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人的呼吸》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人的呼吸》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13 13:56:36

    《人的呼吸》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人的呼吸》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人的呼吸》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及地位

      這部分教材先介紹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再從呼吸系統具有氣體交換的功能引入呼吸運動和氣體交換的有關知識。即三個中心問題:

      1、 呼吸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2、 氣體是如何進出肺的?

      3、 人體內是如何進行氣體交換的?

      呼吸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與消化、運動、循環、排泄系統存在緊密的聯系,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助于學生對“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理解。

      呼吸涉及能量與物質的交換,與新陳代謝直接有關,學好這一部分內容也有助于對“新陳代謝”的深入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呼吸道的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2)理解呼吸運動的原理,了解呼吸頻率及肺活量的概念。

      (3)理解氣體交換的原理,掌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及組織里的氣體

      交換。

      2、能力目標:

      培養和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推理思維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形成“生物是一個統一整體”及“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辨證思想。

      通過學習人工呼吸,對學生進行關愛生命和助人為樂的教育;通過學習呼吸頻率、肺活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1、肺的結構和功能

      2、呼吸運動的過程

      3、氣體交換的原理與過程

      分析:

      (1)肺的結構和功能是學習本節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不僅可以使后面的學習比較容易,還能使學生體會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普遍現象,有利于生物學觀點的建立。

      (2)呼吸運動是本節基礎知識的重點。該原理需要通過學生觀察一系列的動畫之后,經過推理、判斷等思維過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的重點。

      (3)呼吸運動解決的是人體外環境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的問題,接著要解決的是肺泡與血液之間和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如何交換問題,無論從知識的完整性來看,還是從能力的培養來看,氣體交換的原理與過程應作為本節的重點。

      難點:1、呼吸運動的過程

      2、擴散作用及氣體交換的過程

      分析:

      (1)呼吸運動是負壓呼吸,而學生還沒有壓強的概念,就很難理解空氣是“壓入”肺內而不是“吸入”肺內。

      (2)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擴散作用,而擴散作用這個物理概念要從生物學的角度教給學生是有一定困難的,加上肺泡里、血液里、組織細胞里的氣體都是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的,讓學生理解體內氣體交換的微觀過程也是有一定困難的。

      二、教學方法

      自學導思法——老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

      直觀教學法——主要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

      自學導思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教材中的肋骨運動的演示實驗是平面的,不夠形象,很難形成知識的遷移。而媒體動畫是立體的,直觀的、動靜結合的,結合教師的層層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逐步將學生將感性的認識引導到了理性認識,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學習方法指導

      1、指導觀察模型、圖片和動畫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

      2、隨著老師的設問,學生自學教材,主動思考,小組討論,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指導學生發現并掌握知識內在的聯系,總結出生物學的“統一”原理。并學會運用這種原理指導以后的學習。

      4、學會用系統表、表格、圖解表來總結,便于記憶。

      四、教學程序

      下面通過教學程序來談談教法、學法的具體應用。

      教學

      環節教 學 過 程設 計 意 圖

      引言1、 人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有哪些?

      學生活動:

      請學生像游泳時練習憋氣那樣,吸一口氣,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長時間?

      2.氣體的進入是由哪個系統來完成的?通過生活常識來設問,激發了興趣,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力,自然引出課題,

      新知識學習呼吸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設問:

      呼吸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學生活動:

      學生自學教材,觀察教材中的系統模式圖,觀察人體模型,邊觀察,邊思考,邊記憶,提醒三點:

      ① 看書和看模型要聯系自己的身體,聯系外界氣體進入自己肺部的通路。

      ②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觀察

      ③ 注意喉、氣管與食道的位置關系。

      合起書看投影圖,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稱。讓學生聯系自己的身體實際來學習,使學生感到能為自己的健康服務,從而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習的興趣。

      提醒學生觀察圖形、模型時按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依次觀察,使觀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條理和細致的特點,進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重點突出肺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特點。向學生滲透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辯證觀點;讓學生自己來總結,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總結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設問:

      1、呼吸系統各組成器官有何特點?

      2、鼻涕和痰是怎樣產生的?

      3、為什么呼吸道有清潔氣體的作用?

      學生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上述問題,各小組匯報結果,教師小結。

      設問:

      1、肺的功能是什么?

      2、哪些結構特點與其功能相適應?

      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豬肺實物,觀察肺的層層放大圖,自學肺的結構特點,開展討論,并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教師評價。

      氣體是如何進出肺的?示媒體動畫一

      我們進行呼吸,外界氣體進入體內的什么器官?

      那么氣體是如何進入肺的呢?

      學生活動:

      讓學生手按胸部進行深呼吸,感受吸氣和呼氣時胸廓的如何變化。

      那么胸廓變化與吸氣和呼氣有什么關系呢?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體會來獲取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疑問,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學習有得必先有疑”,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也是人的一項重要素質。

      教學

      環節教 學 過 程設 計 意 圖

      新知識學習示媒體動畫二、演示實驗

      學生活動:

      觀察動畫,演示實驗,思考為什么手拉橡皮膜,氣球就擴大?而松手,橡皮膜回縮,氣球則縮小?

