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時間:2023-12-06 12:05:37 德燊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10篇

      為了確保活動科學有序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為某一活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么問題來了,活動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10篇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以及冬至節的來歷

      2、感受繪本故事中冬至節的習俗

      3、讓幼兒了解并認同冬至節,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準備

      1、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與冬至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冬至有關的習俗。

      3、制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節氣歌》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冬至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于節氣的信息。預設: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繪本故事《冬至節》

      二、通過繪本故事說冬至由來

      簡介冬至的由來、俗稱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為冬至沒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稱為“活節”;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陽歷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又稱為“冬節”。

      三、說冬至傳說、習俗

      過渡:為什么古代的節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至”吧!

      1、用傳說說冬至。主要有:傳說一:冬至餛飩夏至面。傳說二:冬至吃狗肉。傳說三:冬至南吃餃子北吃餛飩

      2、用習俗說冬至。主要有:

      (1)習俗一: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至之祭

      (2)習俗三:葭灰土炭、圖歌消寒冬至之娛

      (3)習俗四:盛情敬師、贈襪履長冬至之禮

      (4)習俗五:精心寧神、食療養生冬至之養

      四、游戲活動

      用紙黏土制作餃子和湯圓,感受冬至節的氛圍

      活動延伸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冬至節微反思:

      通過此次繪本故事《冬至節》的活動,幼兒了解了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的來歷及習俗,感受了爺爺給孫子講述冬至節的愛意,并且學會了九九歌,感受了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本次活動幼兒主要作為傾聽者,在延伸活動中將讓幼兒進一步參與到活動中。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2

      一、活動目的

      為了讓同學們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溫暖,弘揚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增進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在這元宵佳節來臨之際,舉行本次活動。

      二、活動主題

      情暖元宵

      三、活動對象:

      幼兒園全體師生

      四、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正月十五下午14:30-16:00

      地點:校食堂

      五、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開場,王副校長致辭

      (二)主持人宣布分組情況及活動要求、規則,并請生活阿姨示范包湯圓的方法。

      (三)各老師就位,活動開始

      (四)包湯圓結束,全體同學就席,觀看表演

      (五)品嘗湯圓,活動結束

      六、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項

      (一)活動準備:

      1.活動策劃及安排(xxx老師)落實活動詳細策劃及工作安排,并提前一天做好傳達。

      2.餡料準備(xxx老師)聯系食堂負責人購買餡料,并做好餐具等準備,傳達活動時間及細則。

      3.會場所需物品(xxx老師)筆記本電腦、照相機、無線麥克風、擴音器。

      4.主持人(xx老師)

      5.宣傳板制作(xx老師)

      6.攝影攝像(xxx、xxx老師)

      (二)活動中:

      1.人員安排及分組情況:

      小班(40人)分四組,每組10人,分別由xxx、xxxx、xxx、xxx老師負責。

      中班(22人)分兩組,每組11人,分別由xxx、xx老師負責。

      大班(21人)分兩組,分別10、11人組,分別由xxx、xxx老師負責。

      2.參與人員必須按照規定時間進場,到班級指定位置就緒,不得大聲喧嘩、打鬧玩耍。教師作為組長,負責教授同學包湯圓的方法并做好秩序、場地衛生維持工作。

      3.包湯圓結束,烹制過程中的游戲、節目表演由主持人及xxx老師主持。

      4.場地清掃:全體師生及食堂工作人員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冬至與麻糍的意義,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識及制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麻糍,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黃豆、紅糖;外出車輛。

      活動過程:

      (一)教師交代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

      1、師:過幾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吃麻糍,你們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幼兒:不知道)那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參觀麻糍作坊,好嗎?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

      教師小結: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麻糍作坊,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并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二)談話,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吃過麻糍嗎?

      幼:吃過,很好吃。

      師:你們還記得麻糍是什么樣的嗎?

