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學校關于營養改善的審計調查報告
下面是中國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篇關于農村中小學營養改善項目的審計調查報告范文,供參考閱讀!
2011年10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每年撥款160多億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標準為全國680個縣(市)、約2600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如何使中央的這一善政落地,讓千百萬農村貧困兒童真正受益;如何建立一種有效的工作機制,花好和管好這筆錢;以及如何科學有效地改善農村兒童的營養狀況,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新問題。
一、審計調查基本情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為貫徹落實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1〕54號)精神,鳳慶縣于2011年9月7日全面啟動了中小學寄宿學生早餐計劃,為每名中小學寄宿制學生(含農村學前班)每天發放一個熟雞蛋,惠及201所學校的30713名寄宿學生。2011年12月28日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全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享受到一個熟雞蛋、一杯學生奶(價值2元)的營養早餐和一個串葷(價值1.5元)的營養午餐,資金除國家為每生每天補助3元外,縣財政為每生每天補助0.5元,并安排專項資金解決為學生提供營養餐產生的水、電、燃料、人員工資等費用。2012年春季學期,全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的學校共256所,覆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學校,41205名學生受益。農村寄宿制學前班學生1140人和城區寄宿制義務教育學生860人繼續實施原來的早餐計劃,即為每名學生每天提供一個熟雞蛋。鳳慶縣通過政府采購,雞蛋和牛奶分別由云南雙江三祥養殖有限公司、云南歐亞乳業有限公司及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配送到鄉鎮,營養午餐通過學校食堂供餐(194校)和家庭托餐(62校)解決。
(二)審計調查的對象和范圍
本次審計調查的對象和范圍是縣財政局、縣教育局、各鄉(鎮)教辦室及調查實施營養改善項目計劃的20個學校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31日營養改善項目情況。
(三)營養改善項目資金情況
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31日,鳳慶縣安排營養改善項目資金3 077.30萬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2 043.18萬元,市級補助資金68.58萬元,縣級配套資金965.54萬元。
(四)營養改善項目計劃信息公示情況
鳳慶縣定期公布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總量、實施學校名單以及受益學生人數等信息,各實施學校、學校食堂和托餐家庭按要求定期公布經費賬目、配餐標準、帶量食譜以及用餐學生名單等信息,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
二、審計調查營養改善項目實施學校情況
審計調查了鳳慶縣13個鄉鎮實施營養改善項目計劃的21所學校,確保每個鄉鎮至少調查1所學校。
(一)學校營養改善項目資金情況
21所學校營養改善項目專項資金收支清楚,各項支出能夠按照資金性質列支,專款專用,學校結余資金也按規定管理與使用。
(二)學校食堂情況
在調查的21所學校中,4所學校食堂屬于學校直接管理,其中:1所學校的食堂工勤人員為公益性崗位,3所學校的食堂工勤人員為學校臨時聘請;2所學校食堂屬于家庭托餐;15所學校食堂屬于承包經營,其中:14所學校不收取承包費,1所學校每年收取食堂租金8萬元。有2所學校的食堂承包給學校教師的家屬,其中:1所完小食堂由中心校報賬員的妻子承包,對學生的服務態度差,食堂衛生條件差,補助資金由報賬員支付給其妻子,缺乏監管制約。
(三)營養早餐、午餐及晚餐的滿意度情況
審計調查學生586人,營養早餐滿意402人,占69%,不滿意184人,占31%;營養午餐滿意375人,占64%,不滿意211人,占36%;498名學生在學校吃晚餐,晚餐滿意365人,占73%,不滿意133人,占27%。審計調查教師64人,營養早餐滿意58人,占91%,不滿意6人,占9%;營養午餐滿意61人,占95%,不滿意3人,占5%;52位教師在學校吃晚餐,晚餐滿意50人,占96%,不滿意2人,占4%。審計調查工勤人員14人,營養早餐、營養午餐及晚餐滿意100%。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學校食堂大多數仍然屬于承包經營
