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口技》導學案與答案

    《口技》導學案與答案

    時間:2024-06-15 22:05:28

    《口技》導學案與答案

    《口技》導學案與答案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口技藝人高度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能力。

      2、揣摩語言,體會文中對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藝的生動逼真的描寫,并注意本文層次清晰、有條不紊的特點,以及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

      3、通過想象,關鍵抓住口技表演的藝術構思,深入思考,體會文章的精彩片斷。

      【課前預習】

      口技是雜技的一種,運用口部發音技巧模仿各種聲音,它是一種流傳技藝,是藝人們長期在實際生活中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勤學苦練而獲得的。

      在中華民族燦爛多姿的表演藝術寶庫里,就有這樣一顆璀璨明珠——口技。它用人的聲音模仿大自然及人類生活的萬事萬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口技》記敘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藝術家的一場精彩的表演。

      寫作背景:《口技》原為他的《秋聲詩》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畫聲”(善于繪聲繪色地描寫生活),說明《秋聲詩》也是“善畫聲”的詩作。細讀《口技》,可以看出作者確實善于抓住三個場景,繪聲繪色的描寫一家四口人在一場火警前后的情景,使我們感到口技表演真正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迷人地步。《口技》一文選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編寫的一部筆記小說,以鋪寫故事記敘人物為中心。全書20卷,所收多為明末清初訪擬傳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異,并加評語,實際上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林嗣環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林嗣環,字鐵崖,號起八。清代順治年間的福建晉江人,當時的進士。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生,從小聰穎過人,七歲即能屬文。及長赴試,因文章峭奇卓絕,考官疑為他人代筆,故不得售。嗣環遇挫折不氣餒,倍加發憤功讀。于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舉人,繼而于清順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進士第。授大中大夫,持簡隨征,便宜行事。后調任廣東瓊州府先憲兼提督學政。

      1、讀全文,注音。

      少頃(shǎo )犬吠(fèi )囈語(yì)夫叱大兒聲(chì)夫齁聲起(hōu)

      意少舒 (shāo)中間(jiàn)曳(yè)屋許許(hǔ)聲 幾欲先走(jī)

      2.理釋下列字詞的含義。

      ①會賓客大宴:會:適逢,正趕上。宴:宴請,用作動詞。

      ②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只。

      ③當是時:這個時候。

      ④以為妙絕:以為:認為。絕:極點。

      ⑤賓客意少舒:稍微,讀shǎo。

      ⑥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

      ⑦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用作動詞。

      ⑧幾欲先走:跑。

      3、了解全文大意及結構。全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進行記敘的。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來敘事的。

      全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紹口技表演的時間、地點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氣氛。

      第二部分:第2、3、4段,描繪口技表演的精彩場面。

      第三部分:第5段,寫表演結束,再次強調所用道具的簡單。

      【合作探究】

      1、朗讀第1段,找出表演的地點、道具、氣氛。思考:

      ①第一段中寫表演的場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這些數字的運用有何作用?

      說明表演地狹小、道具簡單,襯托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②“滿坐寂然,無敢嘩者”一句說明了什么?

      參加宴會者無不是京城的名門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聲撫尺,使滿坐寂然,無敢嘩者”,暗示表演者名聲之大,技藝之高無人不曉,無人不服。

      2、文章的第2、3、4這三個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藝人精心摹擬的復雜而多變的聲響,讀這一部分,完成下列問題: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個場景?

      (1)第一個場景:夢中驚醒。(夜闌人靜,一家人驚醒后的喧鬧情景。)

      (2)第二場景:漸入夢鄉。(一家人鬧而復靜的情景。)

      “縱聲”“漸拍漸止”,聲音由大而小,“微聞”聲音更小,是由大及小,微聞余響。

      (3)第三場景:火起群亂。(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2、作者按什么順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聲音?

      這一部分,作者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描摹,請同學們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遙聞……既而……當是時……未幾……一時……未幾……忽……俄而……忽然

      ①第一個場景的聲音從“深巷犬吠”開始.寫到屋中四人的不同聲音,由遠及近,由小到大;

      ②第二個場景“夫聲起”、“婦夢中咳嗽”說明一家人由醒而睡.聲音變小.尤其通過鼠傾盆器之言來襯托屋內的安靜,甚是絕妙。

      ③第三個場景情形急轉,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婦大呼”、“兩兒齊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兒哭”、“犬吠”,再到各種風火聲、救火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說明聲音由少而多、雜,也越來越大.

