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用生活理念構建數學課堂的教育感想

    用生活理念構建數學課堂的教育感想

    時間:2024-08-02 05:25:42

    用生活理念構建數學課堂的教育感想

    用生活理念構建數學課堂的教育感想

    用生活理念構建數學課堂的教育感想

      一、引入:“交朋友”。

      師:開學到現在你們已經結識了許多新的好朋友,徐老師是不是你們的好朋友?

      那你們知道我——這位大朋友的名字嗎?

      今天,我們這兒又來了新朋友,你們想不想也和它們交朋友呢?

      交新朋友時,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呢?

      你們想不想和這些圖形交朋友?(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反思: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認識“新朋友”

      1、你認識它們嗎?你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

      2、它們長什么樣子呀?

      3、它們住在什么地方呢?

     。1)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做完游戲你們就知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是從什么地方來的?玩搭積木游戲。搭積木小朋友在幼兒園時經常玩的,不過,今天在玩之前徐老師提一個要求:先要用手摸一下這些物體的每一個面,然后再搭。

     。2)小組活動。

     。3)欣賞各小組作品。

      (4)這些新朋友都藏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在哪兒能找到它們呢?一起來找找。

     。5)各小組討論:老師走下來傾聽、指點、鼓勵。

      4、小朋友,我們來給這些新朋友拍張照好不好?有沒有辦法?用什么辦法?

     。1)討論得出方法:把積木放在紙上,用鉛筆描下來。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提示有印泥、橡皮泥)

      (2)小組活動。

     。3)說說你用什么形狀的積木畫了一個什么圖形?(課件出示)

      (反思: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說說這些圖形的名稱,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特征,不要求完整,能說出點意思就行.通過玩搭積木的游戲,讓學生體會面在體上。通過給新朋友拍照片的活動師生共同得出:長方體畫出的是長方形,正方體畫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畫出的是三角形,圓柱畫出的是圓。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材料。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并采取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同時在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5、歸類:請小朋友把描畫下來的圖形整理一下,分分類。

      讓學生說說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反思:有對比就有鑒別,通過比較它們的異同點,學生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能正確區分圖形,避免思維產生混淆。把兒童引入生活場景,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學,以及平面圖形的形成過程,讓兒童進入玩中學,學中玩。通過摸、描、分的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感知立體與平面的關系。)

      三、 加深認識

      1、找一找

      其實,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家,我們的教室里就有很多,給這些圖形找一找它們的家。

      (反思:豐富學生對圖形的感知認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拼一拼:

      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設計一幅美麗的圖畫。

      展示作品,進行評價。

      ( 反思: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學習,從事“再創造”的學習活動,引發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小組形式組織教學,發揮了學生的集體智慧,體現了學生合作與互助,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反思:《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注意聯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運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币虼耍诒竟澱n的教學中,努力做到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教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使學生親身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身邊到處存在著數學問題”,從而有效地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并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1、 把數學還原成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生在幼兒園和平時生活中已經多多少少見過或聽說過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對這些圖形他們并不十分陌生。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他們早已玩過的搭積木游戲,只是教師在此提出了一個新要求:在搭之前先摸一下這些形體的每一個面。學生在“摸、搭”的活動中,有了真切的體驗,更有了新的“發現”。這是以前玩積木時所沒有留意的。知識的得出,沒有一種突然的感覺,不需花費太多的功夫,只需教師稍稍一指點,學生細細一琢磨,與生活經驗一聯系,知識就很容易地在學生的游戲中得出來了。

      2、 一改以往的獎紅五星、小紅花的方法,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作為獎品獎給學生,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學生學習情緒非常高漲。

      3、 以借“交朋友”之線索來串聯知識,(叫什么名字——圖形的名稱;長什么樣子——圖形的特征;住在什么地方——體會面在體上;給新朋友拍照——感知立體與平面的關系;給新朋友找家——對圖形的感性認識)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學生學得有趣、活躍、自然,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

      4、結合新教材,結合新課程,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注意語言的兒童化。如:“它們長得怎么樣?”“它們住在哪里?”“想不想給這些新朋友拍張照?”“教室里找得到它們的家嗎?”等等,這些語言的藝術化,把抽象枯燥的圖形認識擬人化,賦予了生命,一改以往語言死板的現象,讓學生感到這些圖形的魅力,它們是活生生的朋友,是生活中有趣的朋友,學生非常感興趣,情緒高漲。

      數學來源于生活,所以我們教師應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用生活理念構建數學課堂,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幫助學生在數學與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他們能真正體驗到數學的應用和價值,體驗到自己所學習的不只是“文本課程”,更是“生活課程”。

    【用生活理念構建數學課堂的教育感想】相關文章:

    關于讀用思想點燃課堂的感想10-13

    讓教育充滿愛感想(精選18篇)12-29

    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感想05-29

    對數學文化的感想和體會(通用16篇)02-21

    小學數學導學案的編寫格式和高效課堂建設03-19

    讓數學生活化的教案03-19

    植樹帶來的感想03-19

    《岳飛傳》感想08-22

    臺灣旅游感想03-19

    環境調查感想03-19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一区 |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 久久久夜夜嗨免费视频 |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天天综合网亚在线 | 亚洲专区自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