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期末公開信感人

    時間:2020-11-12 10:56:30 公開信 我要投稿

    一封期末公開信(感人)

      家長不能因為關心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以下為大家分享的是一封期末感人的公開信,歡迎閱讀。

      近日,一位讀者向小百推薦了重慶南開中學寫給家長的公開信。這是一封比期末成績單早到的公開信,信中用無比真誠的語言告訴家長除了關心孩子的成績,還應該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讓一味追求成績的教育理論使孩子喪失其他樂趣,應該讓孩子自在生長。讀者說:“靜靜地看完這封信,幾乎淚流滿面”。

      重慶南開中學寒假前致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

      您好!

      您的孩子考試結束,順利離校返家,寒假生活已然開啟。學業成績將由班主任隨后(發放)寄出,敬請查收。

      如果我們用莊子“無用方為大用”的觀點來談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或許會被當下的社會斥為無稽之談,因為實用主義哲學早已深入人心。

      成績至上、目標第一的教育論或已洗去了許多人頭腦中養孩子的樂趣,現在一些父母總是在盼望孩子快點長大,快一點達成父母心中的期盼。

      操勞的父母總是在工作和家庭的兩端來回奔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疲憊地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可以被工作、事業、人際交往擠滿,可就是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陪著孩子慢慢的成長。

      總有一天,那些父母們會意外的發現:沒有晾著兒女衣服的陽臺有點空蕩,少了一副碗筷的飯桌有點寂寥,茶幾上不再擺設可愛的玩具有點冷清,聽見鄰家的小姑娘喊爸爸時總懷念曾經的溫馨……這才意識到孩子的長大其實是父母的落寞。

      那時才多么希望時光可以慢流,時間可以不像現在這樣急不可耐,能夠慢下來,聽聽孩子說一些天真爛漫的故事,道一些可愛單純的想法。

      靜靜的陪伴,就像是在一個冬日陽光照耀的下午,一家人坐在陽臺上曬著太陽,父親慵懶的躺在搖椅上打著瞌睡,母親和女兒說著體己的話兒......

      這樣的時光才是最值得回味,最需要典藏在滄桑的歲月中。

      法國自然主義哲學家盧梭曾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

      當我們環視周圍,不正是看到一群因為速度、高效所教育的偽成熟的孩子么?三歲學舞蹈,四歲學鋼琴,五歲學繪畫,六歲背唐詩,學習是孩子們生活的唯一,丟失了童年的樂趣、少年的輕狂、青春的熱情。為了成績、名次,為了全能的素質而拼盡全力。

      待到他們畢業之時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生活的樂趣所在,他們只會在壓抑之后的畢業季,在瘋狂之后挎著行囊朝著高校走去,卻不是朝著志趣前行,他們也只會在大學畢業之時才會因為生活、工作而茫然不知所措。

      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慢下來認真的發現自我、認識自我。

      我們的父母心里其實非常清楚一段旅行好過一次培訓,一本好書勝過一套試卷,一次促膝長談重于一夜挑燈苦戰。但父母往往因為社會的趨勢而瞻前顧后。孩子只有一個,人生只此一回,選擇僅有一次。當家長們在手足無措之時便會將目光投注到成績。

      其實,成長永遠都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情。

      當我們對孩子成績患得患失的時候,引導孩子整理知識、系統分析,或許遠勝于空洞的鼓勵或責備;當我們忙著催促著孩子完成作業,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賞罰分明,或許更能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當我們周末呆在家里苦了自己,也累了孩子的時候,或許一次爬山更能換回一家人大好的心情。

      放慢孩子成長的節奏,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教育只會讓孩子在拘謹的狹小空間里迷失自我。

      親愛的父母們,成長的生命需要的從來都不是一個結果,而是在過程中享受著屬于自己的樂與苦、喜與悲。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人能成為孩子的替代者。優秀的父母只會營造環境,提供契機;成功的父母只會在漫長的歲月中享受養育孩子的快樂。因為,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美的禮物,也是父母命運中最持久的陪伴者。

      當你放慢奔波的腳步,平復等待的焦急,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和耐心來思考孩子的教育和人生。

      因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和鼓舞。

      南開的教育從未否定學業和成績的作用,南開的教育還強調不斷喚醒孩子的自律、自覺、自省,激發他們潛藏的能力、志趣、愛好,用“無用”的閱讀、思考、交流來充實更加厚重的人生。

      當他們走出南開以后,不會因為生活的艱辛而失去創造的'靈感,不會因為大學的自由而變得松散怠惰,也不會因為前途的迷茫而失去心中的信念。他們知道一個理想的實現需要漫長的過程、靜靜的等待;一段芳華的潤育需要破繭成蝶的生命周期。

      父母養育孩子,不正是在等待、守護一朵花的盛開么?不管他們是迎春而笑、凌寒而開或是含苞待放,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的呵護、靜靜的等待。

      臺灣作家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不正是一位慈愛的母親最溫暖的長久呼喚?一部《傅雷家書》不正是一位睿智的父親最虔誠的漫長付出?

      請相信,沒有多少孩子愿意自己的夢幻童年戛然而止,沒有多少青年愿意自己的青蔥歲月稍縱即逝,他們用自己童稚、狂熱的行為在述說著對美好歲月的愛戀,就像我們對過往歲月的眷戀一樣。

      那么,我們是否也該像審視自己的生活一樣去審視對孩子的教育呢?我們是否會在深沉的思索中看到生活中的無用種種,卻是孩子以后人生中寶貴的點點滴滴呢?

      祝您的孩子在靜好的歲月中,自在生長!

      新年將至,在此也祝您及家人萬事如意!

      這封信之所以能夠打動各位家長,除了信中言辭懇切之外,我想應該是其中的內容撥動了家長們高度敏感、緊張的“教育神經”。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將來得到好的發展。我們在期待理想中完美的學校教育同時,又無時無刻不面臨現實的壓力,處在各種焦慮之中。

    【一封期末公開信(感人)】相關文章:

    致學生家長的一封公開信(感人)11-02

    關于一封公開信07-27

    致業主一封公開信01-05

    一封公開信(15篇)12-13

    一封公開信15篇06-03

    給父母一封公開信12-19

    一封公開信英語作文01-20

    校長致家長一封公開信01-24

    一封公開信(集錦15篇)12-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性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中国久久精品综合网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地址精品 |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二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