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華夏文化魅力》導學案

    《華夏文化魅力》導學案

    時間:2024-07-08 17:14:33

    《華夏文化魅力》導學案

    《華夏文化魅力》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貝聿銘大師在建筑設計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理解并初步運用記敘、描寫、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學習重、難點】

      學習貝聿銘在建筑設計中所表現出來的革新創造精神和他的一片愛國之心。

      【學法指導】

      本篇課文篇幅比較長,應讓學生在課前充分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爭取能夠理清文章的脈絡,并注重本文多種寫作方法的結合。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字音互填,并將你認為重要的字詞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晶瑩剔透()勘察()貝聿銘()軒然大波()

      遺shuāng()初生之dú()lín()選yíng()系

      水xiè()diàn()定

      2.細讀課文,思考:與前面三篇文章相比,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亮點?

      3.文章介紹了貝聿銘獲得的榮譽和藝術成就主要有哪些?(按時間順序列舉)

      4.讀完文章,你有疑問嗎?請將你的疑問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疑問:

      二、課堂助學

      1.導入。

      2.各小組交流預習情況并展示

      3.學習研討

      (1)文章開頭兩段寫的是什么內容?這兩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的三個小標題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

      (3)貝聿銘建筑設計的總體特點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語句回答,也可以根據文段內容自己概括。)

      (4)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訊,但貝聿銘是一個建筑大師,因此不能不寫他的建筑設計,為了表現他設計的藝術,作者綜合運用了描寫、說明、議論等表達方式,試各舉一例加以賞析。

      4.再讀課文,思考: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訊,為什么不以人名為題,而是以“展示華夏文化魅力”為題呢?

      5.師生質疑、解疑。

      6.請用一句話總結本節課你的所得。

      三、課堂鞏固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20世紀70年代初,貝聿銘首次回到闊別近40年的祖國探親觀光,心中有無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來到中國。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說過:“我的根在中國!

      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在貝聿銘的心中留有極其深刻的印象。有人曾問他:“貝老,您相信風水嗎?”“建筑師都相信風水的,不是迷信的風水,風水有好幾種,比如說我們建筑要擺房子,要背山傍水,這也是風水。我覺得風水我們應該相信的,可是風水要是弄得太過分一點,那就變成迷信了,這個我反對!彼@樣坦誠地亮明個人的觀點。蘇州庭園的長廊曲徑、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與周圍自然景觀相輔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學的運用,在他數十年的建筑設計生涯中,都有軌跡可尋,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園內新建的香山飯店,更是他將現代建筑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筑特色相結合的精心之作。

      1978年,他謝絕了一個在故宮附近設計高樓的邀請,而選擇了遠離市區的香山飯店的設計。他提出,應嚴格控制北京古城區的建筑高度,以保持從故宮向外平緩開闊的空間格局。接受了香山飯店的設計任務后,他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頂,俯覽周圍環境,而且不辭勞苦地走訪了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承德等地,考察當地的大建筑和園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規則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與周圍的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因此,這座新建的香山飯店,就像一個內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驚人,但是愈看就愈會感到她輕妝淡抹的自然美。

      與過去設計的那些摩天大廈相比,香山飯店的規模并不算大,但是貝聿銘說:“香山飯店在我的設計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國外設計某些建筑高出十倍!彼說:“我們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國建筑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當然,光尋歷史的根還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從香山飯店的設計,我企圖探索一條新的道路: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筑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

      1.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

      (1)我的根在中國。

      (2)中國建筑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

      (3)貝老,您相信風水嗎?

      (4)建筑師都相信風水的……

      2.貝聿銘設計“香山飯店”從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中汲取了哪些營養?

      3.文中加線的這句話的意思是

      4.張明敏一曲《我的中國心》曾經唱紅大江南北,它道出了千千萬萬海外游子共同的心聲:我們的根在中國。試想:20世紀70年代,當貝聿銘首次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心中有無限的感慨,你能想象出他內心的感受嗎?請用一段話描述他當時的心理。

      四、鞏固延伸

      訪蘭

      父親喜歡蘭草,過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帶回些野蘭來栽培,幾年之間,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個品種,像要做一個蘭草園圃似的,方圓十幾里的人就跑來玩賞,父親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幾分慍怒,此后進山去,便不再帶回那些野生野長的蘭草了。這事很使我奇怪,問他,又不肯說;只是又一次進山的時候,特意招呼我說:“訪蘭去吧!”

