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時間:2023-03-09 16:21:14 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1

      一、活動主題:

      五湖之汀看甪直,孝感動天二十四

      二、活動目的

      1、了解甪直文化古鎮的歷史、人文、古跡

      2、“孝”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而當前中學生“親情”、“感恩”意識缺乏。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什么為“孝”,如何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3、讓學生感悟孝道,學會感恩。

      三、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宣傳準備階段(第9~10周)

      1、各班級通過網絡、書籍查找資料,了解甪直古鎮的人文古跡、歷史;語文組教師通過語文課,為學生介紹甪直古鎮的著名文人、作品。

      2、了解二十四孝,以故事的形式講二十四孝的故事。

      3、搜集古今有關“孝德”的人物和故事。(尤其是學生身邊的優秀榜樣)

      4、設計問卷對學生和家長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孝”的現狀。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第11~12周)

      1、參觀甪直古鎮,親身感受古鎮的歷史文化、實地了解人文古跡等

      2、參觀張陵公園內的《二十四孝故事》展覽館

      3、在校園網站開設師生論壇:

      1)講“孝道”是否過時?

      2)“孝道”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4、各班召開《孝敬父母》主題班會。

      1)通過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講父母對自己的期待。

      2)父母的`艱辛和愛自己的真實故事。

      3)“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自己孝敬父母了嗎?”

      4、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題目自定。

      5、收集古今有關“孝”的故事,匯編成冊編成校本教材。

      6、“父母在我心中”征文比賽。

      第三階段:總結表彰階段(第14周)

      1、學校有關部門對此次主題活動過程中表現出色的個人和班級進行表彰;

      2、在以上活動的基礎上,收集各方反饋,進行全面總結,使“懂得感恩,懂得孝敬”教育成為我校創建九年四段式德育分層遞進、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一個重要抓手。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2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走進豐收的田野,感受秋日的氣息。

      2、通過觀察沿途民居、道路、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體會改革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3、培養學生的艱苦樸素、吃苦耐勞和團隊協作精神,磨煉學生的意志。

      二、活動時間、內容:

      1、星期三(11月14日):

      主題:我愛家鄉的'(觀察豐收的田野,感受秋日的氣息,適當參加田間勞作。)

      2、星期四(11月15日):

      主題:粒粒皆辛苦(幫助親友或農民伯伯收割稻子)。

      3、星期五(11月16日):

      主題:今天我當家(幫媽媽完成一天的家務),寫實踐活動總結。

      三、活動對象:

      新豐小學全體師生。

      四、活動措施:

      1、召開相關老師會議明確各自的職責。

      2、各班主任應提前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

      (1)團隊活動前進行紀律教育、安全、文明禮儀教育,環保意識教育;

      (2)教育學生在團隊活動中應互幫互助,團結協作。

      3、各班按學生住址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小組,定好組長。每自然村由幾位老師具體負責。各片由校本部統一協調。

      4、團隊活動更要遵章守紀,統一行動聽指揮,不擅自行動。

      五、注意事項:

      1、班主任進行一次安全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環保教育。

      2、活動要求:認真采摘,觀察,仔細思考,把活動過程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或畫下來。

      3、因為首次搞實踐活動,以上設想還有不周到的地方,請各班主任、負責老師對學生加以補充教育,力求本次活動安全、快樂、有意義。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3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以討論的形式展開,把校園中的亂丟現象以及被孩子們弄臟的校園全貌與整潔美觀的校園全貌進行對比。通過對比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再讓孩子們對這一現象進行討論,尤其是討論亂扔亂丟的不良行為對與否。通過孩子們的討論,讓他們自己說說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才能讓我們的校園媽媽永遠整潔、美觀。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

      三、參加人員:

      全體師生

      四、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使同學們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2、教育學生愛護校園、美化校園。

      五、活動內容:

      1、組織開展“讀好書”教育活動。利用學校的'圖書室向同學們推薦愛護衛生、講究衛生教育類圖書。

      2、利用隊會課宣傳講衛生、樹新風、愛清潔、改陋習等知識,從而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組織開展“爭當衛生小使者”實踐活動,例如一人一巾、早晚刷牙、飯前便后洗手、瓜果洗凈、不喝生水等。

      4、號召同學們多做好人好事,多參加社會活動。

      5、利用國旗下的講話,了解這次活動的主題。

      6、每個班級利用黑板報這塊有利陣地,向同學們宣傳本次活動的內容。

      7、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宣傳。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4

      一、活動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錢越來越來成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因而,家長給學生零花錢也越來越多,很多孩子養成了看不起小錢;部分家庭用金錢代替了對子女的教育,讓孩子們形成了不正確的的價值觀,也使一些學生從小養成了追求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以及會養成孩子們相互攀比的壞習慣。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掙錢很辛苦,及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我想通過此課題的研究規范小學生的消費行為,正確引導消費方向,培養良好的金錢觀,更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活動方案

      1、活動主題:我對零花錢的體驗

      2、活動目標:

      ⑴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⑵通過活動,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自主、合作、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通過活動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引導學生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3、活動形式

      ⑴、組織形式

      ①個人、小組、班級活動相結合

      ②邀請家長

      ⑵、實踐形式

      ①調查訪問

      ②研究、設計和勞動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規劃、表達、反思

      4、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計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深入實際調查、訪問,總結交流。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體會賺錢的艱辛。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說說和花以前父母給的錢有何不同。

