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02 17:39:34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精選8篇)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7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夠運用11~20各數的組成,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學生能掌握十幾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且能夠正確的進行計算。

     。3)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個部分的名稱,初步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2、數學思考

      (1)利用數的組成幫助學生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利用相關的加減法算式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問題解決:

      培養學生類推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4、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細心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的重難點:

      1、重點:學生能計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2、難點: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材分析: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是在學生學習完11~20各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它的計算過程,不但鞏固了11~20各數的組成這一知識,而且還為以后學生學習湊十法計算和用加法計算減法、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一位數做準備,實現數與計算的有機結合。

      教材通過1捆小棒和3根小棒來說明10+3、3+10、13-3、13-10,這樣既學了加、減法,也看到了加減法的關系,是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到數學的邏輯之美。例5通過計數器計算11+2和13-2這樣簡單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這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20以內的數,也為以后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做準備。與此同時,教材還安排了教學加法和減法的個部分的名稱,是讓學生對這些名稱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不要求學生熟練掌握。

      因此,從例4、例5到“做一做”,教材的編排體現了從具體到抽象的層次,即從結合實物、計數器等直觀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的過程與結果,到脫離直觀進行計算,讓學生經歷研究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運算過程,從而掌握計算方法,并從中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步加深學生對11~20各數的認識。

      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數數活動中,學生已經有了“數出10,再數出幾,就是十幾”的數數經驗,已經掌握了11~20各數的組成。這節口算課雖然是新授內容,但大多數學生在學前有一定的口算基礎。

      教材設計思路: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由復習舊知到探究新知,并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10加幾是十幾等算理,然后通過撥一撥、擺一擺辦法進一步來熟練,從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慢慢抽象出計算過程,為學生脫離實物通過思考得出得數打下基礎,最后達到能熟練準確地計算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遵從了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1、重視復習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索的過程,復習了11~20各數的組成,簡單的口算及一圖四式,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

      在教學中,首先用學生樂于幫助他人的思想列出一圖四式,一一說明各個算式的算法,在交流匯報中,學生的思維是靈活的,算法也有很多種。接著通過撥一撥,擺一擺等活動鞏固算法。

      3、重視課堂練習設計。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過看圖列式、摘蘋果、排一排、思考題等練習設計,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學數學的機會,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思考、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措施:

      在教學時,以兒童熟悉的復習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先讓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去觀察、去思考、去討論;再通過動手操作擺一擺、說一說,從具體的情景當中抽象出計算過程,把具體的操作與抽象的計算過程對應,幫助學生從實物中脫離出來;并教學算式的個部分名稱。最后通過各種形式的反復練習,達到熟練準確計算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學生獲得知識過程體驗,培養因題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觀察收集數據的能力。

      教學建議:

      1、定位于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教學,其目標定位與通過運算深化學生對11~20各數的認識,而非進行運算方法的教學。

      2、關注于操作的過程。在教學時,課先復習11~20各數以及10以內的加、減法,并注重引導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以數的組成為基礎進行口算,不必進行法則教學,更不必要求學生按照相關法則進行計算。

      3、了解加減法算式個部分的名稱。在十幾加幾和相應減法的教學中,教師介紹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對這些專有名稱有一個初步了解即可,不必要求識記。在以后的教學中會經常使用這些術語,讓學生在慢慢接觸的過程中漸漸熟悉,逐步掌握即可。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激發興趣

      1、復習數數。

      師:數字寶寶想知道小朋友們是不是還記得它們,誰能從0數到20就有機會奪得今天的冠軍喲,小朋友們愿意試一試嗎?一起數。(學生齊數0-20)

      2、復習數的組成。

      師:數的真熟練,可數字寶寶還不服氣,它們說,數數不稀奇,如果你們能說出數的組成,那才厲害呢。小朋友們愿意接受挑戰嗎?(師說數,生口頭回答)

      如:師:13。

      生: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13。

     。ǚ謩e說出13、19、20、17、15的組成)

      (設計意圖:數的組成是為新課的設計理念做鋪墊。)

      3、復習口算。

      師:像圖中一樣,男生出題考考女生。(請一名男生讀題,請一名女生答題)

      4+4= 7+2= 10-2= 9-6= 4+3=

      4、復習看圖列式。

     。 )+( )=( ) ( )-( )=( )

      ( )+( )=( ) ( )-( )=( )

      (設計意圖:由10以內的“一圖四式” 引入20以內的“一圖四式”。)

     。ㄔO計意圖:復習舊知,為新知識做準備,讓學生通過以前學習過的知識的復習為新知識提供一個學習的模板,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新知探究

     。ㄒ唬┙虒W例4

      1、擺小棒

     。1)10加幾。

      師:聰聰在擺小棒時遇到了難題,你愿意幫幫他嗎?