      從三個場面總體來看,聲音變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體現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3、這三個文段中,除了描寫口技藝人的表演外,還描寫了其他方面嗎?如果有,請一一找出來。

      三個文段都描寫了聽眾的情緒變化,有“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些描寫是側面烘托,在于反襯與贊美藝人技藝高超。

      4、比較第2、3、4段中聽眾的反應,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第2段中聽眾的反應是:“伸頸”、“側目”說明聽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嘆”表明對表演者的贊賞,觀眾初入情境,尚能自持;

      第3段中寫“意少舒,稍稍正坐”,幾個字已說明觀眾已漸漸融入表演情境,開始隨表演內容而變化心態了;

      第4段寫聽眾“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恨不得趕緊逃脫這場火災,說明已完全進入到表演者創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這三處側面描寫,層層深入,生動而細膩地刻畫出聽眾的心理變化過程。

      5、小結

      以上三個場景,既從正面突出描寫了“善”,又從側面反襯與贊美了藝人之技的“善”。總之,三個場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節內容,再寫聽眾的情緒變化,其間插入筆者的簡要贊語,這種正面描摹與側面相結合的寫法,是本文一個顯著的特點。

      整個口技表演是由簡單到復雜,由馳緩而漸趨緊張。三個場景,則猶如三個樂章。既各有不同的“樂”趣,又構成了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文章按表演順序依次描述,第一個場景描寫四口人五聲齊發,形成第一個波瀾;第二個場景主要起過渡作用,承上啟下,聲情潛伏;最后一個場景是整個表演的高峰,情節發展的高潮。

      文章寫得波瀾疊起,變化萬端,動人心魄。

      6、朗讀第5段、理解課文結尾一段的作用。

      思考:這一段寫到“撫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向已。”似乎與第1段相重復,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再次寫到道具的簡單,既與第1段相呼應.更是以側面反襯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讓人恍然醒悟,原來一場出神火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的口中,而不是借助于其他繁多的器物。

      7、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課文除了直接從正面寫表演的過程,還有側面的襯托,哪些地方是側面描寫?有何作用?

      側面襯托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開頭和結尾部分對表演道具的交代,二是在表演過程中觀眾的神情舉止的反應。這樣從正面表現,從側面襯托,生動地表現了口技表演者出神入化般的表演所帶來的巨大藝術魅力。

      側面描寫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幾個場面表演中觀眾的不同神情舉止的變化,二是在首尾兩段中對道具和場地氣氛的描寫。側面描寫從不同角度襯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藝,使文章表現手法富于變化,增強了感染力,顯得真實可信。

      8、揣摩語言,領會主旨。

      (1)課文中寫犬吠用“遙聞”,寫鼠聲用“微聞”,有什么好處?

      “造聞”表遠遠地聽到之意,營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寧靜的氛圍,一開始便把人們帶入了特定的生活環境中。“微聞”是指聲音輕而慢,從側面突出房間的寂靜。這兩個詞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們在生活中的聽覺感受。

      (2)課文寫小兒“含乳啼”,大兒“絮絮不止”,好在哪里?

      準確傳神,讓人一下子就在腦海里浮現出這幅畫面。

      (3)文中用了許多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詞語有何作用?

      表示突然發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幾件事同時發生的有“一時”;表示相繼發生的有“既而”;表現在特定的某個時間內發生的有“是時”,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的有“俄而”、“少頃”、“未見”。這些詞語運用靈活多變,準確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況下制造出的聲響種類和聽覺效果,表現出其技藝之高深。

      (4)課文第4段中寫起火。救火場面,

      【課堂練習】

      一、解釋下列字詞。

      善:擅長

      廳事:大廳、客廳

      施:放置

      會:恰逢,正趕上

      但:只

      聞:聽見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婦撫兒乳 (動詞,喂奶)

      手有百指(名詞,手指)

      兒含乳啼 (名詞,乳頭)

      不能指其一端(動詞,指出)

      賓客意少舒:心情;稍微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

      雖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處:說出

      奮袖出臂:卷起

      兩股戰戰:大腿

      譯文:京城里有一個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擺酒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一個八尺寬的圍幕,這位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客人們圍坐在一起。過了一會兒,只聽得圍幕里醒木一拍,全場都安靜下來,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二、翻譯下列句子。

      1、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2、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3、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

      4、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

      5、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6、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7、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8、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9、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0、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11、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

    【《口技》導學案與答案】相關文章: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鐵的性質導學案09-01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03-20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mv |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