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時間:2022-09-13 17:40:49 方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1

      活動目的

      1、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學習制作球體、圓柱體,建構球體、圓柱體組合物體。

      3、通過摸、量、滾、做等活動,培養幼兒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4、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發展他們的創造性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收集各種球體、圓柱體包裝。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藥丸盒、易拉罐、麥乳精罐等。

      4、準備一些掛歷紙、白板紙、橡皮泥、尺、膠帶、線、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球體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

      2.請幼兒玩球。幼兒按意愿選球,通過摸、滾、踢、拍、托、擲等動作玩球。

      3.請幼兒回答教師提問: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過玩你發現了什么?

      4.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并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5.師生創編兒歌:小小球兒圓溜溜,哪邊看它都很圓;小小球體站不穩,哪邊挨地都能滾。

      二、有趣的圓柱體

      1.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并說說發現了什么。

      2.請幼兒滾一滾易拉罐、麥乳精罐等,說說它們是向什么方向滾動的。

      3.請幼兒將圓柱體積木、積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細的順序分別排一排,看看它們像什么。

      4.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著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三、球體、圓柱體的區別

      1.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2.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3.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四、靈巧的小手

      1.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里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2.給幼兒提供白板紙、掛歷紙、橡皮泥等制作材料,讓他們進行手工制作。

      對能力差的幼兒,只要求他們完成球體、圓柱體模型;對能力強的幼兒,則要求他們建構組合物體,如涼亭、攀登架、滾筒等;對能力一般的幼兒,要求他們完成簡易組合物體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劇小丑等。幼兒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教師對有困難的幼兒,可以幫助他們完成;對大膽創新的幼兒,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并為他們提供條件,使其完成作品。

      3.作品展覽。讓幼兒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佳作,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五、商品展銷會

      1.為幼兒提供一定的活動場所。

      2.引導幼兒將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廢舊物品先按球體、圓柱體兩大特征進行分類;再按商品的種類(如食品、玩具、日用品),進行二次分類。

      3.陳列貨架,布置環境。幼兒按標記排放商品。

      4.開展創造性游戲:“商品展銷會”。要求幼兒在展銷過程中,說出各種商品的名稱、外形特征。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2

      活動目標:

      1.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3.體驗數學的奇妙有趣,喜歡數學活動。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難點是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活動準備:

      小路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小樹8棵、1至7的數字卡若干張、教師用大記錄紙3份、幼兒每人一份拼板學具、每人8個小釘、記錄紙、鉛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以“碰球”的游戲復習7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碰球”的游戲,我要找一個和我的數字合起來是7的數字做朋友。”(兒歌: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二、幼兒操作:探索8的組成。

      “森林樂園里新修了一條馬路,小動物們準備在路的左右兩邊種上小樹,這樣馬路看起來就會更漂亮一些。那請你看一看小動物們可以怎么種呢?把你的種法用分解式記錄到紙上吧。”

      1.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在白板上呈現。

      將幼兒記錄結果按有序排列與無序排列呈現,引導幼兒觀察兩張記錄結果,比較哪張更容易記住,為什么?

      “請你們看一看并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一邊的數慢慢變大,另一邊的數慢慢變小。)

      小結:數字8一共有七種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組成,引導幼兒學用互換規律找出8的幾種對應的組成。

      1.出示活動教具:請小朋友一起來數數小動物們一共要種的樹?(8棵)。

      2.教師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兒根據操作在紙上查找分解式,并說說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樹,種在馬路的左邊1棵,種在馬路的右邊7棵,8棵樹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樹和7棵樹合起來是8棵樹。8棵樹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1棵樹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7棵樹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3.教師在黑板上寫出8的分解式,并帶幼兒說說: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

      “看到這個分解式,小朋友還會想到哪一個分解式”

      引導幼兒說8還可以分成7和1。

      “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們數字沒變,還是1和7,只是數與數的位置交換了一下,合起來的總數也沒有變,都是8。”

      4.以此類推,找出8的另外兩組對應分法。

      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找出了8的七種分法,還運用互換規律快速的找出8的3組對應組成。小朋友只要記住這些規律,以后學習數的組成就會更加簡便、快速。

      四、結尾

      出示車票:1—7數卡若干,老師現在給小朋友發車票,請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數字合起來是8的車票的小朋友牽好,只有找對的才能上車哦!

