘事技巧。

      四、歸納總結

      師問:

      1、本文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2、我們可以從方仲永身上吸取那些教訓?

      生答,小結,明確:

      1、本文用“傷”點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傷”是哀傷痛惜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方仲永這樣的人才,“泯然眾”的哀傷、痛惜之情。

      2、人的智力發展存在著某些差異,但這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學習。青少年應正確認識自己,天資好的,加上勤奮學習可能成為棟梁之才;反之,即使天資再好,如后天不學習,同樣會碌碌無為。另一方面,即使天資再差的人如勤奮學習,也可以成為有用之才。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老師收集有關學習的名言警句(多媒體展示)并讓學生以其中一條為主線,談談自己的認識體會。

      名言警句:

      ⑴ 我是個拙笨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

      ──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

      ⑵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有幾分勤學苦練,天資就能發揮和個人的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⑶ 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童第周

      ⑷ 有人問:寫一首好詩是靠天才呢;還是靠藝術?我的看法是:苦學而沒有豐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沒有訓練,都歸無用,兩者應該相互為用,相互結合。

      ──亞里士多德《浮學》

      ⑸ “神童”和“天才”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和不斷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墮落為庸人。

      ──維納

      2、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為題,在課堂上即席發言,自己確定發言者的角度和觀點,寫在讀書筆記上。

    【傷仲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傷仲永》語文教案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视频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 亚洲天堂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香蕉 | 亚洲电影小视频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