      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師: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糍,說得很棒。

      師:誰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說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圓…

      師: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搗米

      (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

      師: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糍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池中反復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幼兒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幼兒嘗試、腦沁

      (4)幼兒說說淘米的感覺。

      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

      師: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著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團米團

      (1)師:我們要將搗成的米團捏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麻糍。誰知道怎么把米團變成麻糍?

      幼:用手搓;就像搓湯圓一樣,先搓圓再壓扁……

      師: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舉

      (2)師:鏟一部分米團放入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3)幼兒操作,講述操作細節。

      幼: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難捏;剛開始轄出夾墾圓圓的,可是拉也拉不斷,所以就變得長長的了;米團軟軟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滾豆沙

      (1)讓幼兒區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師:你們來嘗嘗自己捏出來的麻團。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師:這個好吃嗎?(幼兒品嘗)

      幼:又香又甜。

      師: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4、幼兒品嘗。

      (四)小結。

      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糍好吃嗎?

      幼:好吃!

      師:但是做出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師傅們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五)延伸活動(回幼兒園嘗試做麻糍)

      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制作麻糍的過程,現在我們也來做麻糍,讓我們跟著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

      1、幼兒嘗試制作麻糍。

      2、幼兒品嘗。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4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舉行元宵節活動,既可以讓幼兒懂得傳統節日,有可以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嘗元宵的習俗。

      2.通過做、煮、品嘗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嘗元宵時的心情。

      二、活動準備:

      面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三、活動過程:

      1.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愿望。

      2.觀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并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面粉團弄碎,不要將面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嘗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5

      活動簡介:

      《搓圓子》出自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小班上冊的《天才小廚師》單元的內容,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過年的相關民俗,知道食物湯圓的文化含義,培養幼兒根據線索的推測能力,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同時享受與同伴一起制作食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知道食物湯圓的文化含義;

      2.培養幼兒根據線索推測的能力;

      3.享受與同伴一起制作食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

      糯米粉、盤子數個、圍裙、廚師帽、音樂《賣湯圓》

      活動過程:

      1.用猜謎的方式開始活動。

      以湯圓為謎底,教師邊念謎面,邊做手指動作:“捏呀捏,搓呀搓,搓出一個小圓球。圓滾滾,站不穩,放到水里滾一滾。”

      請幼兒猜猜是什么,幼兒若猜不出,可進一步提供線索:“圓圓白白的,可以吃的。”

      2.謎底揭曉后,告訴幼兒相關民俗:過年吃湯圓表示全家團團圓圓。

      3.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請幼兒一起搓湯圓、煮湯圓。

      請幼兒將手洗干凈。

      將幼兒分組,每組的桌上放一盤已分成小塊的糯米團和一個空盤子。

      搓一搓、揉一揉,搓出一個湯圓后,放在空盤子里。

      等每組都完成后,請廚房的大媽幫忙煮熟。(為了讓幼兒可以盡情地吃湯圓,可事先準備一些已搓好的湯圓和幼兒搓的湯圓一起煮。)

      在煮湯圓的過程,師幼、家長可以一起聽音樂《賣湯圓》做律動,幫忙收拾教室,把手洗干凈。

      4.湯圓煮好后,大家一起快樂的分享、品嘗自己做的湯圓,也可以請家長、老師或者小組的弟弟、妹妹分享。

      反思:

      1、這節課由于我準備的不充分,上的有點倉促,整個活動就覺得像在趕場。

      2、幼兒操作中有遇到一些幼兒不會做,我就單獨教他應該怎么做,應該把這問題拎出來,請幼兒自己來說說怎么樣搓才搓的好。搓的好的也可以拎出來請幼兒來說說好在哪,那樣搓的不怎么好的幼兒也可以有個參考,知道接下來要怎么搓。

      3、賣圓子環節幼兒很喜歡,玩得特別高興。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7

      活動目標:

      通過看看、講講了解過新年時的一些風俗習慣,引導幼兒嘗試自己動手做湯圓,體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1、《新年好》的音樂磁帶;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盤子每組一個;

      5、角色游戲房的娃娃家場景。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主題。

      教師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訴幼兒新年來到了。

      教師提問:寶寶,你們覺得過新年最開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兒交流討論。

      教師小結:你們過新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紅包……

      二、播放Flash。(過新年放鞭炮、吃湯圓。)

      1.教師播放Flash:我們來看看別人的新年是怎么過的?