      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擺小棒幫助聰聰,先擺1捆,再擺3根。

      師提問: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解決?怎樣列式?

      根據回答進行板書:10+3=

      師:10+3表示什么意思?(把一捆小棒和3根小棒合起來)

      師提問:你知道10+3等于多少嗎?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1個十和3個一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師提問:誰能根據算式10+3=13寫另一道加法算式?

      學生回答,師板書:3+10=13

      師:那3+10表示什么意思?(把3根小棒和一捆小棒合起來)

      師:3+10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為3個一和1個十還是組成13,所以3加10等于13.

      生2:相加的數位置調換了,得數還是一樣的。

      (2)10加幾相應的減法。

      師:你能根據小棒圖列出兩道減法算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3-3= 13-10=

      師:你知道13-3表示什么意思嗎?(表示從13根小棒里面拿走3根)

      師:13-3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ㄍ怀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去掉3個一,還剩下1個十的想法。)

      師:13-10表示什么意思?13-10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生1:13里面有1個十和3個一,去掉1個十,還剩下3個一,所以等于3。

      生2:因為13-3=10,所以想到13-10等于3。

      師:算法有多種,愛動腦筋的小朋友總有新發現。

      2、撥計數器。

      師:你能將這幾個算式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嗎?

      3、小結。

      師:對比這幾道算式,都有什么規律?

     。ㄒ龑W生發現這些算式里面都有10。)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了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我們可以根據11~20各數的組成進行計算,10加幾得十幾,十幾減幾得十,十幾減十得幾。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道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算法,學會總結規律。)

      (二)教學例5。

      1、撥珠列式。

      師拿出計數器,先撥11,再在個位添上2顆珠子。請同學們根據撥珠的過程說出一道加法算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1+2=

      師:11+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ㄒ龑W生回答:11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再添上2個一就是1個十和3個一,也就是11。)

      師在表示13的計數器的個位上撥去2顆珠子。請同學們根據撥的過程說出一道減法算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3-2=

      師:13-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ㄒ龑W生回答:13里面有1個十和3個一,從里面去掉2個一,還剩下1個十和1個一,也就是11。)

      2、介紹個部分名稱。

      師:小朋友認真觀察,我們可以把黑板上的算式分一分,可以怎樣分?

      生:左邊的都是加法算式,右邊的都是減法算式。

      師:說的真棒,我們先一起來看加法算式。每一個加法算式都有幾個成員,數學家給他們都起了名字呢,加號前面的數叫做加數,加號后面的數也叫做加數,等號后面的數叫做和。(師邊介紹邊板書)

      師:你們認識他們嗎?誰愿意再來介紹一下?

      請學生介紹。

     。ㄔO計意圖:體現教學形式的開放性,保護了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形式中知道加法個部分的名稱。)

      師:減法算式里的內個成員也有自己的名字,誰來試一試給他們取個名字?

      請學生匯報。

      師:你們真聰明,和數學家們想的一樣,數學家們把減號前面的數叫做被減數,減號后面的數叫做減數,等號后面的數叫差。(師邊介紹邊板書)

      (設計意圖:起名字的環節,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擁有空間去創造。)

      師:誰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師:誰能將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介紹給同桌聽?

      (設計意圖:滲透統一思想,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知識運用

      師:今天,加法和減法家庭的成員們要向我們小朋友發出挑戰邀請了,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生:愿意。

     。ㄔO計意圖:用語言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在練習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ㄒ唬┛磮D列式。

      師:誰愿意說說圖意?用什么方法來解決?怎樣列式?

      (請同學回答,并鼓勵,給小組加分。)

     。ǘ┱O果。

      1、

      師:誰看明白了題意?誰愿意來摘蘋果?

     。ㄕ垖W生摘蘋果,并在黑板上給小組加分,準備好蘋果貼紙,獎給回答問題的小朋友,并說“這個蘋果送給你!保

      2、

      師:誰能看明白題意?誰愿意來摘蘋果?

