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語文教研活動的一點體會

    語文教研活動的一點體會

    時間:2024-03-19 14:20:25

    語文教研活動的一點體會

    語文教研活動的一點體會

    語文教研活動的一點體會

      上周,是我校市五級梯隊對外教學展示課,我和另外一位語文老師分別上了《臺階》和《紫藤蘿瀑布》。本周一下午,是學校語文教研組活動,在活動中,語文老師不約而同都談到語文教學的發展問題。我也在反思我的教學調研課《出師表》和教學展示課《臺階》,更在思考自己以后的語文教學突破點在哪?

      綜合區教研室黃副局長和靳主任的評價及指點,是的,“知人論世”教語文,是必須也是必要的。

      “知人論世”,出自《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這段話的原意雖是闡述交友的方法和道理的,但這里卻涉及了“人”(作者)、“世”(社會生活)、“書”(作品)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即孟子看到了作品與作家本人及其所處時代環境之間的關系。“知人”是指在閱讀作品時必須了解作者的身世、經歷、性格、志趣、思想狀況及創作動機等;“論世”是指聯系作者所生活的時代去考察作品的內容。這也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要論作家的作品,必須兼想到周圍的情形”。“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

      語文課中,文學作品的教學占有很大的比重。入選語文教科書的文學作品大都文質兼美,既是語言訓練的好材料,也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和精神教育的好載體。閱讀的本質是讀者與文本、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流,我們最需要的是調動學生原本不太豐富的生命經歷與情感經驗,讓他們真正地走進文本,與作者形成對話,與作者進行換位,從而實現情感上的體驗與感悟。

      可能我以為“今天我們學習字某,號某,生卒年月,代表作品等等。”“下面介紹寫作背景:什么什么。”這樣的教學流程,就是“知人論世”的。其實不然。難道學生能說一些諸葛亮的故事,知道《出師表》的寫作背景,了解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民的情況就行了嗎?上課下來,學生的課堂反應和課后情況也說明了只是略懂皮毛而已。要了解歷史中的諸葛亮其人其事,了解三國時歷史,了解劉備和諸葛亮、劉禪,了解寫作《出師表》前后情況等,只有大量的占有材料才能深入淺出。了解李森祥,了解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民和21世紀的中國農民,了解寫《臺階》緣由和過程,搜集相關農民的畫和作品等等,只有真正“俯下身子”讀,才能真正理解“父親”這樣的草根階層,才能真正懂得作者塑造“父親”這一人物的意圖。

      只有“知人論世”,才能深得作品三味;從作家時代窺視作品,才能真正讀懂作品;但“知人論世”教語文,究竟應該把握怎樣一個度?

    【語文教研活動的一點體會】相關文章:

    語文教研活動報告06-19

    小學語文教研活動報告06-19

    小學語文教育教研活動計劃07-17

    關于語文教學教研活動的個人心得體會及思考06-27

    中學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07-01

    教學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07-07

    小學語文教研組活動的計劃范文08-09

    語文教研組活動計劃優秀范文06-12

    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五篇06-27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v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9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色一情一乱一交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