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頤和園》教學設計

    《頤和園》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18 07:06:13

    《頤和園》教學設計范文

    《頤和園》教學設計范文

    《頤和園》教學設計范文

      篇一:頤和園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翻開這篇課文,我首先反復朗讀課文,了解到本文描繪了頤和園的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課文作者移步換景,按照游覽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的閱讀教學要能夠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四年級上學期處在中年級后期階段,“理解詞句、感受優美的語言、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清楚”等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在課堂上要巧妙地提供幫助,讓學生將感悟課文優美的語言與領悟文章寫法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學完課文后,學會寫游記的方法,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

      根據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文本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體會課文優美的語言,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感受古

      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轉眼間寒假又要到了,每年的假期都是你們最快樂的日子。在假期里,爸爸媽媽曾經帶你們到外地旅游的請舉手!

      2、要是能把旅游中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游記了。-----[板書:游記]。 到底如何寫游記呢?咱們今天就來學習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游記!出示課題。

      3.揭示課題:頤和園

      指導書寫課題中“頤”。頤字的左邊里面是個口,左右要寫勻稱,其他兩字也要寫得方正。

      4.讀題

      三、整體感知,抓脈絡

      1、大家都已經過課文了!那么頤和園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那作者的印象呢?

      2、既然是游記,那作者有事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把這樣的句子畫下來。

      (2).學生匯報,課件出示五個句子

      3、師:作者用了哪些動詞,把各處寫的景物的連接起來的?

      4、總結這種利用動詞過渡連接景物,敘述游覽過程的表達方式是移步換景。它讓游覽的過程不斷轉換,更加清析。這是寫游記最基本的方法。讓我們再把這五句話連起來讀一讀,體會一下作者的整個游覽順序。

      三、精讀課文,游賞美景。

      (一)游賞長廊

      現在我們跟隨作者游第一個景點——長廊(板書長廊)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長廊”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拿起筆,把你認為最能體現長廊特點的重點詞句畫下來。

      1、學生讀有關的句子。

      2、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是怎樣抓住長廊的特點來寫?

      3.指導美讀

      (二)、游賞萬壽山上的“佛香閣”

      1.現在我們走完了------(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什么? (佛香閣、排云殿)

      2.,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3.指導讀讀這段話,讀出這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勢。

      (三)、游賞萬壽山下的風景

      1.登上萬壽山,作者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看到了這樣的風景:

      出示(向下望?正前面?向東遠眺?)

      2請同學們自由來讀一讀,看看你喜歡哪個方向的風景就多讀兩遍,再說說為什么?(生讀)

      3.學生匯報交流

      4.小結。

      (四)游賞昆明湖

      師過渡: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1.學生游賞昆明湖 。

      2.朗讀感悟昆明湖的美。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3.小結: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麗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許多的美景吶!

      正像作者贊美的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學生齊讀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讀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四、總結

      品讀著靜靜的文字,感悟著作者的寫法,我們一起游覽了頤和園。

      同學們,頤和園這座昔日的皇家園林已經被記載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了一座人人都可以去盡情游賞的美麗的大公園,它的美麗是說不盡的。

      說不盡的游豈止頤和園,我們還可以游? 孩子們,這些都是我們人類

      的文明呀!,希望你們有機會也去細細游賞,用心去體會。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小練筆: 我要學習《頤和園》的寫法,記一次游覽活動。

      1.游覽線路

      先從游覽的地方選出幾個景點,運用移步換景的手法,恰當地使用地點轉換詞語,把游覽路線寫清楚。

      2.抓特點寫具體

      然后抓住各個景點景物的特點具體來寫。注意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試著用比喻句,把景物寫得更生動一些。

      板書設計

      美麗 大

      長廊

      頤和園萬壽山

      昆明湖

      美麗 說不盡

      篇二:頤和園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8課,這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的比喻,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學情分析】

      《頤和園》是第七冊第五組教材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繼續練習給課文分段,揣摩作者的敘述順序,表達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祖國河山的壯美秀麗。結合單元訓練點和學生實際,本課的訓練點為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敘述順序,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的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課文重點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學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紹的景物較多,比較分散。同時作者對頤和園中的景物只進概括性的描述較為抽象,學生對頤和園的景物沒有感性認識,不容易理解。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感悟頤和園的美景,培養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引導學生體會并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1、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去過哪呢?

      2、學生自由分說。

      3、當提到北京時,師適時引入對頤和園的介紹。

      那可是個美麗的地方。它是清代乾隆年間修建的皇家園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片有關頤和園的文章。(板書課題)并強調“頤”的寫法,齊讀課題。

      4、師:老師找了一段有關頤和園的風光片,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播放頤和園的風光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生欣賞完頤和園的風光片,談談感受。

      2、師:寫頤和園的文章更美呢!我們趕緊打開課本第18課讀一讀吧!注意,在讀之前,老師先提兩點要求:(1)、要讀準字音。(2)、一邊讀一邊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

      3、生自由讀課文。

      4、分段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師隨機指導字詞的音形意。例如:

      1栽是平舌音,它還有兩個形近字:載、裁。讓學生讀一讀,并分別組詞。

      2、強調“幾乎”中“幾”的讀音,并提醒它是多音字。

      3、理解“遠眺”一詞。

      4課件出示本課需要掌握的詞語,找生讀,再齊讀,理解“朱紅”。

      5、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師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6、你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師課件出示這些句子,生齊讀這些重點句子。

      7、生根據板書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說說作者游覽的順序。

      三、精讀感悟,進一步感受頤和園的美

      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讀一讀,并勾畫出自己認為美的句子,再多讀幾遍。

      (一)感受長廊的特點

      1、喜歡長廊的同學讀描寫長廊的段落,其它學生聽他是否讀出長廊的特點。

      2、強調為了體現長廊“長”的特點,寫長廊的這些數字應該重讀,并指導朗讀。

      3、品析這位同學讀書情況,隨機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長廊“長、美”特點。

      (二)感受萬壽山的特點

      1、找生朗讀這一段。并隨機理解“聳立”

      2、重點品讀賞析:

      出示句子:

      1、(1)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2)樹叢掩映著琉璃瓦屋頂和宮墻。

      2、(1)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2)昆明湖又靜又綠。

      (1)生自由讀句子,并小組討論哪句好,為什么。

      (2)交流感受。

      生交流第一組體會:第一句好,因為第二句把表示顏色的詞語去掉了,就體現不出色彩美了。

      生交流第二組體會:第二句好,作者用了一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昆明湖到底有多靜,到底有多綠。

      讓學生仿照這句話利用“像?像?”說句話。

      (3)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這兩個好句子。

      3 、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1)四人小組討論“滑”的精妙之處:

      這兒用了一個“滑”字,是不是用錯了,能改用“劃”字嗎?

      四人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這個“滑”字沒用錯,這個滑字一般都用在很光滑的平面上滑過,像滑冰呀,滑雪呀,在這里用這個滑字,可以更體現出昆明湖很靜。

      (2)感情朗讀,感受遠處昆明湖夢幻般的仙境。

      (三)感受十七孔橋的特點

      1、生自由朗讀

      2生看著畫面,配樂介紹十七孔橋。

      3、再展開想象,利用“有的?有的?”句式說說小獅子

      四、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其實頤和園的美景還有很多,比如說玉帶橋、智慧海,正如書中所說“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細細游賞”,要游賞就需要導游,下節課我們就學做小導游,把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介紹給大家,課下的時候,同學們收集一下頤和園的其他資料。

    【《頤和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人伊香蕉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在线专区 |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在线另类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第三区 | 亚洲日韩人人爽 |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