鳳慶縣營養改善項目實施學校256所,其中:25所學校食堂由學校直接經營,后勤人員工資由財政與學校承擔;168所學校食堂屬于承包經營,學校負責指導與監管,其中:162所學校不收取食堂承包者任何費用,6所學校收取食堂承包者一定的管理費或食堂租金;1所學校由教師親自做飯;62所學校無條件自辦食堂,實行家庭托餐。
(二)學校食堂硬件條件落后,實行零利潤經營難度較大
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以來,鳳慶縣學校食堂就餐條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部分學校食堂面積狹窄、食堂冷藏、消毒設備缺乏。根據省、市、縣要求,所有學校食堂2012年底必須退出承包經營模式,改由學校直接管理,實行零利潤經營,審計調查認為學校食堂由學校直接管理,實行零利潤經營難度較大,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學校無食堂;二是學校食堂退出承包后,后勤服務人員編制不足,聘用人員的工資經費困難,而農村中小學基本沒有區域布局調整后的富余教師;三是部分學校因與外商簽訂10年食堂承包合同,學校食堂所有設備由外商投資,如何完善退出機制,尚待有關部門研究。
(三)營養早餐品種單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金浪費
按照鳳慶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方案,營養早餐由學校每天早上發給每名學生一個熟雞蛋和一杯學生奶,但學生天天早上吃熟雞蛋,有部分學生已經出現不想吃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金浪費。
(四)特殊群體學生營養改善問題
在營養改善項目計劃實施過程中,有的學生因身體狀況特殊,不能吃雞蛋或純牛奶;有的學生因民族特殊,如回族,不能吃豬肉,這部分特殊群體學生的營養改善問題如何解決,尚待有關部門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以促進營養改善項目的公平。
(五)學校、教師的負擔加重
農村小學校點,學校無食堂,也無法實行家庭(個人)托餐,教師每天既要為學生煮雞蛋,又要為學生準備營養午餐,還要給學生上課,導致教師的負擔加重,精力分散,對其教學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四、審計調查建議
(一)補足農村教師,解決食堂工作人員編制
農村教師編制短缺問題在實施營養早餐計劃中再次凸顯,學校沒有廚房工作人員的編制,只好采取教師輪流值班、家長志愿服務或雇傭臨時人員等方式。僅靠教師、家長的義務服務,顯然難以持久。目前,鳳慶縣按照每50名學生配1名工勤人員的要求,應配備824名工勤人員,缺編700人左右。需要從制度上解決寄宿制學校食堂沒有工作人員編制和開支等問題。
(二)科學調研農村學生體質,設計均衡營養搭配的標準化配餐
目前,鳳慶縣用于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的食物結構還比較單一。建議在制定營養改善計劃時,要實地調研、科學檢測、合理搭配。通過科學的檢測,了解農村學生的營養狀況,根據檢測結果,因地制宜地確定營養物品、營養食譜和供餐模式,對特定食物過敏的學生設計價格等同、營養相當且安全的替代食品。
(三)積極爭取民間組織參與改善學校食堂硬件條件投入
目前,我國很多民間組織參與營養改善項目,他們主要為實施學校提供免費的廚房設備,如由中國關工委和安利公益基金共同主辦的“春苗營養廚房”項目,由九陽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設立九陽希望基金,專項用于援建“九陽希望廚房”項目,由卡夫食品公司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卡夫希望廚房”項目。
(四)健全評價機制,落實監督責任
要加強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的檢測評估,落實專家組對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檢測評估職責,密切跟蹤調查學生營養改善狀況,為營養改善工作績效評估提供科學依據。將農村學生營養改善納入政府的評價、考核和問責制度,明確責任主體和目標。同時,將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考核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范圍,進行督導、考核、評估和檢查。
【農村學校營養改善的審計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總結09-19
營養改善工作總結09-11
學校營養改善計劃自查報告(精選5篇)01-13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調研報告(精選6篇)10-16
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報告03-21
學校食堂改善方案08-25
營養改善計劃自查報告(精選14篇)08-01
營養改善計劃自查報告15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