     。ㄕ垖W生摘蘋果,并在黑板上給小組加分,準備好蘋果貼紙,獎給回答問題的小朋友,并說“這個蘋果送給你。”)

      (設計意圖:摘蘋果這一練習調動了課堂氣氛,首先讓孩子們先看懂題意,然后再摘蘋果,學生興趣濃,又培養學生的解題習慣。)

     。ㄈ┌错樞蚺乓慌。

      師:你能把下面的 放在合適的位置嗎?

      (出示PPT題目)

      師:在做這道題的時候,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生1:我想要提醒大家看清楚加減符號。

      生2:我想要提醒大家在算式下面畫一條線,算出結果。

      生3:我想要提醒大家看清楚下面的大于符號,把結果最大的算式排在第一空。

     。ㄔO計意圖:在這個練習中,讓學生在提醒別人的時候,也是自己成長的一個過程,能夠看題以后先想好要注意什么,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ㄋ模┧伎碱}:猜一猜

      出示PPT:思考題:猜一猜

      師:哪個聰明的孩子看懂題目意思?(請同學說一說)

      師:在做這道題的時候,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請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是具有拓展延伸的練習,學生可以盡情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們都各抒己見,使一堂課活躍起來。)

      四、總結回顧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請學生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再這節課都有收獲,你們真棒,不向困難低頭,勇敢地接受挑戰,都是小英雄。我們這一節課以勝利告終。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8頁及“做一做”的練習。

      【教材分析】

      《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是在學生學習完11~20各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它的計算過程,不但鞏固了11~20各數的組成這一知識,而且還為以后學生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一位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的幾節課中,已經掌握了11~20各數的組成,利用這一點來進行教學,相信困難不會很大。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11~20各數的組成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課的開始要對11~20各數的組成進行復習,這樣學生學生起來比較容易上手。但是本節課的知識比較簡單,學生在課的后面可能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本節課的練習穿插到故事的情節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正確地計算。

     、谥兰訙p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9+1 8+2 10-7 5+4

      9+0 6-6 4-4 3+6

      2、看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3、數的組成。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5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2)1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數是( )。

     。3)10和4組成的數是( )。

      教師小結:十幾可以分成1個十和幾個一;

      反過來,一個十和幾個一可以組成十幾。

      二、新授

      1、教學例5。

     。1)活動: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擺小棒,先擺1捆,再擺3根。

     。2)提問:

     、僖还灿卸嗌俑“? 根。

     、谟檬裁捶椒ㄓ嬎? 。

     、墼鯓恿惺剑空埓蠹以囍鴮⑺闶搅性谧约旱木毩暠旧,由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算式。

      (3)討論:

      ①算式 “10+3”和“3+10”都對不對?為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加數的位置調換了,得數還是一樣的。

     、谀闶怯檬裁捶椒ㄋ愠鰜淼?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

      〔a〕1個十和3個一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加3等于13。

     、劢處熣f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邊介紹邊板書。

     。4)列式:

      ①根據桌上小棒試著列出兩道減法算式,寫在練習本上,由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算式。

      教師板書:13-3= 13-10=

      ②怎樣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

      〔a〕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3-3=10,13-10=3。

      ③教師說明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邊介紹邊板書。

      (5)練習(出示課件內容): 總結:10加幾得十幾,十幾減幾得10,十幾減10得幾。

      2、教學例6。

     。1)教師拿出計數器,先撥出11,再在個位添上2顆珠子,讓學生根據撥珠的過程說出一道加法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1+2=

      教師提問: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11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1個十和1個一添上2個一就是1個十和3個一,也就是13,說完教師把算式填完整。

      復習: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2)教師在表示13的計數器的個位上撥去2顆珠子,讓學生根據撥的過程說出一道減法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3-2=

      教師提問:得數是多少?怎樣想?

      引導學生回答:13里面有1個十和3個一,從1個十和3個一里面去掉2個一,就剩下1個十和1個一,也就是11。說完教師把算式填完整。

      復習: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88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自主探究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ǘ┻^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運用11~20各數組成正確計算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口算過程。認識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ㄈ┣楦袘B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于學生掌握了11~20各數組成的基礎上。學生完全能通過知識的遷移、比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11~20各數的組成,掌握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脫離直觀借助數的組成,理解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算理。

      四、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計數器等。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1.填一填。

      1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

      12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3個一和1個十合起來是( )。

      2.看計數器寫數,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寫數。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數的'組成及根據計數器寫數的活動,為學習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減法做好鋪墊,喚起學生的舊知,幫助學生架起新知和舊知之間的橋梁。

