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觀察身體》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上冊《觀察身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過程、方法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人的身體。
能運用看、摸、聽等多種方法感知人身體的特點。
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方式記錄觀察結果。
能通過語言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知道人的身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教學準備教師用具人體外形結構圖、視頻資料、殘疾人圖片(視頻)。學生用具放大鏡、皮尺、記錄用紙、紙筒等。教學過程1.導入視頻演示(或投影圖片)
通過觀看錄像,你發現人有哪些本領?
思考:人體的這許多功能與本領都和什么有關?(板書課題)2-3分鐘2.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和外形特點。
我們來畫一畫自己。先想一想你準備畫誰?畫些什么?然后仔細觀察一下再畫一畫。
說一說畫了身體的哪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在黑板上張貼人身體各部分分解圖片,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圖形并標出各部分名稱。(課件展示)
觀察同桌同學身體各部分的特點(包括結構靈活、左右對稱、長短粗細等),然后介紹給大家。8-10分鐘3.體驗身體對稱及平衡的好處。
出示一張殘疾人的圖片(視頻),說一說:圖片中的殘疾人在生活工作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體驗:只用一只手拉衣服上的拉鏈。只用一條腿走一段路。
想一想:以前你遇到過哪些殘疾人?怎樣做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5-6分鐘4.感知身體里面有什么。
先猜一猜我們的身體里面有什么?
你還能用眼睛的觀察來解決這些問題嗎?那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呢?
小組交流。
學生分組觀察,做好觀察記錄。
匯報交流成果。10-15分鐘5.歸納研討(3—5分鐘)
剛才我們具體觀察了人的每一部分的特點。我們再來從整體分析一下人體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議論、匯報。
教師在人體外形結構圖上畫一條中線,把身體分成左右兩個部分,便于學生歸納總結人體左右對稱的特點。
教師小結。
課后思考“人有許多的本領,這些本領和人體的特點有哪些密切的關系。”5-8分鐘
【小學三年級上冊《觀察身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年級音樂上冊《放牛山歌》優秀教學設計10-14
三年級上冊巧求周長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07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12
初二上冊歷史《戊戌變法》教學設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