      學生討論分析,自己得出結論:

      胸廓擴大——→外界氣體入肺

      胸廓縮小——→肺內氣體排出通過形象直觀的媒體動畫和教師演示實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先讓學

      生明白是胸廓變化引起氣體進出肺的,解決肺的負壓吸氣問題。再讓學生探究是什么原因引起胸廓的變化的呢?最后綜合思維。形成對呼吸過程的整體理解。

      與教材相比,這種教學順序更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學生更容容易接受。

      強調學生在觀察動畫時,要有目的,有重點、有次序、有對比地觀察。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胸廓的變化的呢?

      示媒體動畫三(側面觀和正面觀)

      學生活動:

      觀察媒體動畫,思考:

      1、主要哪些骨胳肌參與引起胸廓的變化?

      2、肋間肌收縮,胸廓如何變化?

      肋間肌舒張,胸廓如何變化?

      3、膈肌收縮,胸廓如何變化?

      膈肌收縮,胸廓如何變化?

      示媒體動畫四,這里既反映了肋骨的運動,也反映了膈的運動,肺的體積變化也體現出了。

      學生活動:

      要求學生結合動畫,以及前面的觀察結果,開展小組討論后,通過層層推理,依次說出吸氣的過程。利用表格來進行總結。

      至于呼氣的過程正好與吸氣相反就可以了。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對比記憶。

      學生活動:

      呼吸頻率:

      讓學生進行自測1分鐘呼吸的次數,并報告結果。讓三、四個同學快速做15個起蹲動作,馬上測定1分鐘內呼吸的次數。請學生概括什么是呼吸頻率?

      肺活量:

      結合體檢經驗,強調肺活量是在盡力吸氣后,再一次盡力呼氣呼出的量。討論為什么肺活量是反映肺功能的重要指標。

      人工呼吸:

      強調是人為外力完成表格中粗體字標出的工作。再介紹人工呼吸的方法。

      通過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關愛生命和助人為樂的教育;通過呼吸頻率、肺活量的基礎知識的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教學

      環節教 學 過 程設 計 意 圖

      新知識學習人體內如何進行氣體交換?(1)由學生實驗引入

      學生活動:

      先讓學生來做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氣的實驗,通過實驗結果對比說明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了,繼而提出為什么呢?(問題產生)

      再問:增多的二氧化碳哪里來?

      ——組織細胞利用了氧而產生了二氧化碳。

      再問:肺吸入的氧是如何進入體內組織細胞的呢?體內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出的呢?(推理分析)圍繞氧和二氧化碳的來與去層層提問,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符合探究式學習規律。

      學生親自動手,有利于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

      (2)原理

      學生活動:

      噴灑空氣清新劑,為什么前排的同學先聞到香味,而后排的同學后聞到?

      觀察圖片,為什么在書房能聞到廚房里的香味?

      觀察動畫,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得出結論:氣體分子由濃度高向濃度低方向擴散。通過一些現象(香味的擴散),這是一種感性認識,再用一個模擬動畫,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得出結論,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

      (3)過程

      學生活動:

      觀察動畫,要學生結合動畫,開展小組討論,分析哪里的氧含量高?哪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高?并將氣體交換的原理遷移到這里,說明為什么氣體擴散的方向是這樣的?

      應強調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與肺泡部的氣體交換相對比地學習,相對比地記憶。

      在這里還要特別強調發生了氣體交換后,動脈血和靜脈血是如何轉變的?加深對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概念的理解。再結合血液循環的路徑,強調氣體是由血液進行運輸的。從而把氣體交換與血液循環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對呼吸全過程的整體理解。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與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過程,通過用媒體動畫的形式來展現微觀的生理動態,突破難點。

      這里是用層層提問的方式,側重的是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培養。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體現了呼吸與循環系統的聯系。

      小結

      練習學生活動:

      今天我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板書是對教學內容的總結概括,我的板書設計分三大塊。

      第一大塊是用系統表來總結呼吸系統的組成。

      第二大塊是用表格的形式來總結呼吸運動的過程和原理。

      第三大塊是用圖解來總結呼吸的全過程。

      這種板書設計突出重點,突出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簡潔明快,體現了板書設計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導性與藝術性。

      練習與評價:

      我精心編擬了難度適宜,題量適中的練習,穿插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及時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反饋評價,學生則可以通過練習對所學知識鞏固提高。

      在練習的內容上,主要分為基礎知識題,分析思考題,綜合應用題。層次分明,有利于考查學生的能力。

      在練習的形式上,讓學生以游戲式愉快參與,輕松投入,答對有電腦獎勵,答錯有電腦鼓勵,有的題目還讓學生親自上臺來操作,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這種練習方式,注重學生的認知心理,符合現代教學法的基本原則,使學生感到學習“易”、“趣”、“活”。

      五、教學思想

      下面我概要地說明一下,這樣進行教學設計的優點,以及其理論依據。

      1、注重生物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充分利用模型、學生實驗,特別是現代多媒體教學等直觀手段,動與靜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形象生動,突出重點,易化難點。

      2、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

      教學設計中有大量學生活動,充分給予學生表現的空間,活動的空間,思維的空間,通過啟發式教學,逐步引導觀察和思維,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

    【《人的呼吸》高中生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體驗殘疾人的生活教學設計03-20

    人教新課標《歡慶》教學設計(精選11篇)11-09

    一個人的教學設計模板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范本參考03-19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 | 在线欧美5555 | 亚洲AV福利永久看片 | 三上悠亚AV福利在线观看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