     。ǘ┨骄啃轮,交流算法

      1.探究10加幾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小棒圖。

      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根據小棒圖列出加法算式。

      10+3=13或者3+10=13

      由學生介紹算式表示的意義,并說出計算的方法。

     。3)根據小棒圖列出兩道減法算式。

      13-10=3和13-3=10

      由學生介紹算式表示的意義,并說出計算方法。

     。4)觀察對比

      師:觀察這3道題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交流算法。

      在學生交流之后,教師總結:

     、俳鉀Q問題的方法用到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3減個位上的數,就是10;13減十位上的數,就是個位上的數;

      ③10加3就把3寫在個位上。

     。5)嘗試練習,內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借助小棒圖及數的組成,幫助學生自主探究10加幾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2.探究十幾加幾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計數器:

      師:看著計數器你能列一道加法算是嗎?

     。2)指名回答,教師板書:11+2=13

     。3)引導學生思考。

      師:2與那位上的數相加?為什么要加在個位上?

     。4)課件出示計數器:

      把看到的用算式表示出來。

      學生列式:13-2=11

      師:為什么要從個位減3?十位和個位都是1了,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5)教師介紹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6)嘗試練習,內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頁“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算法。

      小結: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發現10加一位數就得十幾;十幾減幾(個位上的數相同)就得10,十幾減十就得幾;十幾加一位數要加在個位上,十幾減一位數要減在個位上。

      【設計意圖】借助計數器,幫助學生理解十幾加幾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滲透位值制,為后面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做準備。

     。ㄈ┘皶r鞏固,強化算法

      1.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78頁“做一做”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算法。

     。2)完成教材第80頁練習二十八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實際應用。

      完成教材第80頁練習二十八第5題。

     。1)理解“推遲3天”的意思。

     。2)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想法。

      【設計意圖】練習分為兩個層次,基本練習脫離了直觀圖的支撐,幫助學生強化算法。第二層次安排了解決問題,意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四)全課小結,提升認識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計算問題,請用溫馨的話提示大家在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4

      教材與學情分析

      《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是在學生學習完11~20各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它的計算過程,不但鞏固了11~20各數的組成這一知識,而且還為以后學生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一位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十幾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且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鼓勵學生能夠用多種算法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熟練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并能夠運用這種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能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煛⑸┯嫈灯鳌⑿“、電腦課件

      教學環節與時間師生互動流程,思考與調整

      一、復習準備

      二、創設情景綠色圃中

      三、鞏固深化

      四、課堂總結

      1.數一數,從1數到20,再從倒20倒數到1,2個2地順數,5個5個地順數。

      2.出示11—20各數,要求說出數的組成。

      3.填空。

     。1)1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數是 。

      (2)6個一和1個十組成的數是 。

     。3)13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4)19的個位上的數字是 ,十位上的數字是 。

     。5)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十位上有1個十,這個數是()。

      4.口算。

      10+7=;13-3=;8+2=;17-7=

      14-3=;1+9=;15-10=;11+6=

      5+4= ;13+2=;16+2=;16-3=

      19-9=;7+3+5=;15-4-10=

      12-2+8=;2+8-4=

      (電腦出示)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二只松鼠提著一個籃子上山采松果,松鼠媽媽采了14個,松鼠寶寶采了3個,然后就一起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學生看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圖意編一個小故事,比一比,看誰編的故事最有趣)

      1.指名編故事。

      2.有誰能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先同桌互相說,然后再指名說)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選擇性的板書:

      (1)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2松鼠媽媽比松鼠寶寶多采多少個?

      (3)松鼠寶寶比松鼠媽媽少采多少個松果?

      (4)松鼠寶寶還要采多少個才能和松鼠媽媽采的`同樣多?……………

      3.先解決第一個問題:

      問:

      (1)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松果?用什么方法計算?如何列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說一說你的理由?還有誰能說?

      (2)14+3=?你是怎樣算的?同桌互說算法,然后指名說。

      (3)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4)你最喜歡哪一種算法?用你最喜歡的算法說14+3=?

      4.再解決第2--4個問題:

      問:用什么方法計?如何列式?你是怎樣算的?

      請你說給大家聽?

      1.完成第78頁的做一做的第二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最后教師指名說算法。

      2.找朋友。完成第80頁的第1題。

      3.比較大。和瓿傻80頁的第4題。

      讓學生先在書中完成,然后再全班集體訂正。

      并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為什么要這樣填?

