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陽城聞笛》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2-28 09:47:24 古籍 我要投稿

    《春夜洛陽城聞笛》原文及譯文

      《春夜洛陽城聞笛》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陽)時所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夜洛陽城聞笛》原文及譯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春夜洛陽城聞笛》原文及譯文 篇1

      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fā)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xiāng)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釋

      ①洛城:今河南洛陽。

      ②玉笛:笛子的美稱。

      ③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④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⑤聞:聽;聽見。

      ⑥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diào)名,內(nèi)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樂府雜錄》云:‘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⑦故園:指故鄉(xiāng),家鄉(xiāng)。

      《春夜洛陽城聞笛》原文及譯文 篇2

      原文:

      春夜洛城聞笛/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翻譯: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fā)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xiāng)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釋:

      ①洛城:今河南洛陽。

      ②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

      ③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④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⑤聞:聽;聽見。

      ⑥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diào)名,內(nèi)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樂府雜錄》云:‘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⑦故園:指故鄉(xiāng),家鄉(xiāng)。

      賞析:

      這首詩是736年(開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陽時所作(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在唐代,洛陽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東都)。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到笛聲而引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王堯衢《唐詩合解》:“忽然聞笛,不知吹自誰家。因是夜聞,聲在暗中飛也。笛聲以風聲而吹散,風聲以笛聲而遠揚,于是洛春夜遍聞風聲,即遍聞笛聲矣。折柳所以贈別,而笛調(diào)中有《折楊柳》一曲。聞折柳而傷別,故情切乎故園。本是自我起情,卻說聞者‘何人不起’,豈人人有別情乎?只為‘散入春風’,滿城聽得耳。”

    【《春夜洛陽城聞笛》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原文及賞析09-09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唐詩原文白話譯文及賞析02-22

    《春夜洛城聞笛》賞析08-23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02-09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12-15

    春夜洛城聞笛詩歌鑒賞02-07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10-21

    春夜洛城聞笛-800字01-07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01-22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唐詩賞析12-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一级理论片 | 中文字幕在线手机一区 | 日日夜夜一区二区一区二区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亚洲妇女性爱视频在线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