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永遠新生》教案

    《永遠新生》教案

    時間:2024-07-30 23:18:43

    《永遠新生》精品教案

    《永遠新生》精品教案

    《永遠新生》精品教案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簡況;

      2.理解標題的含義:中國藝術傳統具有強勁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斷的反傳統使之永遠新生;

      3.體會課文以議論為主兼以適當的敘述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吳冠中是我國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幾十年來,他一直探索著將中西繪畫藝術結合在一起。吳冠中1919年生于江蘇宜興,起初他學工科,因一次機緣參觀了當時由畫家林風眠主持的杭州藝專,便立即被五彩繽紛的藝術美迷住了,下決心改行從藝,奉獻終生。他志在將中西藝術結合在一起,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書名來概括,那就是要藝術不要命。

      吳冠中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最近幾年他的畫風有所變化,在一批反映黃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線,自成一種意境。最近,他獲得法國文化藝術最高勛位的榮譽。

      二、題目解說

      本文選自《文藝研究》1999年第3期。這是著名油畫家、國畫家吳冠中先生為《世界現代藝術圖典》一書所做的序。題目永遠新生是本文中心論點的中心詞。作者就怎樣才能使藝術永遠新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即只有不斷地反傳統才能使藝術永遠新生。

      三、問題探究

      1.閱讀課文,簡要說一說,在作者看來藝術怎樣才能做到永遠新生?

      【明確】此題旨在要求同學們通讀全文后,能夠把握中心論點。做到了反傳統,反反傳統,反反反傳統和引入異種,就能使藝術永遠新生。

      2.細讀下列文字,并回答問題。

      保管傳統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創造者,也許回頭浪子倒居于優勢,既跨越了孤陋寡聞,又立足于土生土長。

      (1)這段文字用形象的語言講了一個怎樣的觀點?

      (2)你能舉出實例來支持這個觀點嗎?

      【明確】

      (1)這段形象的文字講了這樣一個觀點:那些扎根于中國傳統藝術,并學習、引入外國藝術精華的人有可能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創新者。

      (2)例:著名的畫家徐悲鴻、本文作者吳冠中都是扎根于中國繪畫傳統、又精于西洋藝術的大藝術家,他們的繪畫都經歷了一個不斷反傳統的、引入新異種的過程,所以他們都有所創新。

      3.結構分析

      (1)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個自然段,以藝術生命力為線索,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論述世界上眾多的藝術珍品都經歷了時間的考驗與篩選。

      第二部分(2):論述藝術傳統具有強勁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斷反傳統使這之永遠新生;異種的引入是藝術創新的關鍵所在。

      第三部分(3):表達對《世界現代藝術圖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

      第三部分(4):論述能夠使中國傳統藝術永遠新生、不斷創新的人是那些既繼承了中國藝術傳統又積極學習、引進西方藝術精華的人。

      (2)結構圖表

      ┏現在的珍品,當時不是┓

      ┏時間的篩選┗當時的珍品,現在不是┛是試金石

      ┃┏不斷地反傳統┓

      ┃永遠的新生┗異種的不斷引入┛是生命力

      永遠新生┫┏彼此交往日益親密┓

      ┃圖典的出版┗感悟交流逐步深入┛順應潮流

      ┃┏繼承中國傳統藝術┓

      ┗不斷地創新┗學習引進西方藝術┛靠浪子回頭

      四、深入探究

      1、怎樣理解第二段第4、第5兩句話?

      【明確】第4句指出中國的藝術傳統無限豐富是一個大的概念,意思是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種風格只能說體現了中國藝術的某些傳統,而不能說代表了中國的藝術傳統。第5句反的疊加使用,體現了哲學否定之否定規律,概括地反映了藝術發展的現實。

      2、怎樣理解最后一段?

      【明確】最后一段文章指出,能夠使中國傳統藝術永遠新生、不斷革新的人是那些既繼承了中國藝術傳統又積極學習,引入西方藝術精華的人。這一段分分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批評藝術的獵奇,說這絕非藝術創造。第二層是本段的重點,論述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的人應該是怎樣的人。這里出現三個對比概念,即保管傳統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頭浪子。這三種人無疑是回頭浪子能夠更好地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傳統藝術,因為回頭浪子既扎根于中國傳統藝術,又能學習和引入西方精華;而保管傳統的孝子是只知繼承,不求發展,最終傳統藝術不能適應新形勢而失去生命力,那些盲目崇外的浪子,因為他們眼中只有外,就更談不上繼承發展中國傳統的藝術。這樣對比著論證,既生動形象,又容易說透道理。

      3、為什么說不斷地反傳統才能使傳統永遠新生?

      資料搜集揭示:因為不斷反掉的是那些傳統中已失去生命力的東西,屬于糟粕的東西,這樣的東西不斷在反掉,剩下了精華,不就使傳統更具有生命力了嗎?

      推理過程剖析:說到底這是一個繼承和發展的問題,不是全盤否定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淘盡黃沙始見金,凡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往往是精華。而引進外國藝術的過程也同反傳統過程一樣是一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過程。

      結論:只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才能有傳統的永遠新生,永遠年輕。

      4、寫作特點分析

      (1)文章高度濃縮,環環相扣,登高俯視,立意高遠。

      作者站在中國藝術發展史的高度,指出:中國藝術傳統之所以有極強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斷的反傳統,才使之永遠新生,其中包括異種的不斷引入。作者以此來支持《世界現代藝術圖典》的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序文僅七八百字,但環環相扣,極具說服力,乃一派大家風范。

      (2)比喻論證,生動形象,說理透徹。

      文中多處用到比喻論證,使說理更為形象透徹,如空手回一腳踢死絆腳石,形象地描畫出了對本文藝術的一概否定者,論證了引物引入異種并不容易。再如結尾句以保管傳統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頭浪子三種人的對比,形象生動地論證了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的人應是怎樣的人。

      (3)用典型事例證明觀點,行文干凈利落。

      文章在敘述事例時,典型而又干凈利落,這是因為議論文的記敘是為了證明論點,所以敘事力求干凈利落,盡量用點睛之筆直取要害,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五、小結。

    【《永遠新生》教案】相關文章:

    大一新生開學感想01-17

    關于新生見面班會的總結范文02-25

    中學新生的軍訓總結(通用10篇)09-13

    關于高一新生軍訓總結03-19

    高一新生軍訓計劃(通用10篇)11-07

    初一新生入學不適應的調查總結04-27

    一年級新生家長對孩子的焦慮表現09-01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影院在线亚洲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