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生命與和平相愛的導學案

    生命與和平相愛的導學案

    時間:2024-10-18 18:14:29

    生命與和平相愛的導學案

    生命與和平相愛的導學案

    生命與和平相愛的導學案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文以小見大、逐步深入的寫作方法;

      2、 體會本文的選材角度,及運用議論反復點化突出主題的技巧;

      3、 品味文章語言凝重的特點和豐富的內涵;

      4、 理解猶太人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1.了解猶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2.概括出戴維的優秀才能,并進一步歸納出其優秀才能的根源。

      教學難點:

      1. 探究課文逐步深入地描寫人物的方法。

      2. 體會文章語言凝重的特點和豐富的內涵.

      課型:精讀課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到愛因斯坦、馬克思、海涅,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你們知道嗎?他們都屬于同一個民族,猶太民族,那么猶太人究竟是怎樣的人,這個民族究竟是什么樣的民族,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散文,了解猶太人,走近猶太民族。

      二、簡介作者,析題。

      鐵凝,當代女作家。問:你是如何理解這個標題的?

      三、閱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寫的一個人是誰,一個家庭是哪一個家庭,一個民族是哪一個民族。

      (2)找出文章中能清晰體現作者寫作思路的幾個關鍵句子,理清文章思路。

      明確:關鍵句子“這個對語言有著特殊敏感、對一切新鮮事情興致盎然的青年,尚不滿28歲,何以具備一旦向往,便鍥而不舍地追求的氣概與能力”

      第一部分(1)寫猶太民族被殺戮的歷史和民族生機勃勃的巨大創造,引出戴維其人。

      第二部分(2—5)介紹戴維的語言才能和其他多方面的才能。

      第三部分(6—11)探尋戴維才能形成的根源。

      第四部分(12—14)繼續敘述對戴維的了解,抒發自己的感受。

      四、共同學習第一部分

      生齊讀,思考:開頭為什么從“迫害”“殺戮”說起?(提示:注意“今天”前后內容的不同)

      明確:從“迫害”“殺戮”說起,一方面這是寫猶太人的常用的切入口,另一方面,這實際也是為寫猶太人的民族精神設置“歷史背景”,為寫民族精神作鋪墊。同時,把猶太民族被殺戮的歷史與民族生機勃勃的巨大創造進行今昔的比照,以引起讀者對戴維和他的民族的“巨大創造力”的源泉何在的思考。

      五、分析第二部分

      1、自讀第二部分,問:戴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給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精干、靈活、天真、快樂、冷靜、成熟)

      2、討論:課文從哪些方面充分展示戴維的語言才能?

      明確:閱讀中文長篇小說已經達到了無需輔導的程度,學習中文時間之短(不過四年);普通話自然、流利、準確、自如,發音類似標準播音員;掌握多種語言;參加中文水準考試獲佳績;從事翻譯工作深受好評;在《北京青年報》開設專欄。

      3.討論:課文除了表現戴維的語言才能外,還表現了他的什么才能?

      明確:表現戴維在掌握知識、翻譯、理解和包容“別人的文明”等方面表現出的特殊才能。

      3、小結本部分

      這一部分中,作者在首段所勾畫的猶太民族歷史和顯示的背景下,以大段的篇幅來展現戴維的語言才能,一方面以戴維這個猶太民族的個體的突出才能來表現“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他們以自己在諸多方面的出色表現,向人類證明著這個民族生機勃勃的巨大創造力”,另一方面也為下文探尋戴維才能形成的根源鋪墊。

      4、 共同學習第三部分。

      (1) 朗讀本部分,問:你認為戴維優秀才能的根源是什么?(提示:家庭環境與社會教育,成長里程等,注意議論語段)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概括所揭示的戴維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明確:作者以一串排比式的問句,一方面表現出戴維有著愛和平、愛生命的信念,有著為和平而奮爭的勇氣,有著同情人類的豁達心胸;另一方面,從整個猶太民族珍惜生命、憧憬和平出發,有理有據地推論,使我們不得不相信:“當人類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夠與和平這個字眼相親相愛,我們美一個人的靈魂深處那潛藏的創造力便會真正被激活,人間什么奇跡都可能發生。

      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和平的期待,對猶太民族的敬和愛。

      3、回顧全文,思考:為什么說這篇散文寫了一個人、一個家庭,卻表現了一個民族?

      明確:因為戴維是千百萬個猶太人中的一員,是整體優秀的猶太民族中的優秀個體,正式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特別是猶太民族的優秀精神,滋潤、灌注出戴維優異的人格力量。文章要揭示其品質之“源”,就必然會揭示出他個性中蘊涵的民族精神的共性,通過他透視出整個猶太民族。所以說散文寫了一個人、一個家庭,卻表現了一個民族。

      六、拓展延伸:

      1、結合當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談談你對生命與和平的理解。

      2、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3、圍繞“生命與和平”這一話題,請你擬一則宣傳標語。

      七、總結全文:

      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祖先的輝煌和千百年來的屈辱史的猶太人具備了熱愛生命與和平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孕育了猶太家庭和諧的氣氛,而這種氣氛又造就了杰出的猶太人。作者在寫作時將這個探究的過程倒過來寫,個人——家庭——民族。這種寫作的手法叫做:以小見大。

      生命與和平相愛

      鐵凝

      馬克思

      達爾文

      愛因斯坦

      弗洛伊德

      檢測題:

      課內閱讀:

      我不曾問及戴維12歲寫下的愿望是什么,也許那時他尚未想到競選總統。我愿意那石板下的愿望與生命、和平有關。(是因為在奧斯汀的以色列之宮戴維和他的父親教我用希伯來文說過“和平”“生命”嗎?是因為戴維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在為生存的和平 A 嗎?是因為戴維贈過我一枚用希伯來文書寫著“生命”的描金紀念章嗎?是因為那條穿越奧斯汀的科羅拉多河始終在這個猶太孩子的心中 B ,那晶瑩的、深沉的河水 C了他同情人類的心胸嗎?是因為我在猶太會堂 D 過唱詩班的猶太少女用清純、寧靜的聲音歌唱“和平”“和平”嗎?)我不知道。我只是相信,當人類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夠與和平這個字眼相親相愛,我們每一個人靈魂深處都潛藏的創造力便會真正被激活,人間什么奇跡都可能發生。生活也肯定能夠像戴維“小說”那單純而又豪邁的結尾那樣:“后來一切都好。”

      1為文中A、B、C、D處填上恰當的詞語。

      A B C D

      2這段文字運用了 、 的修辭方法。

      3揣摩文中()內的句子,擬寫一組排比句概括戴維的性格特征。

      參考答案:1、 A 奮爭 B流淌 C滋潤 D傾聽2、設問、排比 3 、他有著愛和平愛生命的信念,他有著為和平而奮爭的勇氣,他有著同情人類的豁達心胸。

      課外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叫塞爾瑪的年輕女子,陪伴丈夫駐防在美國中部加州現代戰爭靠近沙漠的陸軍軍事基地里。營區的生活條件很差,酷熱難耐,那里大部分時間的溫度都在45攝氏度以上,風總是整天吹個不停,塵土到處飛揚。

      一次,她的丈夫奉命到沙漠深處參加一個月的軍事演習,她一個留在基地的鐵皮營房里。周圍住的全都是不懂英語的土著印第安人,沒有人陪她談天,更沒有丁點好玩的東西。她寂寞難耐,于是寫信給父母要求回家。她的父母很快回信給她,信中只有兩句話:“有兩個犯人從牢房的鐵窗向外望,一個看到的是荒涼和泥土,另一個看到的是那夜空中的星星。”

      塞爾瑪將這兩行字看了又看,她領悟出了父母的意思:如果一個人老是低頭看,結果只能看到地上的泥土。我為什么不能抬頭看看天呢?抬頭看,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只有泥土,還是有星星的。她感到羞愧難當。“好吧!我就去找那些星星吧!”塞爾瑪暗下決心。

      自此,她走出屋外,開始主動和土著人交朋友,并請他們教她如何紡織東西和制陶。土著人熱情地接納了她,并把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各種精美工藝品送給她……她因此迷上印第安文化、歷史、語言以及所有有關印第安的事物。不僅如此,她還開始研究起沙漠來,沙漠中的日落日出,那些多姿多彩的沙漠植物,在她眼里變得神奇迷人了。沙漠依舊,土著人依舊,只是她的心態在改變。兩年以后塞爾瑪成了沙漠專家,并根據這段生活寫出了《快樂的城堡》。此書出版后非常暢銷,一版再版。

      美國有一位偉大的哲學家說過:“我們人類可以由改變態度而改變生活。一個人的心態,不僅僅決定著事情的成敗,還決定著人生的成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名叫弗蘭克的心理學博士被關進納粹集中營,遭遇極其悲慘。他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都被摧殘致死,沒剩下一個親人。而他自己更是受盡折磨,情形慘不忍睹。在這種人生最不幸、最黑暗的環境中,弗蘭克內心的苦楚可想而知。但他知道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一定難逃精神扮演的厄運。好在他在痛苦和煎熬中沒有放棄對心靈的探索。他強迫自己不再去想那些倒霉的事情,并用積極的心態感知難友,感化獄卒。

      他把集中營當成了最難得的研究樣本,最難得的人生課堂。當從集中營里被解救出來時,弗蘭克還是精神抖擻。他因此而創立了對每個逆境中的人最有啟發的學說——“人類終極自由”學說,弗蘭克也因此成了無數人敬仰的偉大的心理學家。

      一念之間,一種心態的選擇,就會使人生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1、 給加點字注音。(4分)

      厄運 ( ) 領悟( ) 慘不忍睹 ( ) 抖擻( )

      2、 塞爾瑪對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滿意嗎?她準備怎么辦?(4分)

      3、 “有兩個犯人從牢房的鐵窗向外望,一個看到的是荒涼和泥土,另一個看到的是那夜空中的星星。”怎樣理解父母信中的這兩句話?(5分)

      4、 塞爾瑪接到父母的信后是怎樣做的?(4分)

      5、她取得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收獲?從她的經歷中我們可以明白什么道理?(4分)

      6、能不能寫出幾句與此有關的名言或警句:(4分)

      答案:1、略2、不滿意,給父母寫信,準備回家3、如果一個人老是低頭看,結果只能看到地上的泥土。抬頭看,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只有泥土,還有星星。4、深受鼓舞與啟迪,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積極快樂的生活5、成了沙漠專家,并根據這段生活寫出了《快樂的城堡》人類可以由改變態度而改變生活。一個人的心態,不僅僅決定著事情的成敗,還決定著人生的成敗6、略

    【生命與和平相愛的導學案】相關文章: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鐵的性質導學案09-01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03-20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一级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 在线午夜精品自拍小视频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 婷婷婷国产在线视频 | 在线观看日韩成人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