      三、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活動計劃

      1、課題的確定

      最近發現一種現象:每當上學、放學的這段時間,學校商店里總是擠滿了學生,爭著購買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心中產生了疑問:“同學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零花錢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可不可以把這個現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主題”于是,我就把這情景拍下來,再組織大家談論。實踐活動課上,我讓同學們看這情景,發現同學們也都有同樣的疑問,因此我決定以此開展《小學生零花錢情況調查與研究》的實踐活動。

      2、分組制定計劃

      課題確定后,與全班同學展開了討論,經過討論,決定分為兩組。一組用問卷調查、采訪的形式對全校學生的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進行調查;二組用問卷調查和采訪的形式對家長的收入及給孩子零花錢的態度等情況進行調查。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1、學生情況調查

      ⑴問卷調查各年級學生零花錢來源、用途

      制定完計劃,一組幾位同學對中高年級的20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統計。同學們發現在調查的200人當中有194人的零花錢是從父母或長輩那里要來的,沒有自己試著賺過零花錢;200位同學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統計完后,同學們都驚訝不已。

      ⑵采訪調查同學們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的情況

      采訪中,被采訪的同學都覺得零花錢來的非常容易,因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給了!而且父母給的錢還不是少數,每次至少是五元以上,更讓我們驚訝的是父母很少問他們用來干什么,好像這點錢不放在眼里一樣。我們采訪小組成員在采訪后產生了疑問:這零花錢真的就象同學們說的來的那么容易嗎?

      2、家長情況調查

      在放學后,采訪小組成員在校門口對家長進行采訪。調查后進行統計,令他們吃驚的是家長的收入并不是象同學們調查前想象的那樣收入很高。寧愿自己受點苦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調查完家長后,同學們一起交流時,心靈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討

      調查結束了,全班同學坐在一起交流。幾個小組的同學反應:在調查的過程中被調查的同學都認為零花錢來的很容易。采訪組的同學還對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本班的同學大多數也都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說不出賺錢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學說:“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呀,體驗賺錢。”新的實踐內容又產生了,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賺錢,在我的指導建議下,自己去賺錢,體驗零花錢的來之不易,感受父母掙錢的辛酸。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

      1、組織討論

      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都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撿廢紙、賣蔬菜、賣水果等。同學們自愿組成了賺錢小組,制定了行動計劃,做了一些行動前的準備工作。開始行動以前,要求學生在體驗勞動中隨時寫好體驗日記。

      2、交流賺錢的體會

      同學們每個雙休日去體驗賺錢,終于到了集中活動的時間,同學們坐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體驗是那么的深刻: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煩惱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

      “用自己賺的錢,感覺怎么樣”

      學生都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消費,活動后同學們在一起暢談了自己購物感受。有的同學說:“花自己的錢,很有些舍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媽媽給錢的時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說:“到商店里買東西總是覺得東西太貴了,現在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媽媽給我買衣服的時候總會給我買些便宜的了,因為賺錢太不容易了。”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5

      活動目的':

      為讓學生更大程度地接觸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也為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受美,進一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爭做一個文明的小市民。我校師生決定4月13日去合肥植物園參觀。

      時間:

      4月13日

      地點:

      合肥植物園

      參加人員:

      一年級師生,約550多人。

      活動費用:

      25元/人(午餐自帶)

      活動安排:

      教育活動

      08:30---09:00

      從學校出發坐車到達植物園。

      09:00---09:30

      1、一日活動安全教育

      2、強調活動紀律。

      綜合實踐活動

      09:30---09:50

      學生稍息片刻,組隊。

      09:50---11:20

      學生進入園區進行參觀。

      11:20---11:30

      學生上廁所、洗手準備午餐

      11:30---12:00

      學生午餐、休息

      12:00---14:00

      教師將學生組隊進入其他園區,繼續參觀。

      游戲活動

      14:00---14:10

      學生休息。

      14:10---14:50

      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14:50---15:00

      組織學生乘車回校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6

      本期立足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路,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認真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形成初步的勞技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精神。具體將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

      學習綜合實踐課程和勞動教學理論知識、先進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實踐經驗,加強自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二、與其它學科整合開展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和勞動技術。

      1、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形成自覺保護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歷勞動過程,在勞動中增長技能,學會勞動。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5、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

      6、結合語文、數學、科學學科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目的,注重勞動技術教育與相關學科的整合。

      7、了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原則。

      1、注重基礎。

      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培訓。

      2、體現綜合。

      勞動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學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動、環境整理,可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

      3、講究科學。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在方式和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和年齡階段特征。

      4、注重實效。

      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安排實施計劃。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本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傳統和特色。

      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際。

      1、學校圖書室。

      一是學校的圖書室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二是開放閱覽室,供學生博覽群書和查找資料。

      2、信息技術。

      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

      3、綠色學校的創建。

      結合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做好綜合實踐活動。

      4、紅色教育。

      結合學校的紅色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家鄉的教育。

      5、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6、家校配合,共造勞動環境

      (1)創設校園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2)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3)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擬定適應綜合勞動學科特點的學期教研計劃。

      2、檢查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教學計劃備課。

      3、組織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課教研活動。

      4、結合植樹節進行植樹活動。

      四、五月份:

      1、檢查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學備課。

      2、組織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教研。

      3、從農村實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4、結合學校紅色教育開展活動,組織調查三岔紅色史。

      5、組織小學生開展小論文、小制作、小發明活動。

      六月份

      1、學期綜合實踐及勞動教學教研工作總結。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6-12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7-05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6-10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評優課方案11-23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合集)07-05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范文07-21

    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07-21

    優秀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9-15

    環保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1-2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與實施方案06-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一卡久久伊人大国麻 | 亚洲中文字幕91在线 | 亚洲中文丝袜精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