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翠鳥教案

    翠鳥教案

    時間:2024-10-12 05:25:38

    精選翠鳥教案

    精選翠鳥教案

    精選翠鳥教案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對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羽毛艷麗、小巧玲瓏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下,“我”體會到喜愛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艷,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之所以能在疾飛中叼起小魚,跟它的身材、爪子、嘴和眼睛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作者的觀察和描述的順序:關于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顏色;關于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進行描述的。

      教法建議

      (1)課前準備。準備的掛圖或幻燈片。有條件的可以準備錄像片或課件。學生搜集及鳥類有關的資料。

      (2)借助投影,直觀地了解記憶的外形特點,并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3)借助多種形式的朗讀以及填動詞練習,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4)設計“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理清的外形與高超的捕魚本領的關系。

      (5)在學習“外形”、“動作”、“捉魚”這三部分內容時,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6)通過設計“課外延伸,自找答案”這一步驟,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豐富知識、積累知識的目的。

      詞語解釋

      葦稈:本課指蘆葦的莖。

      鮮艷:鮮明美麗。[例句]王萍穿了一件色彩鮮艷的連衣裙。

      小巧玲瓏:形容器物形體小而精巧細致。

      靈活:敏捷,不呆板。

      銳利:尖銳而鋒利。本課指感覺敏銳。

      蕩漾:水波起伏微動的樣子。[例句]湖面上蕩漾著細細的波紋。

      陡峭:(山勢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清脆:清楚悅耳。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 銳利——尖銳 失望——灰心 靈活——靈敏

      愿望——心愿 陡峭——陡立 清脆——響亮

      反義詞: 失望——希望 喜歡——厭惡 陡峭——平坦

      背景知識

      普通全長15厘米左右,體重21一30克。生活于溪流、湖泊、江河、魚塘。食物為魚、蝦、水生昆蟲、甲殼動物。單獨或成對活動,長時間站立于近水處的樹枝或巖石上耐心觀察,發現小魚浮至水面,俯沖到水面用尖嘴將魚捕獲,飛到樹上或巖石上吞食。在沙堤或泥崖挖掘隧道式洞穴,在其中產卵,喂養幼鳥。因獨特的捕食方式,俗稱“打魚郎”。

      句段賞析

      1.它一動不動,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著小魚游到水面上來。

      析 “一動不動”點出了的特點。“注視著”說明它看得非常專心。這句話寫出了機警地等待著小魚。

      2.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一下子飛遠了。

      析 “蹬開”、“像箭一樣”、“叼起”、“貼著水面”說明都是在一剎那間進行的。這幾個動作聯系在一起,突出了捉魚迅速、敏捷的特點。

      課后題解

      2. (1)第二個句子寫得好。第二個句子用了“貼著”“疾”這兩個詞,就把飛得低,飛得快的特點寫出來了,也就表現出靈活、敏捷的活動特點。

      (2)第二個句子寫得好。第二個句子用“蹬開”寫出了發現小魚后反應迅速,動作干脆,而“離開”就沒有這個意思。“像箭一樣”這種打比方的說法很形象地寫出了“很快地”快到了什么程度。

      難句解析

      1.它一動不動,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著小魚游到水面上來。

      “一動不動”點出了的特點。“注視著”說明它看得非常專心。這句話寫出了機警地等待著小魚的情景。

      2.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一下子飛遠了。

      “蹬開”“像箭一樣”“叼起”“貼著水面”說明都是在一剎那間進行的。這幾個動作聯系在一起,突出了捉魚的迅速、敏捷的特點。

      3.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這一段話就的頭部、背部、腹部分別講述羽毛顏色鮮艷美麗,并用“頭巾”“外衣”“襯衫”來打比方,流露出作者對的喜愛之情。

      4.叫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落在葦稈上了。

      這句話表明了行動迅速而敏捷的特點。在“疾飛”中,眨眼間“輕輕地停在”細軟的葦稈上。在“疾飛”與“輕停”的聯系中,“敏捷”便顯露出來了。這里一是講飛得低而快,二是講它停得急而輕。

      課文結構

      本文按由“外形”到“活動”,再到“住處”這樣的順序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紹了的外形特點。

      第二段(第2、3自然段):概括介紹了的活動特點。

      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紹了的住處和作者對的喜愛。

      寫作特點

      1.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使描寫更加傳神。

      2.在敘述中處處流露出對的喜愛之情。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明確目標

      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為什么?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種鳥,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

      二、學習課文

      1.引導學生自學。

      (1)投影出示閱讀提示:

      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②畫出文中生字新詞,運用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義。

      ③標出自然段序號,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④找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按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方法揭示: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自學情況。)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①分節指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②學生匯報自學成果。方法提示:學生理解詞語的情況,待講課文時再充分交流。讓學生重點談談對課文主要內容的了解。

      ③啟發學生質疑問題。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l)指讀并思考: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講的什么意思?

