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時間:2024-08-14 14:20:50

    人教版《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精選

    人教版《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精選

    人教版《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精選

      【設計理念】

      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出發,從學生的語文實際水平出發,通過大膽質疑,主動探究,補充閱讀的形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從課文的語言特色出發,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欣賞感悟,背誦積累,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欣賞和表達能力,體現語言本位的思想。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本課“胚胎、禍患、雙臂、天賦、妨礙、絞盡腦汁”等6個生詞,理解“胚胎、妨礙、絞盡腦汁、澄澈”等詞語的意思,辨析“妨礙、阻礙、障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語句,理解作者童年的發現,能借助簡單的流程圖復述“發現的過程”。

      3、欣賞課文的語言,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享受童年幻想和探索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關鍵語句,理解作者童年的發現,能借助簡單的流程圖復述“發現的過程”。

      2、欣賞課文的語言,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享受童年幻想和探索的樂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與設計意圖】

      一、揭題導入,關注“發現”

      1、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有趣的課文《童年的發現》

      板書:童年的發現

      2、讀題。指名讀,指導重音

      預設:生1:重讀“童年”,強調發現的時間;

      生2:重讀“發現”,強調發現的重要性;

      生3:重讀“童年”“發現”,表示童年的發現是關鍵。

      齊讀課題。

      3、說說讀了課題,讓你聯想到了什么?你有沒有什么童年的發現?

      生:我發現蝸牛走過的地方總有粘粘的液體。

      生:我發現快下雨的時候能看見螞蟻搬家。

      生:我發現大雨過后常常能看到彩虹。

      同學們真會觀察,你們的發現都很新奇、有趣。今天這篇課文的主人公他又有怎樣與眾不同的發現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一探究竟。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接導入,通過讀一讀課題,進行重音指導,讓學生體會不同的重音位置所表達的不同效果。從讀題聯想到生活的方式,在于激活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體驗,在回憶中感受到童年的發現多么新奇、有趣,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積累“發現”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上自然段,難讀的字詞多讀幾次,不理解的做上記號。

      2、字詞檢查

      胚胎)發育的規律 笑聲招來的(禍患) 舒展的(雙臂) 飛行的(天賦) 絞盡腦汁)地思考 (妨礙)細胞生長 (澄澈)的湖面 重大的(發現) (1) 指名填、齊讀

      (2) 理解:“絞盡腦汁、妨礙、澄澈”的詞義

      (3) 其實作者童年的發現就是: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 出示圖片,理解“胚胎”

      (4)辨析“妨礙、阻礙、障礙”。

      3、讀句子

      果。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1)指名讀句子

      (2)初步理解句子的含義

      ①通過“就”“完全”“獨立思考”三處詞眼體會作者對于自己童年發現的自豪及作者的天真可愛。

      ②體會“困窘”和“羞愧”的情景,感受作者當時的窘迫與尷尬。③文中的“驅逐”指的是?笑聲招來的禍患,被老師轟出教室。

      (3)齊讀句子

      【設計意圖】初讀之后,進行填詞讀句的反饋,是對學生課文熟悉程度、生字詞掌握情況的檢測。以詞組,句子的形式出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語言的積累。通過朗讀句子,指導學生學會采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逐步掌握抓住關鍵詞體會句子中所表達的情感的閱讀技巧。如此設計既有層次,又鞏固了學生的初讀過程,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初步理解了作者童年的發現,同時也使教師了解了學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自讀感悟,理解“發現”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童年的發現指的是: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發現的呢?讓我們默讀課文去尋找答案。

      2、小組合作

      (1)找出有關作者發現的句段。 (2)理解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流程圖。

      3、反饋:根據流程圖自己說說“我發現的過程”

      作者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是起始于夢中飛行,后來聽了老師對夢中飛行的解釋,對“人究竟是怎么來的?”進行了癡迷探究,經過絞盡腦汁地思考做出猜想,最后自己的發現在六年級的一次生物課上得到印證。

      4、補充視頻資料:生物進化進程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時,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作者童年發現的具體內容,而最大的疑惑也在于此。通過探究發現的過程,引導學生尋找關鍵語句,培養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采用概括的方式指向學生提煉信息的能力培養,引入流程圖的方式,有利于學生梳理發現的過程,理清思路,為復述“我發現的過程”鋪墊。視頻資料的補充,簡明易懂地展現了生物進化的過程,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更能幫助學生解答心中的疑惑,激發其探究的熱情。

      四、總結練習,展示“發現”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哪些收獲?可以從知識、方法等方面進行交流。

      1、詞語盤點:積累運用詞語

      2、內容理解:回顧作者童年發現了什么。

      “我”發現我的小伙伴都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過我的推算,“我”發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九歲時就發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我”的這些發現中,我覺得他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方法總結:邊讀邊思考,學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課堂練習不但扎實了生字詞的掌握,關注了書寫和運用的語文技能,而且是對課文關鍵事物的回顧,提供了學生自由表達觀點的平臺。學會總結學習成果,既是對課文重難點的鞏固,也是對學習方法的指導。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胚胎發育的規律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明,呈現完整,緊扣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圍繞“胚胎發育的規律”這一主線,采用流程圖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學習及運用通過流程圖梳理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有利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復述發現的過程。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相關文章:

    《桂花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10-15

    《少年閏土》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03-01

    白鵝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03-15

    《黃繼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21

    《牛和鵝》第一課時教學反思及評價03-01

    《觀潮》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4篇)09-01

    《白鵝》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2篇)05-28

    《鳥的天堂》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1篇)11-23

    課文《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1篇)10-24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范文(通用7篇)04-27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国产盗摄精品 | 亚洲成Aⅴ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女人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福利 | 日本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