      2.幼兒欣賞、交流。

      3.師小結:過新年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會放鞭炮,一家人還會開開心心在一起吃湯圓,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師:寶寶,那我們也來試試做好吃的湯圓吧。

      2.教師示范做湯圓的'步驟:先取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來回團、做,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配背景音樂《賣湯圓》)提醒幼兒將做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小盤子里。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角色游戲房,把做好的湯圓放進娃娃家的鍋子里,模仿煮湯圓的場景,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8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搓、吃湯圓等活動中學習感知1和許多。

      2、讓幼兒知道冬至節搓湯圓、吃湯圓是我們的一種習俗,并喜歡參與這一活動。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二、活動準備

      1、環境的創設:

      把活動室布置溫馨的家庭的客廳、餐廳模樣(幼兒可圍坐在客廳、餐廳的.大桌旁活動),在桌上鋪上漂亮、整潔的餐巾,擺上幾束花。

      2、材料的提供:

      搓湯圓用的米團若干,幼兒人手一份墊板、塑料小刀、碟子、濕手巾、小袖套和圍兜。

      3、生活經驗準備:

      活動前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冬至時節閩南的一些民俗;學習用橡皮泥搓圓。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一)以媽媽的身份談話:我們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媽媽要和你們一起搓湯圓、煮湯圓和吃湯圓,好嗎?

      (二)檢查幼兒的小手是否洗干凈,并幫助幼兒套上袖筒、系好圍兜。

      二、搓湯圓

      (一)師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團,告訴幼兒這是一塊米團,媽媽要變個魔術,把它變成許多小米團。

      2、示范將米團搓長、切成許多小米團。示范時結合語言提示,引導幼兒觀察米團的變化,并說出來。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團變成什么樣了?(變瘦了,變長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團變成許多小米團。

      3、示范、講解搓湯圓的方法,并啟發幼兒逐一點數,看看媽媽搓了幾個湯圓,引導幼兒觀察一個一個湯圓合起來是許多湯圓。

      (二)幼兒動手操作

      1、提出活動要求:

      (1)媽媽這里有許多的米團,等會每個小朋友都可以自己來取一份。

      (2)搓湯圓時要注意衛生,不可用小手抓頭發、挖鼻孔或抓其他東西,手臟了可用濕手巾擦一擦。

      (3)數一數、比一比,看看誰搓的湯圓多。

      2、,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并進行適時的指導。

      (1)可以先把一塊大米團米團分成幾塊小米團,再把小米團搓成湯圓。

      (2)可以邊搓邊數,看看自己搓了幾個湯圓。引導幼兒看看一個一個湯圓合起來就是許多湯圓。

      (3)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湯圓有什么不一樣(如大小、形狀等),比一比誰搓的湯圓多。

      3、請幼兒把搓好的湯圓交給阿姨,并協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4、煮湯圓

      組織幼兒在安全的地方觀看阿姨煮湯圓,并進行自由交談,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吃湯圓

      輕聲播放歌曲〈賣湯圓〉,師與幼兒一起圍坐在一起吃湯圓,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適時向幼兒介紹閩南地區冬至節的一些習俗。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9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搓湯圓、吃湯圓等活動中感知5以內物體的數量關系,學習理解1和許多;

      2、讓幼兒知道冬至節搓湯圓、吃湯圓是我們的一種習俗,并喜歡參與這一活動。

      活動準備:

      1、動前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冬至時節閩南的一些民俗;學習用橡皮泥搓圓。

      2、搓湯圓用的米團若干,幼兒人手一塊墊板、一把塑料小刀、一個小碟子、一塊濕手巾、一付小袖套和小圍兜。

      3、把活動室布置成家庭的客廳、餐廳模樣(幼兒可圍坐在客廳、餐廳的`大桌上搓湯圓、吃湯圓),在餐桌上鋪上漂亮、整潔的餐巾,擺上一束小花。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1、談話:瞧,我們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來搓湯圓、煮湯圓和吃湯圓,過個快樂的冬至節,大家開心嗎?

