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原文與譯文的鑒賞

    時間:2022-09-24 09:56:06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周書原文與譯文的鑒賞

      【原文】

      ①韋敻,字敬遠,京兆杜陵人也。弱冠,被召拜雍州中從事,非其好也,遂謝疾去職。前后十見征辟,皆不應命。(魏)太祖經綸王業,側席求賢,聞敻養高不仕,虛心敬悅,遣使辟之,雖情逾甚至,而竟不能屈。彌以重之,亦弗之奪也。所居之宅,枕帶林泉,敻對玩琴書,蕭然自樂。

      ②明帝即位時,晉公宇文護執政,廣營第宅。嘗召敻至宅,訪以政事。敻仰視其堂,徐而嘆曰:“甜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弗亡。”護不悅。有識者以為知言。

      ③弟孝寬為延州總管,敻至州與孝寬相見。將還,孝寬以所乘馬及轡勒與敻。敻以其華飾,心弗欲之。笑謂孝寬曰:“昔人不棄墜履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于是乃乘舊馬以歸。

      ④敻子瓘,行隨州刺史,因疾物故,孝寬子總復于并州戰歿。一日之中,兇問俱至。家人相對悲慟,而敻神色自若。謂之曰:“死生命也,去來常事,亦何足悲。”援琴撫之如舊。

      ⑤建德中,敻以年老,預戒其子等曰:“吾死之日,可斂舊衣,勿更新造。使棺足周尸,牛車載柩,墳高四尺,壙深一丈。其余煩雜,悉無用也。吾不能頓絕汝輩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吾常恐臨終恍惚,故以此言預戒汝輩。”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時年七十七。

      (選自《周書?卷三十一》)

      【譯文】

      韋夐是韋孝寬之兄,字敬遠,京兆杜陵人。二十歲時,被征召為雍州中從事,因為不合心意,就稱病離職。先后有十次被征召為官,均不出仕。當時太祖籌劃大業,求賢若渴,聽說韋夐保持高尚志節,不愿當官,心中非常敬佩,(魏太祖)派使者前往征召他,盡管情感表達感人至深,但最終不能使韋夐屈服(屈身、屈就)。(太祖)因此更加敬重他,也不強迫改變他的志向。韋夐的住宅,環繞著樹林清泉,他對林泉而鼓琴讀書,怡然自得。

      明帝登基后,當時晉公宇文護執掌朝政,大建宅第。曾征召韋夐到自己宅第,詢問政事。韋夐仰視大堂,緩緩嘆息道:“沉湎在美酒和音樂之中,住著高峻華麗的宅第,即使二者只占其一,恐怕也未必不會滅亡。”宇文護很不高興。有識之士認為此話很有遠見。

      韋孝寬擔任延州總管,韋夐到州城與韋孝寬相見。回來的時候,韋孝寬把自己騎的馬以及鞍具、馬樂送給韋夐。韋夐看到鞍具諸物裝飾華貴,不想接受,就笑著說:“前人不丟棄遺落的簪子和墜落的鞋子,是由于懷舊之情。我雖然不及前賢遺風,但舍棄舊物而換用新物,也不是我的心意。”于是仍然騎著舊馬返回。

      韋夐之子韋瓘代理隨州刺史,患病而死,韋孝寬之子韋總又在并州陣亡。一天之內,噩耗俱至。家里人相對悲慟,而韋夐神色如常。他對家人們說:“死生由命,人間常事,有什么值得悲傷的?”若無其事地拿過琴彈起來,同往常一樣。

      建德年間,韋夐由于年老,預先告誡兒子們說:“我死的那一天,可穿上舊衣安葬,不要另制新衣。讓棺材能夠放下尸首,用牛車載運靈柩,墳高四尺,墓穴深一丈。早晚祭奠更加麻煩,我不能一下子斷絕你們的思念之情,可以每月的初一、十五祭奠一次。我常常擔心臨終時精神恍惚,所以預先把這話告誡你們。”宣政元年二月,在家中去世,當時七十七歲。

    【周書原文與譯文的鑒賞】相關文章:

    《天凈沙·秋思》原文及譯文鑒賞08-09

    隴西行原文及譯文鑒賞07-03

    《歸田錄》原文、譯文及鑒賞03-10

    《古風》原文譯文鑒賞及作者介紹12-30

    夜游孤山記的原文譯文及鑒賞08-30

    運命論原文及譯文詩歌鑒賞07-21

    《八聲甘州》原文及譯文鑒賞10-12

    柳宗元詩《漁翁》原文譯文鑒賞05-22

    柳宗元《漁翁》原文譯文及詩詞鑒賞06-18

    李白《戰城南》原文譯文鑒賞08-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婷婷精品大全在线视频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 | 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