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垃圾分類管理的實施方案范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園垃圾分類管理的實施方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園垃圾分類管理的實施方案范文1
為了保持校園的清潔、衛生,培養師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大家的環保能力,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垃圾分類處理實施方案,使垃圾分類回收長期化、規范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師生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一、組織機構:
成立我校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垃圾分類工作。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分類標準:
生活垃圾推行“四分法”分類模式,一般分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2、易腐垃圾包括殘枝樹葉、剩菜剩飯、菜葉、果蔬、蛋殼、茶渣、湯渣、禽肉、綠植、調味品、廢棄食物、廢棄食用油脂、抽油煙機剩油、廚房下腳料、食品加工廢料等。
3、有害垃圾:包括廢藥品、殺蟲劑、消毒劑、油漆和溶劑、化妝品等及上述廢物的包裝物;相紙、熒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充電電池、紐扣電池、過期藥品、硒鼓、墨盒、手機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包括煙頭、受污染與無法再生的紙張、灰土、一次性餐具、婦女衛生用品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三、責任分工:
1、學校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垃圾分類工作方案,統一部署相關工作、負責組織開展宣傳動員、保證推廣及分類工作所需經費。
2、教導處負責對教師的宣傳工作、檢查各部門工作完成推進情況。負責教師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
3、德育處負責對學生的宣傳教育,保證學生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并組織學生志愿者、社團等對師生投放垃圾的分類情況進行督促。除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外,重點將宣傳倡導綠色健康和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減少垃圾產生。具體可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成長規律,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教材,并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大力培育青少年生態文明實踐學生社團或志愿者團隊,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效果顯著的生活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活動。廣泛采取講故事、做游戲、知識競賽等活動形式,利用掛圖、黑板報、宣傳櫥窗、校園網站等宣傳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生活垃圾分類知識進教材、進課堂的基礎上,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以生態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著力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垃圾減量、低碳環保的行為習慣,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班級、帶動一個學校、引領整個社會的良好氛圍。
4、總務處負責設置垃圾分類箱,督促垃圾回收部門進行垃圾的分類收集、分類清運工作。負責信息報送、階段工作總結等。
四、階段安排:
1、宣傳動員和準備階段
本階段建立機構、制定方案、開展普及宣傳、教育活動,設置垃圾分類箱。
2、實施階段
按照分類標準投放垃圾,規范垃圾分類的管理。本階段學校與社區進行共建活動,組織學生深入社區宣傳和參與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促進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提升文明程度。
3、總結階段
總結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期間的成敗得失,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提煉有效的工作方法,改進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為下一步的深入實施積累成功的經驗。
五、具體要求:
1、垃圾桶擺放。每個普通教室、辦公室和專用教室擺放10升的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個。每個樓層擺放50升的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個。學校垃圾場擺放500升的可回收垃圾桶、易腐垃圾桶、廚余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個。
2、垃圾的投放。師生在學習、工作中產生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按分類要求直接投放在室內的垃圾桶內。有毒有害垃圾必須直接投放到樓層的專用垃圾桶內,不得與其他垃圾混合。
3、垃圾的處理。可回收垃圾送到學校專用垃圾場所存放,再由廢品回收公司統一回收。其他物品由值日生負責在放學時投放到垃圾場內的分類桶中,如上課期間已滿則可就近投放到樓層的分類桶中,由環衛部門負責清理運輸。有毒有害垃圾由專人負責集中投放到垃圾房的相應垃圾桶內,由總務處聯系環保部門回收處理。
4、廚余垃圾的回收和處理。學校暫時仍然采用原來的方式,由專人收集后統一處理。
六、其他:
1、本方案自制定之日起實施。
2、本方案為初稿,我校會在垃圾處理實施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
校園垃圾分類管理的實施方案范文2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根據《關于開展蘇州市中小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項督查的通知》等文件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實際行動,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切實增強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工作,著力提高師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實現“美麗中國”和“美麗校園”做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工作,規范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工作,做好與社會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置等環節的銜接,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和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的管理體系。
根據實施計劃,穩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xx年基本實現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全面普及,師生具有較強的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基本形成自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投放的行為習慣。
三、組織領導
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由總務處、學工處、系部負責實施。
組 長:
副組長:
成員:
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設在后勤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并及時匯總提出有關意見建議等,負責學校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擬定及日常具體工作。
四、責任分工
(一)陳家時:負責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統一部署相關工作,負責組織開展宣傳動員,督導、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二)周曄:負責協調全校各部門、單位做好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對垃圾分類工作落實有力、成績明顯的予以表揚,對落實不力、工作滯后的予以通報。各責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自查自糾,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分類質量。
校園垃圾分類管理的實施方案范文3
一、指導思想
我校有36個班級,900多名師生員工,每人每天都要產生一些垃圾,如廢紙、舊書報、食品包裝、廚余物品等,其中以廢紙為最多。這些垃圾如果混雜在一起被運走,一方面是對資源的浪費,如廢紙、塑料等完全可以再生利;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廢電池),會造成環境污染。另外,少數學生平時亂扔垃圾,既影響校園環境,又會養成不良的習慣,這也不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
鑒于上述情況,學校在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思想指導下,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習慣。同時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學生影響家庭、社區,為我區實施垃圾分類打好基礎。
二、活動的`口號
資源回收,清潔校園,保護環境,和諧發展。
三、活動的宣傳
1、在校長室、教導處的領導下,由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書,號召人人參與。每人在倡議書上簽名,并轉化為自己的直接行動,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附后)。
2、發放《垃圾來源及學生處置方式的問卷調查》(附后),讓師生反思自己的行為。
四、具體分類收集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人員配備
1、加強領導,由校長室牽頭,各部門協作,大隊輔導員盧桂香負責每天的垃圾分類情況和監督計量工作。
2、各班由班主任、環保小衛士負責,各辦由辦公室主任負責,對垃圾分類的要求進行監督執行,每周進行小結,每天定人、定時進行垃圾清倒。
(二)工具配備:
1、垃圾收集處3處,分別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2、班級發垃圾桶2個,為可回收,不可回收。
3、學校大廳配有廢舊電池回收專用箱。
4、實驗室配有實驗廢液回收缸。
(三)垃圾收集的類別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師生產生的垃圾主要為:
A類:廢舊報紙和草稿紙、作業本、各類產品的紙質包裝。
B類:食品包裝、各種產品的塑料包裝、各種塑料袋、飲料瓶等。
C類:廢舊電池、廢油墨盒、實驗廢液。
D類:不可回收垃圾(含食品、教室打掃后的殘存物等。)
(四)垃圾收集的方法
1、教室產生的垃圾,分類后在統一時間送交學校垃圾收集箱。
3、廢舊電池、實驗廢液由學校統一收繳后交上級部門處理(特別是廢舊電池一定要放在專用收集箱內,家中使用的電池也可帶來。)。
4、文印室的廢墨盒由文印室人員統一保管集中處理。
五、加強監督、強化管理
1、總務處、少先隊大隊部對分類情況進行統一檢查評比。
2、每周對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評比,對可回收垃圾的計量進行匯總。
【校園垃圾分類管理的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11-19
垃圾分類管理制度05-12
垃圾分類管理規章制度03-13
垃圾分類管理規章制度04-05
校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范文11-15
公司垃圾分類管理制度06-28
學校垃圾分類管理制度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