      “現在我們就坐上觀光游覽車,在剛種好小樹的馬路上看看美麗的森林樂園吧!(檢查一遍組合正確與否),出發!”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3

      一、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和客體為中心,能區分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對性。

      2、嘗試用語言來表達左右及相對關系。

      二、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數學》

      三、活動流程

      (一)以自己為中心區分左右

      1、找自己的好朋友

      請幼兒圍成半圓而坐。伸出自己的右手。

      T:右手能做哪些事呢?左手又能做什么?兩只手一起就可以搬東西、吃飯、穿衣等等,所以它們是一對好朋友。

      請幼兒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握手、拍手。

      T:右手、左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

      T:再在你們的身上找找,還有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左腳、右腳,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

      2、聽口令做動作

      T:現在我們找到自己身上許多的好朋友,那么老師來說口令,你們來做動作。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最快地找到。

      口令: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

      跺跺你的右腳,跺跺你的左腳;

      摸摸你的右耳,摸摸你的左耳;

      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右耳,

      用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手……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別左右

      1、好朋友面對面

      教師請摸到頭的小朋友搬起小椅子坐到右邊這位小朋友的對面,成為一對好朋友。(各一個摸)

      2、區別客體的左右

      (1)請幼兒舉起自己的右手

      T:看看你的右手和好朋友的右手在同一邊嗎?為什么?(不是,相對坐的)

      T:那么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右手在同一邊呢?(站在同一個方向看)

      (2)觀察自己和好朋友的右腳、右眼、右肩等。

      3、做游戲“用你的_手摸摸好朋友的___”

      兩兩相對坐,根據教師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T: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能不能區分好左右。聽老師的口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好朋友的左耳。

      好朋友之間相互檢查是否做對動作。

      口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好朋友的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拍好朋友的右腿。

      (三)看圖練習

      坐回半圓,每人分發《小朋友的書?數學》,翻到第6頁“區分左右”,進行左右練習,進一步鞏固關于左右的方位。

      T:小雞的左邊是誰?請你學學小豬的叫聲。

      小雞的右邊又是誰?請你學學小鴨的叫聲。

      小貓的左邊是誰?請你學學小兔是怎么跳的。

      小鴨的右邊是誰?請你學學小牛的叫聲。

      T:考考你的好朋友,你還有什么樣的問題呢?

      幼兒相互提問:

      小貓的右邊是誰?請你學學小狗的叫聲。

      小兔的右邊是誰?請你做一個小貓的動作。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4

      活動目標:

      1.尋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了解數字在不同物品中表示的含義

      2.能結合自己已有經驗,創造性的運用數字。

      3.對數字感興趣,積極關注身邊事物。

      活動準備:

      生活中有數字的物品(衣服鞋子、時鐘、日歷、圖書、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的食品包裝袋等)

      活動過程:

      一、用特殊號碼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1.出示火警圖片,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一組什么數字?你們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嗎?打了119,誰會來呀?那讓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火警叔叔會來!

      2.出示110、120數字,師:這些數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看看撥打這個號誰又會出現?

      師:原來這些數字有這么大的本領呢!

      二、尋找生活中的數字,探索各種數字的不同含義(播放ppt上的圖片)

      1.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數字,今天就有許多數字來到我們身邊,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尋找身邊的有數字的東西)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師:你是在什么東西上發現了數字,它表示什么意思?我們請個小朋友上來,把他的發現告訴大家?

      衣服鞋子上的數字表示什么意思?(大小)圖書上的數字表示什么(頁碼)鐘面上的數字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時間)尺子上的數字表示什么意思(長度、寬度、高度等)

      3.猜想老師提供的物品上面的數字有什么意義。

      4.出示生產日期師:你們想想看,這些數字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啊?那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有什么作用?

