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駱駝和羊》優秀教學設計

    《駱駝和羊》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0 20:23:28

    《駱駝和羊》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駱駝和羊》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駱駝和羊》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1)看懂圖意借助圖畫理解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2、能力訓練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擴展思維,想象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寫下來。

      (3)繼續提高觀察能力。

      3、德育滲透目標:

      懂得應當全面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牛的話。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學生活動設計:

      1.通過看圖,觀察想象來理解課文。

      2.以自己為主,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句。

      3.以討論、總結的方式來交流。

      六、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引出課題。

      ⑴出示關于兩條關于駱駝、羊的謎語。

      ⑵板書課題《駱駝和羊》

      2、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駱駝和羊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呢?咱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請你一邊讀課文第1自然段,一邊思考,駱駝和羊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

      生:駱駝和羊都認為自己長得最好,所以爭論起來。

      2、指導朗讀。

      ⑴駱駝和羊是怎么爭論的呢?請你用“------”畫出駱駝說的話,用“~~”畫出羊說的話。

      ⑵小聲讀讀駱駝和羊說的話,想想它們說話時會用什么語氣?

      ⑶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把你的想法說給同學聽。

      ⑷每組推薦兩位同學分角色讀駱駝和羊的話,大家評議。

      如:

      “長得高好”讀出了肯定的語氣,還特別驕傲。

      “不對,長得矮才好呢”讀出了不服氣地語氣。

      “我可以……證明……”這句應讀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語氣。

      “我也可以……證明……”這一句應讀出不服氣,不認輸的語氣。

      ⑸男女生比賽朗讀。看誰讀得最有語氣。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圖文結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聲讀讀第二句。然后從圖中找到“圍墻”,想想“圍墻”是什么意思?(如:圍墻是圍繞園子建起來的墻。)

      ⑵邊指圖邊提示第二句的內容。

      師:園子里種了——

      生:許多樹。(一起回答,以下同)

      師:茂盛的枝葉____

      生:伸出墻外來。

      師:茂盛的枝葉——

      生:長得特別好的枝葉。

      (教師相機板書)

      ⑶指導朗讀。(誰能有語氣地讀一讀這一句?)

      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

      3、圖文結合理解三、四句。

      ⑴從圖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駱駝很容易就吃到了樹葉?

      ⑵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四句,邊讀邊想邊畫出羊吃樹葉的動作。(如:抬、扒、伸)

      ⑶看圖說說“扒在墻上”的樣子?

      (如:羊用前腳使勁摳著墻,生怕腳滑下來。它上半身的力氣都用在墻上了……可怎么也夠不到樹葉,真急人。能簡單說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誰能把駱駝和羊吃樹葉時的樣子有語氣地讀出來。

      ⑸駱駝用這個辦法證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師相機板書)

      4、指導朗讀第五句。

      ⑴想想駱駝現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駱駝的心情嗎?

      “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不肯認輸”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認自己失敗了。

      6、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總結學法引導學生自學。

      2、羊用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根據學法小組自學。

      思考提示

      ⑴駱駝和羊來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樣走進園子吃青草?

      ⑶駱駝在門前有什么表現呢,請你畫出表現駱駝動作的詞。

      3、小組自由學習討論,教師隨機指導。

      4、學生匯報。

      (1)生:駱駝和羊來到又窄又矮的園門前。

      師:看圖把又窄又矮的門和駱駝的身子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這個門還沒有駱駝的身子寬,駱駝前后腿之間形成的半圓都比門寬。)

      (這個又窄又矮的門還沒有駱駝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樣走進園子。

      師:結合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樣”這個詞?

      (羊走進園子時一點也不費勁,它很得意,因為它知道駱駝進不去。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大模大樣的意思說出來就可以。)

      師:有語氣地讀一讀第二句。

      “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

      (3)生: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進去。

      表示駱駝動作的詞有“跪、低、鉆”。

      師:有語氣地讀讀第三句話。

      (4)小組比賽朗讀第3自然段,看誰讀得最好。

      [四]學生討論:

      1、自由討論到底高好還是矮好呢?說說你的理由。

      2、可能有以下4種觀點:

      ⑴高好。因為長得高才能吃到從圍墻里伸出來的樹葉。

      ⑵矮好。因為個子矮才能走進又窄又矮的園門。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長得太高鉆不進園門,太矮也吃不到樹葉。

      3、同學們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們的看法做了總結。

      [五]學習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樣評理的呢?(生讀課文有關句子)

      2、老牛的話是什么意思?理解:“長處”、“短處”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說一說嗎?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學生能談出1、2點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優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到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4、你認為怎樣做才對?(出示:___,這才是對的)補充完整,注意不要與別人說的一樣。

      5、如果你就是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談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6、如果駱駝和羊再次相遇會怎樣?

      生:它們會互相幫助,用我的長處彌補你的短處,用你的優勢彌補我的劣勢。

      7、你能續編一段故事嗎?

      學生自由發言

      [六]拓展思維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認識的動物中,它們行為往往都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你能用兩個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來說明只要互相幫助,就能把事情辦好嗎?

      如:雞和鴨可以互相幫助。

      2、平時生活中同學之間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幫助?

      學生自由發言

      (三)小結

      (四)作業設計:

      續寫故事: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

      板書設計

      高(長處) (短處)矮

      駱駝和羊

      高(短處) (長處)矮

    【《駱駝和羊》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面積和周長的比較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5-09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和負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租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02-10

    《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04-13

    燕子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28

    《鉛筆有多長》優秀教學設計02-15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 亚洲国产第一在线 | 一级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香蕉看一线 | 亚洲七七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