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單位聚化》復習課的教學反思
《計量單位聚化》復習課的教學反思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把小學階段應該掌握的計量單位全部學完,由于“多”、“雜”,所以容易混淆。計量單位歸不到類、同類單位分不清大小、高級低級單位不會互化等方面是學生通常出現(xiàn)的問題。但計量單位的相關知識又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聚化方法是學生必備的學習素質。因此我們應該在這方面動一動腦筋,讓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好計量單位的聚化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于是我想到了把計量單位的聚化方法用順口溜歸納出來,并設計了這堂復習課。
我自認為這堂課有如下幾個亮點:
1.錯例導入,極大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小明在考試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是同學們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也經(jīng)常象小明一樣出現(xiàn)錯誤的。由于是錯例,所以同學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明的錯誤。看到小明的錯誤就會聯(lián)想到自己平常也是象小明一樣粗心大意,他們就會集中精力思考小明為何出錯,自己以后該怎樣做才能避免類似錯誤的發(fā)生。這樣,不用老師的苦口婆心,學生自己也會明白單位聚化的重要性。
2.歸類整理,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通過整理和復習,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了小學階段常用的計量單位(長度、面積、地積、體積、容積、質量、時間)和各類單位之間的進率以及高級單位化成低級單位、低級單位聚成高級單位、單名數(shù)復名數(shù)的互化方法,使學生明確了在解決相關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分清題中出現(xiàn)的計量單位屬于什么類別、它們是不是統(tǒng)一的、它們之間誰是高級單位誰是低級單位、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如何統(tǒng)一它們等。
3.“順口溜”對學生掌握計量單位的聚化方法有很大的幫助。
順口溜雖然是我預先設計好的,但是我卻通過歸類復習,引導使學生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方法,歸納方法,用自己的語言使得方法押韻、順口、好記、通俗、活潑。形成完整的《單位聚化歌》:
乘上進率大化小,除以進率小聚大。
時間單位用分數(shù),其余小數(shù)來變化。
單復互化也不怕,先看單位小與大。
單位相同直接填,單位不同認真化。
由于學生直接參與了順口溜的創(chuàng)編,所以記憶起來非常容易,用起來非常靈活、輕松,學習的效果顯而易見,連平時反應較慢的后進生都能夠掌握,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真正的體現(xiàn)了課堂的高效性。
不足之處:順口溜中的“時間單位用分數(shù),其余小數(shù)來變化”是指低級單位聚成高級單位的時候這樣做,但有的同學在做高級單位化低級單位的時候也硬搬,出現(xiàn)了學習的誤區(qū),經(jīng)過老師的指點才得以糾正。
【《計量單位聚化》復習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式復習課》教學反思(精選10篇)04-06
科學復習課教學反思(精選12篇)02-14
《壓強》復習課教學反思(精選12篇)04-06
關于《整式的加減》的單元復習課教學反思(精選13篇)11-07
高三教師復習教學課的體會及反思03-20
字詞復習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02-21
力學復習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06-21
體育課教學反思03-19
關于力的復習教學反思(通用11篇)04-23
思品課《權利與義務》的教學反思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