      (2)引導學生逐句理解課文。

      ①理解第1句。

      指讀,啟發學生說出:通過讀這句話知道了什么?(板書:小爪:鮮紅)然后齊讀第一句話。

      ②理解2-5句。

      A指讀。

      B啟發學生說一說,課文是怎樣具體寫羽毛鮮艷的?并理解“鮮艷”的意思。(板書:羽毛:鮮艷)再引導學生說一說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C投影出示文字及外形的彩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齊讀投影片上的文字。

      D教師提示:作者在寫羽毛時,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啟發學生說出分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③理解第6句。

      A指讀,啟發學生說出這句話寫了的什么?(板書:眼睛:透亮靈活 嘴:又尖又長)

      B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瓏”的意思。(板書:小巧玲瓏)

      C齊讀第6句。

      (3)小結。

      ①啟發學生說出這一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板書:外形)

      ②啟發學生說出對外形的看法。(板書:美)

      ③啟發學生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樣進行觀察的。(抓住特點,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觀察的。)

      (4)指導背誦。

      3.布置作業 :熟讀、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第一自然段

      l.讓學生回顧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三兩個自然段

      1.學生自學。(投影出示閱讀提示,學生按要求自學。)

      2.小組交流。

      3.師生議答。

      (1)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樣描寫活動的?

      ①學生讀出描寫活動的語句。(即第二自然段的兩句話,并找出相關的動詞。)

      ②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語用得準確恰當。

      A讓學生演示“貼”的動作,理解“貼”的意思,進而體會飛行的低,動作輕盈。

      B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疾飛”、“一眨眼”的意思,通過“疾飛”“輕輕地停”這組動作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飛行得很快,動作輕盈。

      (板書:疾飛)

      ③放有叫聲與輕音樂的錄音,投影出示停在葦稈上的特寫圖。學生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2)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捕魚的?

      ①指讀第三自然段,先讓學生明確作者寫捕魚是按“捕魚前、捕魚時、捕魚后”的過程來寫的。

      ②理解1、2句(捕魚前)。

      A通過“悄悄地”“露”“吹”等詞語,讓學生體會到小魚的機靈。

      B通過“難以逃脫”“銳利”“盡情……還是……”等詞語,讓學生體會到文中寫小魚機靈,意在突出更機靈,目光特別稅利。

      ③理解第3句(捕魚時)。

      A投影出示句子:

      B找出捕魚時的動詞。(板書:蹬……飛……叼……貼……)

      C引導學生通過對“蹬”、“飛”、“叼”、“壩”、“飛”這一系列動詞的理解,體會捕魚動作的熟練連貫,迅速敏捷。

      D出示捕魚的彩圖,讓學生描述捕魚時的情景。

      E齊讀這句話。

      ④理解第4句話(捕魚后)。

      A指讀第4句,通過看圖,讓學生理解“搖晃”、“蕩漾”的意思。(板書:葦稈……搖晃 水波……蕩漾)

      B啟發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葦稈搖晃”。“水波蕩漾”的時間都不可能太長。就在這極短的時間里,早已叼著小魚飛得無影無蹤了。捕魚就在這眨眼之間,就更襯托出捉魚的迅速敏捷。)(板書:動作敏捷)

      (3)投影出示:捕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啟發學生了解捕魚的本領和外形之間的關系。)

      4.有感情地朗讀二、三兩個自然段。

      三、學習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

      我們的臉為什么有些發紅?

      (①我們想捉一只來飼養。②在漁翁告訴我們飛很遠來這里,是想和我們做朋友。③我們聽了感到慚愧。)

      2.教師小結

      是啊!鳥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它們的歌聲、色彩、姿態,為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生機,而且許多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才對。

      3.我們為什么希望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四、五自然段。

      四、質疑問難

      五、識記字形 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2.抄寫生字并進行擴詞練習。

      六、學生總結學習收獲

      七、布置作業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預習第14課,熟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八、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大自然中除了文中所描繪的外,還有許許多多種鳥,請同學們交流收集的有關鳥類知識的資料或圖片、照片等等。可以“我喜歡的鳥“為題在課上交流,下面資料供參考。

      青海湖有一座鳥島,它位于湖的西北部。長近500米,寬約150米,近0.8平方公里。每年五、六月份,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區的斑頭雁、棕頭鷗、魚鷗、赤麻鴨、黑碩鶴、鸕鶿等10多種候鳥,成群結隊返回故鄉,數量達10萬只。它們銜草運枝,搬土叼泥,搭窩建巢,產蛋育雛,忙忙碌碌。一登上鳥島,各式各樣的鳥巢密密麻麻,五光十色的鳥蛋滿地皆是,令人眼花繚亂。群鳥翩翩飛翔,遮天蔽日,甚為壯觀,可謂天下一奇。現在鳥島已設立自然保護區。

      2.如果家里有養鳥的同學,請你留心觀察它的吃食、活動、睡覺等生活習性,以及在飼養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一一記敘下來。附《爺爺的鳥》《我和麻雀的故事》

      3.在充分讀書,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發揮自己想象,給“捉魚”這部分制作幾張動畫片。

      自制動畫片:

      4.創辦一期墻報:可以有有關鳥類的知識,圖片,保護鳥的倡議,自作畫等。

    【翠鳥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级少妇女片试看 | 日本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影视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区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综合亚洲AV图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