      作業設計:

      課堂作業本

      板書設計:

      十加幾和相應減法

      14+3=17;17-14=3

      加數;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5

      一、教學內容:

      課本p10-12頁。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新年游園會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通過小組和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討論等探究活動,體驗到十幾減九方法的多樣化。

      3、讓學生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和探究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十幾減九的簡便算法——破十法或想加做減的思維過程。

     。2)體驗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

      創設情境

      師:華美學校的夏令營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游園活動,你們想看看當時的情景嗎?我們先來看看套圈活動吧!

      (將教材中的套圈活動投影到銀幕上)并復述:我投了13個圈,套中了9個,有幾個沒有投中?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邊看圖邊利用文字來理解題意。即利用圖文結合來解決問題,為后面的`3幅圖圖意的理解作鋪墊

     。ǘ┬抡n教學

      1、提出問題

      師:有幾個沒有投中,怎么列式呢?

      2、解決問題

      生:13-9=

      師:算出結果的同學想一想是怎么算出來的。其它的同學想辦法算13-9的結果。(可以用小棒來擺一擺,也可以在自備本上畫○表示)

      3、匯報

      方法一:我是數出來的,可讓這位學生數一數,沒投中的。

      方法二:我是想9+4=13,所以13-9=4

      教師板書:9+()=13,13-9=4

      師:哦!你是想9加幾等于13,所以13減9等于幾。這種方法我們就叫做“想加做減”,并板書:想加做減,誰也是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的`。

      方法三:我是把13分成10和3,10減9等于1,1加3等于4。

      師:還有哪位同學也用這種方法的,請用小棒來擺一擺。

      學生操作小棒。把13分成兩堆,一堆10根,另一堆3根。從10根里去掉9根,還剩1根,剩下的和3根合起來是4根。(擺好后讓學生口述操作過程,學生說不清的教師可適當引導)

      根據學生的操作,教師隨機板書:

      10-9=1

      1+3=4

      師:這種方法我們就叫做破十法。(并板書破十法)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我用數上棒的方法,從13根小棒里拿出9根,還剩4根。

      生:我是畫○表示的,我先畫13個○,然后劃去9個,還剩4個。

      生:我把9分成3和6,13-3=10,10-6=4。

      師:以上的這些方法,你認為哪種最簡單。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到算法的多樣化,先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來計算。最好能掌握一種基本方法。可在想加做減或破十法中選擇一種。(做適當強調)

      4、拓展

      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一個活動,后面還有幾個活動,你也能解決嗎?可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活動,共同完成列式計算。(另兩個活動補充文字說明)

      組1:我們解決的是賣氣球,有15個氣球,賣出了9個,還剩多少個?

      算式:15-9=6。

      師:你們是怎么算的,其余3人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組2:我們解決的是猜謎,有15個字謎,猜中9個,還有幾個?

      算式:15-9=6。

      師:你們是怎么想的?

      組3:我們解決的是賣風車,有16只風車,賣了9只,還剩幾只?

      算式:16-9=7。

      師:你們是怎么算的?

      5、小結:觀察這幾道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他們都是減9的。

      生:他們都是十幾減九的。

      師:在家的發現真了不起。今天我們學的就是十幾減九的算式。(板書課題)

      6、自主練習,鞏固方法

      師:十幾減九的算式除了這幾道,你知道還有哪些嗎?

      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并能在序地排列。

      師:你會算嗎?用你喜歡的方法想算哪道就哪道,并和你的同桌說說你的算法。

      師:你算的是哪道?怎么算的?

      (三)總結、練習

      找規律:觀察板書中的8道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獨立完成做一做3,做好后校對反饋。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一年級下冊第10—12頁,練習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操作,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問題。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3.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

      教學難點:

      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9的思維過程。

      教學難點:

      1.多媒體課件;

      2.一袋小棒。

      學具準備:

      每生18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呈現教材第10—11頁的游園活動圖。游園中的聰聰和明明分別提問:同學們,這是學校游園活動的場面,從圖中你看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看圖相互說一說。)

      2.學生回答后教師提出:游園活動中,老師有15個氣球,賣了9個,小華問:“還剩多少個氣球?”

      3.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還剩多少個氣球嗎?相互說一說,你是怎樣發現的?

      4.指名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數的方法知道了還剩多少個氣球,還有的同學通過計算的方法知道了結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15減9的。

      二、鼓勵探究、建立模型

      1.學生獨立用學具(小棒)操作探究15減9怎樣減,教師巡回個別指導。

      2.小組合作交流:相互說一說,擺一擺,告訴小組的同學我是怎樣擺15減9的,我是怎樣想的。

      3.各小組匯報探究。(指名上演示講解。)教師根據小組的匯報估計可以整合成以下幾種方法。(板書)

      4.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用那種方法呢?為什么?