      2、檢查幼兒的小手是否洗干凈,并幫助幼兒套上袖套、系好圍兜。

      二、搓湯圓

      (一)師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團,告訴幼兒這是一塊米團,老師要變個魔術,把它變成許多小米團。

      2、師示范將米團搓長、切成許多小米團。示范時結合語言提示,引導幼兒觀察米團的變化,并說出來。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團變成什么樣了?(變長了、變瘦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團變成許多小米團。

      3、示范、講解搓湯圓的方法,并啟發幼兒逐一點數,看看老師搓了幾個湯圓。

      (二)幼兒動手搓湯圓

      1、師提出活動要求:

      ①老師這里有許多的小米團,等會兒每個小朋友都可以自己來取一份。

      ②搓湯圓時要注意衛生,不可用小手抓頭發、挖鼻孔或抓其他臟東西,手臟了可用濕手巾擦一擦。

      ③數一數、比一比,看看誰搓的湯圓多。

      2、觀察幼兒活動情況,并進行適時的指導。

      ①提醒幼兒可以先把米團分成幾塊小米團,再用小米團搓成小湯圓。

      ②可以邊搓邊數,看看自己搓了幾個湯圓。

      ③啟發幼兒與同伴交流以下,看看各自搓的湯圓有什么不一樣(如大小、形狀等),比一比誰搓的湯圓多。

      3、請幼兒把搓好的湯圓交給阿姨,并協助老師收拾一下工具、材料,然后將小手洗干凈。

      三、煮湯圓

      輕聲播放《賣湯圓》的歌曲,讓幼兒在安全的地方觀看阿姨煮湯圓,并進行自由交流,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吃湯圓

      師與幼兒一起圍坐在漂亮的餐桌前吃湯圓,仔細品嘗湯圓的味道,交流一下各自的感覺。并通過談話向幼兒介紹閩南地區冬至節的一些習俗,告訴幼兒老師為能吃上小朋友自己動手制作的湯圓感到驕傲和自豪。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 10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要吃湯圓

      2、了解湯圓的形狀,嘗試用紙漿制作湯圓。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KT板各組一塊,上面畫好“湯圓”的外輪廓,各色紙漿、棉簽、鑷子。

      活動過程:

      1、提問: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吃什么?

      2、出示湯圓的圖片,說說湯圓的形狀,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顏色的?

      3、教師示范用紙漿在KT板上制作湯圓。

      4、幼兒入座,選擇在就近的“湯圓”外輪廓上進行紙漿湯團的制作。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同時幫助幼兒用鑷子把選用的紙漿放在指定的湯圓輪廓中。

      6、作品展示、講評。

      活動反思:

      對此次的`活動感觸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觸,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托班,對于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非常整潔、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觸,此次的“湯圓”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干過程,由于在室內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布置在了美工區內,美工區中美術的氛圍頓時增添了許多。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煮湯圓活動方案11-08

    冬至煮湯圓活動方案(精選12篇)12-23

    冬至煮湯圓活動方案范文(精選10篇)12-26

    元宵節煮湯圓活動方案范文(通用5篇)01-29

    《中秋月兒圓》活動方案03-13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奇妙的圓03-03

    社區元宵節煮湯圓活動方案范文(通用9篇)01-09

    煮湯圓日記06-26

    煮湯圓的作文10-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夜夜久久国產精品亚洲 |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动漫 | 我不卡Av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无遮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