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故鄉》的教案設計

    《故鄉》的教案設計

    時間:2024-09-10 15:35:49

    《故鄉》的教案設計

    《故鄉》的教案設計

    《故鄉》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說的特點2.理解文章主題3.學會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評價人物,探討人物與主題的關系。

      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在前幾冊課本中已經學過了不少小說,如《最后一課》、《社戲》等,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典型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

      1、一篇小說必須具備哪三個要素?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動、語言描寫,以及正面、側面描寫。

      3、小說情節起著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的作用,它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還有序幕、尾聲。

      4、環境:A社會環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B自然環境;用以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感情等。

      5、時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專制 政權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于這雙重的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日益貧困化。這篇小說是魯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鄉接母親時親眼看到故鄉的破舊不堪和農民生活的貧困,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一年后就以這次經歷為素材,創作了小說:《故鄉》。

      二、整體感知

      1、 聽課文錄音,熟悉課文,思考小說的線索,情節結構。

      小說以時間為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可按“漸近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三個方面分為三個部分:

      一、交代了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我”在故鄉期間的見聞和感受

      1、 老屋的寂寥,決定搬家。

      2、 回憶與少年閏土的友情。

      3、 “楊二嫂”的變化。

      4、 閏土的變化。

      三、“我”懷著深深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把希望寄托于未來、寄托于下一代。

      三、人物形象

      ①文中寫了哪些人物?在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刻畫得較詳細?

      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我”,“我”母親、水生、宏兒;其中閏土、楊二嫂、“我”,刻畫得比較詳細。

      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后用一兩句生動的話對人物作一評價。

       少年閏土 中年閏土

      外貌 淳樸天真、可親可愛 受盡生活折磨、命運悲慘

      動作語態 聰明勇敢、活潑開朗 遲疑麻木、痛苦難言

      對“我”的態度 情真意切親密無間 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的態度 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 將希望寄托神靈

      閏土(1):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時間這塊勵石上,活生生地把一個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個木偶人。

      閏土(2):一聲“老爺!”就把自己與兒時的好友隔在了無形的厚障壁的兩邊;帶回家去的香爐、燭臺何嘗不是在增加這厚障壁的高度呢!

      楊二嫂:一個被社會扭曲了的變形人,不僅表現在從當年的“豆腐西施”變成了今天的“圓規”,而且還表現在自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同時,又在侮辱和損害著別人。

      “我”:曾使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一下子就顯露出了它的丑陋;為使它美麗,只有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來。

      “我”母親:慈祥、寬容、厚道地對待所有的人,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卻沒有給她以公平:變賣家產,告別家園,跟兒子去外地謀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個20年前的閏土,20年后,他或許不會再成為今天的閏土;對他來說,與生俱來的苦難其實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財富!

      宏兒:從“飛”出家門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飛”向這個既陌生又新鮮的世界了。

      四、深入探究

      1、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環境的語句,并說說它的作用。

      12段:明朗、美麗、令人神往,2段:晦暗、蕭條、令人悲涼。

      2、作者離開故鄉時有沒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使作者氣悶,閏土的變化使作者悲哀。

      3、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

      因為我的希望是讓后輩過幸福的生活,但社會的黑暗,困難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實現。

      4、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這段話有什么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段話告訴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于實踐,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奮斗,等于沒有希望;希望雖然遙遠,而且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奮斗,去實踐,希望就能實現。表達了“我”對“新生活”一定會來臨的堅定信心。

      五、本文主題的探討。

      ①茅盾先生認為這篇小說的主題是“悲哀那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隔膜”。

      ②反映辛亥革命前后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揭示產生這種現實的根源。

      ③表達對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愿望與信心。

      六、作業:課文中的水生和宏兒以后會有怎樣的命運?發揮想象,為他們寫一個故事。

    【《故鄉》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

    斜拋運動教案設計04-19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 | 免费国产精品专区 | 日韩AV一本二本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