      三、玩游戲抱抱團。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關于數字的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做抱抱團,小朋友們都很熟悉了吧,原來數字還能給我們的生活中帶來這么多的快樂。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2、體驗共同游戲的愉悅。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看圖列算式卡

      2、學具:看圖列算式卡、數字卡、實物卡、記錄卡、看圖分類計數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

      1、碰球游戲

      師:我們來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戲,我和你合起來是5,嘿嘿,我的2球碰幾?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師:我和你合起來是6,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實物卡,復習6的組成,引出6的加法

      師:看,這張圖片上有幾只小貓啊?

      幼:6只

      師:上一次啊我們幫這些小貓分過類了,現在我們來動動腦筋,怎么樣用算式表示

      (請3—4位幼兒)

      二、引出新游戲

      出示看圖列算式卡,請幼兒操作

      三、分組操作

      (1)看圖列算式(實物卡、數字卡)

      (2)6的組成卡

      (3)看圖分類計數或用算式記錄

      (4)看實物用算式記錄

      (5)算式接龍

      四、總結評價

      集體驗證部分幼兒的操作卡。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4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知道一個整體數分解成兩個部分數后,一邊增多,另一邊減少的互補關系。

      4、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觀察,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4根蘿卜圖片、一張記錄卡、小兔胸飾4個、寫有數字的樹葉若干、兩棵光禿禿的大樹背景(3號樹和4號樹)。

      活動過程:

      1、表演《合攏分開》。

      2、游戲:“我們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組成。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神秘的客人,你們猜猜是誰?(4個戴小兔胸飾的小朋友出場),我們數一數有幾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們都是好朋友”的游戲,圍成圓圈,手拉手走,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幾和幾?4可以分成1和3……

      3、幼兒操作:“分蘿卜”,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小兔說:“我們今天不玩了,我們回家去把拔的蘿卜分一分,”請全班的小朋友幫小兔分一分,把4根蘿卜分給兔媽媽和兔寶寶,兔媽媽和兔寶寶都要有蘿卜,可以怎樣分?分一次就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寫在記錄卡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4、鞏固游戲:“拼貼五彩樹”。

      小兔說:“在冬季里我們收獲了蘿卜,可是冬季里許多大樹的樹葉紛紛揚揚的從樹上飄落下來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很不好看,我們班的小朋友不但聰明,還很樂于幫助別人,對不對?我們來為大樹貼上美麗的樹葉,讓它變成‘五彩樹’好嗎”?

      請幼兒將帶有數字的樹葉粘貼到3,4號樹上,樹葉上的兩個數字合起來是幾,就粘貼在幾號樹上。

      5、今天我們學了4的組成,我們舉起蘿卜用《合攏分開》這首歌把4的組成唱出來好嗎?

      附歌詞:合攏分開,合攏分開,學4的組成分解,4的組成,4的分解,就像合攏分開,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還可以分成2和2呀,它們合起來都是4。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判斷并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體驗采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懂得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活動準備:

      皮球、鐵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鐵、積木、卡片;幼兒用書第5頁《比輕重》。

      活動過程:

      1、猜一猜,誰輕誰重。

      教師出示幾組物品,讓幼兒猜猜物品的輕重并用卡片記錄猜測的結果。

      (裝有大小不同的積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個、鐵球一個、一個大棉花球、小磁鐵、2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掂一掂大小一樣的皮球和鐵球,你感覺有什么不同?

      幼:鐵球重,皮球輕。

      比較大棉花球與小磁鐵,幼兒比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輕,小磁鐵重。

      師: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鐵,又是怎樣的感覺?

      3、比一比,誰輕誰重。

      (1)幼兒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較不同物體的輕重并用卡片記錄比較的結果。

      (2)與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師小結:

      判斷物體的輕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運用。

      為幼兒提供兩個完全一樣的水杯,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1)先比較、判斷兩個水杯的重量。

      師:請幼兒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覺怎么樣?

