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 八年級下冊《目送》教學設計

    八年級下冊《目送》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9 19:45:38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目送》教學設計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目送》教學設計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目送》教學設計

      文本解析:

      《目送》選自龍應臺的同名散文集《目送》。作者龍應臺在散文《目送》當中,通過描述她兒子如何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她疏離以及描述他與父親的多次離別,清晰地表達了她對于人生路上親人之間的離合的落寞、無奈以及豁達。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中“我”的幾次“目送” 。

      2.感受文章濃濃的親情及深刻的哲理。

      3.體會作者平淡而深刻的語言。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抓住一個特征在多種環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2.通過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體會語句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及哲理

      一、導入

      1984年一篇《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響徹臺灣大地,同年出版的《龍應臺評小說》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稱之為“龍卷風”。接著出版的《野火集》更是風靡臺灣,但是這位作家就在她事業處于巔峰之時,卻隨著丈夫旅居瑞士,過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十多年后再回臺灣,出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將臺北市的文化事業搞得風生水起。這就是龍應臺,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她的一篇散文《目送》。

      二、尋“目送”蹤

     。ㄒ唬┻M入文本

      1.請同學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并畫出文中寫目送的語句。

      2.請同學朗讀有感情的朗讀反復出現的段落。師生共評。

      3.請學生找出文中有關目送的語句,說出分別是誰目送誰。

      華安:

      上小學的第一天

      去美國作交換生

      上大學

      父親:教書報道的第一天:

      輪椅的背影:

      火葬場的爐門前:

      三、品“目送”情。

     。ㄒ唬┮龑钊

      1.請同學們細讀1-8節,以我從“?”這句話里,讀出了兒子變得?。

      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從“不斷的回頭”,“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讀出了華安上小學的第一天對母親是十分依賴與依戀的,母親仿佛是他所有安全感的來源。)

      十六歲,他到美國做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從“照例擁抱”照例這個詞,“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這個比喻,可以看出去美國做交換生的華安對于母親的深情并沒有任何回應,已經是很明顯的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終于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

      (從“閃”和“倏爾不見”這兩個詞可以看出華安在過海關時候的動作之快,對于母親沒有任何留戀,更談不上依賴,這個時候的華安已經與母親有所疏離。)

      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摹八膊辉复钗业能嚕词雇囈泊魃隙鷻C,”可以看出上大學時的華安,已經有了比較獨立的自我,他有著自己的內心世界。)

      小結:

      上小學第一天:依賴

      去美國作交換生: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上大學:獨立的自我

     。ǘ┚x語段

      1.請同學們一起朗讀第九節,并思考:面對兒子的漸行漸遠的身影,作者有了怎樣的感悟?

      明確:這段話表達的是作者對兒子不忍放手卻又不得不放手的有點感傷有點落寞的情感。

      2.全班再次齊讀第九節

      (三)再讀“目送”

      1.師范讀第十節,“仿佛和另一個背影有關,文章接下來還寫到另一個背影的故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另一個背影的故事。

      2.請同學朗讀第11到15自然段,找出目送父親寫了幾件事。

      父親:教書報道的第一天:

      輪椅的背影:

      火葬場的爐門前:

      3.全班再次齊讀最后一自然段,作者目送父親之后又寫出這樣的一段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悟。

      落寞、無奈、悲痛。

      四、探“目送”理

      1.作者在面對兒子與父親逐漸離去的背影之后,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所表達的僅僅是落寞與感傷、悲痛之情麼?

      師范讀最后一自然段,師生共同品味。

      點出:落寞、無奈、感傷當中隱隱透出豁達。

      五、課堂總結

      再次齊讀文章最后一小節。

      我已經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女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作者有一種豁達的心態,已經看開人始終是寂寞的,至親至愛也不能夠陪伴一生一世,終歸是要目送他們離去的。華安的上小學,中學做交換生,上大學,我的工作報到,父親的衰老與最后的死亡,這正是人一生的歷程,而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種不斷“目送”的過程。不用追尋,更不必追尋。

      板書設計:

      我目送華安:華安上小學的第一天:對母親依戀

      去美國作交換生: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上大學:獨立的自我

      我目送父親:教書報道的第一天:

      輪椅的背影:

      火葬場的爐門前:

    【 八年級下冊《目送》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八年級剪紙教學設計02-26

    三年級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07-02

    六年級下冊《能量的轉換》教學設計04-30

    八年級《晏子使楚》教學設計(精選15篇)10-16

    八年級上冊《治水必躬親》教學設計03-03

    八年級地理《土地資源》的教學設計10-14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八年級下冊地理的教學工作計劃02-23

    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02-11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国产乱码福利电影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看片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