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語文《尋覓春天的蹤跡》的教學設計

    語文《尋覓春天的蹤跡》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5 14:09:33

    語文《尋覓春天的蹤跡》的教學設計

    語文《尋覓春天的蹤跡》的教學設計

    語文《尋覓春天的蹤跡》的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尋覓、觀察春天的蹤跡,去認識自然,感受生命,培養熱愛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賞春、繪春、頌春、創(造)春等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活動重點】

      自然日志的編輯:

      選擇一、兩種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記錄,并對觀察、記錄進行編輯整理。拓展語文學習的途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活動難點】

      在認識自然中,在賞春、頌春中,培養學生的自然觀賞和藝術欣賞的能力。

      【課時安排】

      課外活動兩周,課內活動兩課時。

      【教學過程】

      〖課外活動

      一、選題

      教師向學生介紹本次活動的主要任務及預計實現的目標,提供其參與活動的內容建議。

      教師根據教材所安排的三項活動,對活動內容進行創造性改編。要求學生從改編后的三項內容中必選內容3,任選內容1或內容2。

      內容1:在大自然中,尋覓春天的蹤跡:

      尋覓范圍: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園里,在社區中。選擇一、兩種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記錄,寫成自然日志,記錄下春天的足跡。在記錄方式上,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文字與圖片(如照片)相結合的形式。

      內容2:在藝術中,尋覓春天的蹤跡:

      1、圍繞與春天有關的某個節氣,搜集有關諺語,從中尋覓春的蹤跡。

      2、尋找與春天有關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從中尋覓春的蹤跡。

      選擇與春天有關的詩歌、散文、繪畫或照片,從中尋覓春的蹤跡。

      內容3:在創造中,展示春天的蹤跡:

      1、以出墻報或辦手抄報等形式,展示春的蹤跡。

      2、可根據與春有關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調,創作繪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達方式,創作贊春之歌。

      3、可模仿蘇軾《惠崇〈春江晚景〉》,選一幅表現春天景物的畫或照片,為它配上三五句詩,或者選一首寫春的詩及名句,根據意境配上一幅畫,使詩情更形象直觀。

      二、分組

      小組人數:4~6人

      小組成員的構成:

      由師生共同參與決定。原則上每個小組應包容好、中、差三個層次與男女生兩個層面的學生。因為在學生能力差別大的小組內更有利于學生深入和多樣化的思考,能給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釋。在空間位置上應以彼此距離越近越好,便于溝通交流。

      任務分配:

      讓小組中每個組員都有自己明確的任務,通過承擔互補或互聯的任務,使小組成員間形成積極的團結協作的關系。

      三、成果呈現方式

      1、編輯自然日志。

      2、出墻報或辦手抄報,展示覓到的春的蹤跡(可以是在藝術中尋到的春的蹤跡的摘抄;可以是自我創作我心中的春或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等作品)

      3、唱出自己改編的春天之歌。

      4、介紹自己的畫配詩詩配畫等作品。

      四、教師指導

      1、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

      ⑴二十四節氣歌。

      ⑵對與春天有關節氣的釋義。

      ⑶《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歌曲的詞、曲或錄音帶或VCD帶。

      2、為詩畫創作提供示例:

      ⑴提供一些有詩的古畫,指導學生欣賞。

      ⑵提供一些為詩配畫的傳說。

      如深山藏古寺、踏花歸來馬蹄香的畫與詩相配的故事。

      ⑶網絡上詩配畫、畫配詩的作品很多,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有關網站。

      〖課內活動

      一、教師導入

      桃花開了,燕子來了,草兒綠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風細雨漫天無際的溫柔,我們聽見有一個聲音在我們的心里快樂地叫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同學們,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讓我們一起走近春天,去尋覓春天的蹤跡。

      二、活動開展

      活動一:記錄──春天的足跡:

      1、各小組向全班同學展示編輯的成果和介紹本組編輯自然日志的過程。

      2、各小組選派1~2名同學介紹各自觀察、記錄某種動物或植物的情況,且用3句話概括其所編輯自然日志的特點,進行自我評價。

      (邀請生物教師參與課外、課內活動,并對各組的觀察、記錄進行指導,對編輯的自然日志和各位同學對觀察、記錄的情況介紹進行點評)

      3、全班同學投票選出我最喜歡的自然日志。

      活動二:展示──春天的贊歌:

      1、展示并介紹各小組圍繞各自活動內容所制作的手抄報或墻報。

      2、各小組派出1~2名同學上臺朗誦其以詩歌、散文等文學樣式創作的春天的贊歌,或上臺演唱模仿歌曲《春天的故事》等改編的歌曲。

      形式上可以是配樂朗誦、集體朗誦、個人朗誦,獨唱、合唱、歌伴舞等。

      3、由學生和教師對各小組展示的成果進行參與式評價。

      4、邀請音樂教師參與課外、課內活動,并對學生創作的歌曲進行點評。

      5、全班同學投票選出我最喜歡的春天的贊歌。

      活動三

      創造──詩情畫意的春天:

      1、展示學生利用網絡查找的有關詩配畫和畫配詩作品等資料,供同學鑒賞。

      2、各組同學展示并解說其課外制作的詩配畫或畫配詩作品。

      3、由學生評委從詩畫配合是否恰當、畫作選擇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具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等角度進行評價。

      4、邀請美術教師參與課外、課內活動,并對學生創作的詩配畫畫配詩作品給予點評。

      5、全班同學投票選出我最喜歡的詩配畫和畫配詩作品。

      三、活動小結

      學生自由發言:(3~5人)談此次活動的收獲與遺憾及以后打算。

      教師小結:可從活動中學生的參與度、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情況、活動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效果等角度進行評價。評價的語言應是中肯的,并能較好的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說明:整個活動中教師可參與其間,且教師可以參與到繪春創春的活動中,以教師下水作文的形式向學生介紹教師心目中的春或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教師的感受,從而形成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

      【點評】

      本教案是根據時令而設計的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縱觀全教案,板塊清晰,活動流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活動過程設計細致,留有較大的活動空間:選題1、2項內容可任選,第3項必做,突出了在實際體驗、藝術欣賞中的創造性發揮。成果的呈現方式注重多元化;課內活動將記錄──展示──創造與活動選題的三項內容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實際觀察體驗和總結交流中,從感性到理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和提高。

      本教案注重了學生的探究性和創新意識;注重在實際觀察、記錄的體驗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注意了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活動過程設計細致而有層次性,活動內容可根據學生實際進行選擇,活動流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這是一篇能較好地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綜合性學習教案。

    【語文《尋覓春天的蹤跡》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尋找春天活動教學設計03-20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語文實踐活動》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1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語文《詠鵝》教學設計范文02-09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免费国产精品自产拍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最新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在线免费观看激情麻豆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