      我們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處。那里有道瀑布,十幾丈高地直直垂下,老遠就聽到了轟轟隆隆地響,水沫揚起來,彌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著,暈出七彩迷離的虛幻。我們沿谷底走,便看見有很多野蘭草,盈尺高的,都開了淡淡的蘭花,像就地鋪了一層寒煙。香氣濃極了,氣浪一沖,站在峽谷的任何地方都聞到了。

      我從未見過這么清妙的蘭草,連聲叫好,便動手要挖起一株來。我想,父親會培育這仙品的——以前就這么挖出去,經過一番栽培,就養出了各種各樣的品種、形狀的呢。

      父親卻把我制止了,問道:“你覺得這里的蘭草好呢,還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說:“這里的好!

      “怎么個好呢?”

      我卻說不出來。家里的的確比這里的好看,這里的卻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兒好像不同嗎?”

      “是的!

      “這是為什么?一樣的蘭草,長在兩個地方就有兩個味?”

      “……”

      父親說:“蘭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靈氣,長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賞的盆景!

      “但它確實葉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樣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調也就俗了。”

      父親的話是對的,但我卻不禁惋惜了:這么精神的野蘭,在這么個空谷僻野,葉是為誰長的,花是為誰開的,會有幾個人知道而欣賞呢?

      “這正是它的不俗處,它不為被欣賞而生長,卻為著自己的特色而存在著,所以它才長得葉純,楚楚的有著它的性靈!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蘭了。高興著它的這種純樸,悲嘆以前喜歡著它卻無形中毀了它。

      父親拉著我坐在潭邊,我們的身影就靜靜地沉在水里。他看蘭,也在看我,說:“做人也是這樣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獻媚處事,就像盆景中的蘭草一樣,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會對社會有貢獻的!

      我深深地記著父親的話,從那以后,已經是15年過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章中最能體現野蘭特色的一個詞是________。

      2.對文章中“一樣的蘭草,長在兩個地方就有兩個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3.第2段的景物描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章主要寫的是對“蘭草”的欣賞、品評,可文題卻用“訪蘭”而不用

      “賞蘭”為什么?

      5.簡要分析作者借“蘭草”這一事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答案

      1.細讀課文,思考:與前面三篇文章相比,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亮點?

      (例如本文的開頭、小標題的運用、詳略得當組織材料、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的寫法等。)

      2.文章開頭兩段寫的是什么內容?這兩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開頭兩段寫了中國銀行總部大廈的驚人氣勢和高貴氣質,這樣一下子就吸引了讀者,引起了讀者的思考,這樣的建筑出自誰人之手呢?接著點出了本文記敘的對象。)

      3.文章的三個小標題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

      (這三個小標題先講貝聿銘在國外的建筑成就,后講他在國內的建筑成就。講國外建筑成就,先講從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講后來的突出成就。全文內容層層深入,按照初露頭角——創建筑奇跡——不變的中國心來安排,最后歸結為“貝聿銘是建筑藝術家”。)

      4、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訊,但貝聿銘是一個建筑大師,因此不能不寫他的建筑設計,為了表現他設計的藝術,作者綜合運用了描寫、說明、議論等表達方式,試各舉一例加以賞析。

      多處運用了描寫的手法,如寫中國銀行總部大廈的外觀和大廳內部的園林空間、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樓的內部、北京香山飯店等;

      為了說明建筑物,作者還運用了說明的方法,如寫中國銀行總部大廈的兩個入口就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為了使讀者對貝聿銘有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在關鍵之處運用議論的方法,發表自己的評論,如在主體部分的第二部分最后一段說,“他的足跡和作品可以說遍及啟蒙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師”。再如課文結尾對貝聿銘的評價,更是作者的點睛之筆。

      課堂鞏固

      1.第一個“風水”是指住宅基地、墳地等的地理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其中包含迷信因素。第二個“風水”指的是建筑要和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諧,不包含迷信因素。

      (1)“根”是生命之根,出生地,故鄉。

      (2)“根”是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

      (3)“根”是指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

      2.香山飯店和它周圍的自然景觀相輔相成,光影美學的恰當運用,也使得香山飯店和它周圍的水光山色融為一體。

      鞏固延伸

      1.純樸

      2.這里的“味”既指氣味,同時還指蘭草的品格、氣質。

      3.描寫野蘭的生長環境,襯托野蘭的高雅不俗,為后文贊美野蘭作鋪墊。

      4.“訪”有尋求的意思,對蘭草的尋訪表明了父親與“我”對蘭草高雅、純樸的品格的敬仰,同時一個“訪”字,把蘭草人格化,從而更突出了蘭草的象征意義。

      5.一個人只有保持純真質樸的品質,不獻媚、不低俗,才能為人們所敬重。

    【《華夏文化魅力》導學案】相關文章: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婷婷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