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弈喻》教學設計

    《弈喻》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16 23:15:52

    《弈喻》教學設計

    《弈喻》教學設計

    《弈喻》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樹立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人生觀。

      2.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二、作者簡介

      錢大昕(1728一1804年),清朝歷史學家、學者。字曉征,一字辛楣,號竹汀,晚稱潛研老人。江蘇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區)人。自幼聰慧,喜歡讀書,善于詞章。后又博覽群籍,綜貫六藝。乾隆進士,由編修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以后主講鐘山、婁東和紫陽等書院。學識廣博,尤精音韻訓詁。在歷史學研究方面,對校勘考訂古籍頗有成績。其著作有《潛研堂文集》、《廿二史考異》、補《元史藝文志》和《氏族表》、《潛研堂金石文跋尾》等。

      三、課文內容提要及問題設計

      (一)課文內容提要

      本文以下棋作喻,具體生動地揭示了生活中的一個哲理,即觀人之失易,見己之失難。只有“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才能公允地評價一切事物。因為事物總有它的客觀真理,如果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甚至各執己見,彼此相譏,就會爭論不休,得不出正確的結論。文章由事入理,以小見大,邏輯性強,議論不是憑空而發,富有辯證意味,給人人生哲理的啟迪。讀來真實、自然,富有感染力。文以感嘆作結,言已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

      (二)問題設計

      1. 本文是以下棋作比喻來闡明道理的,請想想作者是如何寫下棋的 ? 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文章既沒有介紹下棋的一般規則,也沒有描述下棋的一種情形和場面,而是十分簡要地敘述了作者自己在友人寓所的一次下棋經過。其中作者特別突出地敘述了自己在由觀棋到下棋過程中前后態度的不同變化。

      作者之所以這樣寫下棋,正是為后面的議論和說理作鋪墊。實際上在這樣的敘述中,雖然還未說理,但理已寓于事中了。同時,由于作者并不是從旁觀者的地位客觀地敘述下棋者的優劣,而是以自己的切身感受“現身說法”,因而就使讀者格外感到“事事確鑿”,也使下面的議論說理有了堅實可靠的事實基礎,而不致流于空洞浮泛。

      2. 作者在寫完下棋的事以后,本已水到渠成,可以直接即事言理,點明題旨,但是,在第二段中作者卻旁遷它事、生發議論,一句也沒有涉及與下棋有關的事,這是為什么?

      從文字上看,第二段確實一句也沒有提到下棋的事,似乎與第一段不相銜接。然而這兩段實際上卻是貌離神合、表異實同。作者由點到面,從下棋這件小事而聯想、擴展到生活中許多現象,進而從為人處事的高度立論,揭示了生活中一個人們往往習焉不察的事實:“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從而使文章的主旨從“下棋”這一狹窄的小圈子中突破出來而具有了更為普遍的社會意義,也使文章的內容更加富有力度。

      再從寫法上看,作者在寫完下棋之事后,有意宕開一筆,拓展開去,不僅可以引發讀者的思考,增強讀者的印象,使文章的意味更為深遠,而且也使得文章本身顯得有波瀾,有起伏。

      3.本文以下棋作喻,向我們說明了生活中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 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比較公允地評價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 ?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1)在本文中作者通過對自己在由觀棋到下棋過程中兩種不同的心理感受的敘述,生動地說明了生活中一個人們往往司空見慣卻并不留意的道理,即觀人之失易,見己之失難。

      (2)作者認為,人不可能總是正確的,也不可能沒有一點過失,因此,只有“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才能比較公允地評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現象。本文的主旨在于警戒那些主觀臆斷、盲目自強不知以為知的人,從而教人領會做人的正確道理。

    【《弈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0篇)06-28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精品国产经典三级在线看 |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