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案

    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案

    時間:2024-10-19 20:42:02

    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案

    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案

    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案

      知識目標:

      了解燃燒和燃燒的條件,了解滅火的原理;

      了解爆炸、緩慢氧化和自燃現象,及它們與燃燒之間的區別和相互聯系。

      能力目標:

      在學習了以上知識后,引導學生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得出防火、滅火、及預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的科學態度;

      使學生了解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在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后,安排了燃燒和緩慢氧化。這樣能使學生認識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現象,了解其基本原理。

      本節教學內容較多,其中包括有發熱發光現象的劇烈氧化(燃燒),有不發光熱、現象也并不顯著的緩慢氧化(金屬的腐蝕和呼吸等)。在燃燒的問題上,講到了燃燒的條件,又要學生討論滅火的條件,簡單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間里發生急速燃燒時的爆炸,也談到了從緩慢氧化自發地轉變為劇烈氧化的自燃。為了使學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所有這些現象的本質都是氧化。只是由于條件不同而發生了不同的現象。從而使學生自然的認識到:自然界的一切規律都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而規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然性,只要有必要的條件存在,變化就會依一定方式進展。

      如果學生能對以上氧化反應的各個外因條件了解得比較全面、透徹,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滅火和預防自燃的基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

      教學建議

      要求學生了解:

      ①物質在空氣里起氧化反應的時候是否有燃燒現象,決定于溫度是否達到這種物質的著火點;

      ②物質在空氣里的燃燒的急速程度,取決于可燃物跟氧氣的接觸面積大小;

      ③而急速的燃燒是否會引起爆炸,則決定于可燃物所處空間的大小和是否有氣態生成物產生。

      ④至于緩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則決定于氧化所產生的熱量能否散逸和進行緩慢氧化的物質的著火點高低。

      針對第一點的教學,要做好演示實驗,首先提出問題,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每一個實驗結果得出什么結論?從而由燃燒的條件引出滅火原理是什么?即只需要燃燒的兩個條件不同時滿足就可。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區分幾種氧化,可列表對比,加深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燃燒和緩慢氧化

      重點、難點:了解燃燒的條件,并利用來處理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引入:在一個有關火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話火在宇宙中永存,沒有人時就有火。人類在其生活和生產的實踐中識火、用火、駕馭火,從而創造出了高度文明的社會。火是創造萬物的上帝,也是毀滅它們的死神。人們,可要小心用火呀。

      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也帶來災難。如何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同時又防止它引起的災難呢?這就需要我們知道:火是什么?它是在何種條件下發生的?滅火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看第一個問題:火是什么?

      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發展,人們認識到所謂的火就是物質燃燒所發出的光和熱。燃燒是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劇烈的氧化反應。現在,燃燒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愈發密切,如:冶煉金屬、飛機飛行、輪船和火車的行駛、火箭發射、火力發電等,都要經過燃料燃燒過程。

      設問:誰能對火做一科學的解釋?

      板書:第四節燃燒和緩慢氧化

      一、燃燒:

      演示實驗:要求仔細觀察并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

      討論:

      1.為什么薄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白磷和銅片上紅磷沒有燃燒?

      2.怎樣使銅片上紅磷燃燒?怎樣使熱水下白磷燃燒?

      討論總結:銅片上白磷燃燒是達到著火的溫度而且又與空氣中氧氣接觸。銅片上紅磷不燃燒是沒達到燃燒的溫度。熱水下白磷不燃燒是沒與氧氣接觸。使二者燃燒,紅磷可加熱達到燃燒的溫度,而水下白磷燃燒需向水下通入氧氣。

      小結:燃燒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一定的溫度,另一是要與氧氣接觸。

      板書:燃燒的兩個條件:

      1.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

      2.要使可燃物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這最低溫度叫著火點)

      討論:了解燃燒的條件后,想想滅火可采取什么措施?其原理是什么?

      回答:根據生活經驗馬上回答:水、沙、濕的被褥、二氧化碳都可以用來滅火。

      原理是隔離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或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設問:炒菜時鍋里的油起火,滅火措施是端鍋、潑水、蓋鍋蓋、灑沙土哪項為最佳措施?為什么?

      回答:端鍋危險,油比水輕,用水不能滅火;蓋鍋蓋灑沙土都可以滅火。蓋鍋蓋為最佳措施。

      設問:如果酒精燈不慎碰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燒,應如何滅火?

      回答:酒精與水互溶不能用水沖,可用濕布蓋滅。

      思考:滅火的滅是在火上有一橫,祖先造字的意圖是什么?(一橫就是要隔離火與空氣中氧氣的接觸。)

      思考:

      1.為什么碳、硫、磷在空氣中、純氧中分別燃燒時現象不同?

      2.設問為什么刨花、小木塊比大木塊易燃燒?

      討論小結:一是氧氣多少不同,二是可燃物的性質不同。

      提問:同是木材,著火點不變,著火快慢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小而薄的物質與氧氣接觸面積大,所以燃燒的快而劇烈。

    【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案】相關文章:

    《電和磁》的教案03-04

    《開花和結果》教案02-02

    教案:多邊形內角和與外角和05-25

    關于《點和線》的教案03-20

    小螞蟻和蒲公英教案04-19

    《伯牙絕弦》教案和反思03-19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案03-20

    爺爺和小樹教案(通用15篇)11-24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教案12-15

    教師怎樣備課和編寫教案03-15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五级在线 | 亚洲美女激情在线播放 | 色窝窝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天天看片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