      幼:一樣重。

      (2)分享交流

      5、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戶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較輕重,到兒童樂園玩蹺蹺板,比較自己與同伴之間的輕重。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認識分合符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2、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

      重點分析:

      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理解分解組成的含義。

      難點分析:

      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活動準備:

      蘋果兩個、果盤兩個、雪花片、小木棒、小積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講解演示,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

      1、講解示范:把兩個蘋果分到二個果盤里,提問: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把兩個果盤中的蘋果放到一起,提問:1和1和起來是幾?用數字表示算式并講解算式:2-整體數、∧-分解號、∨-合成號、11-部分數。老師在黑板上記錄分合式:

      2   1 1

      ∧   ∨

      1 1  2

      讀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來是2。

      2、自身體驗:幼兒自由結合2人一組,按老師的口令進行分合練習,如老師說:2可以分成1和1,兩人迅速分開,老師說:1和1合起來是2,兩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請幼兒自由嘗試:充分利用積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進行組成分解組成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鼓勵他們發現數的組成方式。

      4、用"拍手對歌"進行鞏固。

      拍手對教師:小朋友,我問你,2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某老師,我告訴你,2可以分成1和1。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9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系,學習列出算式。

      2、復習5的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換都等于5。

      3、進一步認識理解“ ”、 “=”號的含義。

      4、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副,動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1—5數字,加、減、等號各一個。

      3、學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復習5的組成

      幼兒人手一份卡片,教師引導一起共同復習5的組成。

      (二)學習5的加法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背景圖,以小動物一起玩游戲的情節進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戲,后來跑來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小動物?(5只)

      2、師生一起共同游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會跟著老師一起來玩游戲。媽媽昨天買回4個蘋果,爸爸又帶回1個蘋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個蘋果了。”幼兒一邊聽老師講述,一邊擺卡片。

      3、啟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游戲中所講的事情,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媽媽買回的4個蘋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帶回的1個蘋果)

      表示什么?(媽媽和爸爸的蘋果合起來)

      (2)啟發幼兒再用一道算是表示這個游戲。

      1+4=5 (集體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較兩道算式,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4+1=5和1+4=5,位置換過來了,但是得數是一樣的。

      (三)幼兒操作,并做記錄。

      幼兒根據老師說的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并用作業本把算式寫下來。

      活動評價:

      請幼兒相互把算式讀一讀,體驗游戲成功的喜悅。再數一數,黑板上一共記錄了幾道算。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10

      【活動目標】

      1、認識“>”、“<”,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義。

      2、根據“>”、“<”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這兩個符號開口的方向。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操作單。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看看那兒有什么?

      二、認識“>”。

      1、感知數量的多和少(演示課件)

      師:這兒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樹,山,河等)

      師:瞧!美麗的景色把誰給吸引來啦?(蟬)

      師:飛來了幾只蟬?(3只)

      師: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3)

      師:看,又有誰飛來了?(邊說邊放課件)(蜻蜓)幾只蜻蜓,(1只)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1)

      師:3只蟬和一只蜻蜓哪個多,哪個少?(3只蟬多,1只蜻蜓少)

      2、認讀“>”,初步感知不等式

      (1)認讀“>”

      師:3只比一只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們可以在3和1之間放上一個符號,這樣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了。我們學過“=”,看看這兒能放嗎?(不能)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就能幫助我們,它的名字叫大于號“>”(邊說邊放課件),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大于號(跟讀)。把它放數字的中間怎么讀呢?先聽老師讀一遍:3大于1(3>1),一起讀。

      (2)動作感知“>”

      你們看,大于號長什么樣子的?你能用你的身體動作來學學它的樣子嗎?(引導幼兒運用肢體動作)

      (3)書空“>”

      小朋友們模仿“>”的樣子可真像,那“>”應該怎么寫呢?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大口向前還是向后呢?大嘴巴向前大于號(教師邊說邊帶領幼兒集體書寫“>”)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活動策劃方案05-25

    大班《數學宮》活動策劃06-06

    大班數學活動策劃05-23

    大班秋游活動策劃方案06-25

    大班書店活動策劃方案05-24

    大班秋游活動策劃方案06-22

    大班元旦策劃活動方案07-05

    大班幼兒活動方案策劃11-03

    春節大班活動的策劃方案11-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在线看片日本高清 | 久久中文字幕网站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天堂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