      三、應用模型,解決問題

      1.師:學生們,你們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活動方法到游園活動中去幫助小朋友解決猜謎語和套圈游戲中的問題嗎?試試看。(多媒體呈現游園活動圖,學生嘗試練習,再集體小結。)

      2.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第12頁例1,回答教材中的問題。

      3.師:同學們會計算15-9和12-9了。下面,老師再帶你們去看一看游園活動中云朵里藏著的問題,看哪些同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幫助小鳥回自己的家。(多媒體呈現練習二第3題的內容,學生合作完成。)

      4.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12頁的'“做一做”,教師巡回指導。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第1、2、4題,再集體小結。

      四、自我總結,深化新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會的題都用什么特點?(生:被減數都是9。)出示課題:十幾減9。(板書)

      師:我們一起整理一下,十幾減9一共有哪些數學問題。(生口述,教師板書,見右表。)

      師:今天我們主要解決了游園活動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并且學會了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需要我們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去思考,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們每天都像今天一樣,快快樂樂地大家一起來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好嗎?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7

      一、活動開始。

      1、律動《一雙小小手》

      2、口算題卡

      小朋友們剛才的舞蹈跳的都很美,小朋友們知道這首好聽的兒歌叫什么名字嗎?(一雙小小手)現在就請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吧。ㄊ謨捍甏辏种更c點……)

      3、復習鞏固

      小朋友們剛才打小搶的`游戲,玩的開不開心呀?老師今天吶還請了一位小客人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玩游戲,小朋友們看她是誰呀(出示花仙子圖片)

      我們一起來聽聽漂亮的花仙子姐姐要對小朋友們說些什么吧,(出示課件)復習數字11—19

      4、小動物們的房子漂不漂亮呀?小動物們還有一個漂亮的秘密花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活動過程。

      1、出示秘密花園的圖片

      請幼兒觀察來到秘密花園都看到了什么,看到10朵粉色的花,應該用數字10來表示,還有一朵黃色的花,應該用數字1來表示,一共有多少朵花?用什么法來計算?怎么計算?

      列出算式10+1=11

      2、出示課件秘密花園場景2

      我們繼續看看秘密花園里還有什么吧,看到10只藍色的蝴蝶,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又飛來了3只黃色的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怎么計算?

      列出算式10+3=13

      3、出示課件秘密花園場景3

      小朋友們看,這里有一座小兔的房子,房子里有幾只小兔?(10只)又跑來了5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怎樣計算?

      列出算式10+5=15

      4、教師小結

      請幼兒觀察三個例題,有什么共同點,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十幾加幾的加法(出示本節課的.課題)幼兒自己總結十加幾的加法計算方法,(十加幾就等于十幾)。

      5、復習鞏固

      小朋友們喜不喜歡秘密花園里的花呀,今天花仙子姐姐就要把花園里最漂亮的花送給小朋友們,(出示課件)

      6、游戲開火車

      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請幼兒拿出手中的數字,自己是哪列火車的乘客,就上哪列火車。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熟練掌握10加幾、十幾加幾的計算方法。

      學生能夠正確進行與上述加法相對應的減法運算。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運算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10加幾、十幾加幾的加法運算方法。

      難點:理解并掌握與加法相對應的減法運算。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通過生活實例,如購物場景,引出10加幾、十幾加幾的加法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新知講授

      利用實物、圖片或多媒體展示,講解10加幾的加法運算方法,如“湊十法”。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發現十幾加幾的加法運算規律。

      講解與加法相對應的減法運算,強調減法的意義是加法的.逆運算。

      3、鞏固練習

      設計多樣化的練習題,包括口算、筆算和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互相檢查答案,討論解題思路。

      4、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的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強調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加深學生對數學運算的理解。

      5、布置作業

      布置適量的課后作業,包括基礎練習和拓展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

      四、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知識。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教學反思12-07

    關于《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教學設計(通用9篇)11-15

    《65432加幾》一年級上冊蘇教版教案(精選12篇)12-08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通用6篇)01-24

    認數之認識幾和第幾教案案例02-18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11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教學設計三篇03-20

    《減法性質、除法性質》教學設計02-23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14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影院小视精品久久 |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无遮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