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敬之《回延安》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8-23 09:22:12 秀雯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賀敬之《回延安》原文及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賀敬之《回延安》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回延安

      作者:賀敬之

      一

      心口莫要這么厲害的跳,

      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檔住了。

      手抓黃土我不放,

      緊緊貼在心窩上。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

      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

      ——母親延安就在這里!

      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

      紅旗飄飄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紅腰帶,

      親人們迎過延河來。

      滿心話登時說不過來,

      一頭撲在親人懷……

      二

      二十里鋪送過柳林鋪迎,

      分別十年又回家中。

      樹梢樹枝樹根根,

      親山親水有親人。

      羊羔羔吃奶望著媽,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手把手兒教會了我,

      母親打發我們過黃河。

      革命的道路千萬里,

      天南海北想著你……

      三

      米酒油饃木炭火,

      團團圍定炕頭坐。

      滿窯里圍的不透風,

      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

      老爺爺進門氣喘得緊:

      “我夢見雞毛信來——可真見親人……”

      親人見了親人面

      雙眼的眼淚眼眶里轉。

      保衛延安你們費了心,

      白頭發添了幾根根。

      團支書又領進社主任,

      當年的放羊娃如今長成人。

      白生生的窗紙紅窗花,

      娃娃們爭搶來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

      長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來革命大發展,

      說不盡這三千六百天……

      四

      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

      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

      頭頂著藍天大明鏡,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條條街道寬又平,

      一座座樓房披彩虹;

      一盞盞電燈亮又明,

      一排排綠樹迎春風……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

      母親延安換新衣。

      五

      楊家嶺的紅旗啊高高的飄,

      革命萬里起高潮!

      寶塔山下留腳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門!

      棗園的燈光照人心,

      延河滾滾喊“前進”!

      赤衛隊……青年團……紅領巾,

      走著咱英雄幾輩輩人……

      社會主義路上大踏步走,

      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

      身長翅膀吧腳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親!

      1956年3月9日 延安

      作品賞析:

      這是賀敬之同志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一開頭,興奮快樂的情感就像強有力的大手把人牢牢抓住!接下去,那些具體而帶有強烈特征性的句子,把眼前的景色和人物帶到我們的眼前、心上來!真像一個久客他鄉的游子一旦回到了故鄉。延安啊,這革命的搖籃,這偉大的“母親”,詩人帶著多少情意倒入了你的懷抱!寫景色,景色因為帶上了詩人的情感分外美麗;寫人物,人物因為帶上了詩人的情感格外可親!這些兩行一排的小小的詩句,它具有多么大的動人力量,它的內涵是多么豐富啊!景色,人物,情感,思想,交融在一起,多么和諧,多么美好啊!寫延安,用了“信天游”的調子,形式和內容得到了統一。

      《回延安》情感濃烈,深切動人;字句美麗、樸素,而又自然。不求深而自深,不雕琢而佳句自來碰手。生活思想的深度是藝術作品深度的根源。這一點是顛撲不破的定律。

      作者簡介:

      賀敬之是我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優秀詩人之一。他是喝延河水成長起來的革命作家。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后,他和丁毅等集體創作的歌劇《白毛女》,對我國革命文藝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他作為一個優秀的抒情詩人,一個熱情洋溢的人民歌手,引人注目地登上詩壇,是在建國以后。

      賀敬之一九二四年生在山東省嶧縣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少年時代在親友資助下讀過小學和師范。抗日戰爭爆發后,他流亡到湖北、四川,就讀于中學,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并開始學習寫作詩歌和散文。由于受了黨的報刊和進步書籍的影響,他向往著革命圣地,于一九四○年到延安參加了革命隊伍,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一九四二年后,賀敬之的詩風為之一變,這顯然是受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影響,也是他對解放區新生活進一步熟悉的結果。這時他的詩歌的基調,由主要是對黑暗的泣訴變為主要是對光明的謳歌。在詩歌的形式上,他開始學習陜北“信天游”,進行民族化的探索。賀敬之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九年期間所寫的短詩和歌詞,后來大都收在《朝陽花開》詩集中。這些詩不再象《鄉村的夜》那樣吟唱“夜,象一只破了的木船,擱淺在村莊”,而是歌頌“溫暖的太陽”及其所照亮的“陜甘寧——我的家”。這個時期,可以視為賀敬之詩歌創作在思想和藝術上告別過去、迎接未來的過渡時期。《鄉村的夜》中那悲苦凄涼的韻味消退了;而建國后那激昂明朗的詩情已在《朝陽花開》中開始萌發了。可以清楚地看到,如《自由的歌》、《笑》等,在構思、基調和風格上,都與后來震動詩壇的《放聲歌唱》、《雷鋒之歌》等抒情長詩,有著血緣的聯系。賀敬之建國以后的詩作,大都收在《放歌集》里。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首之外,《回延安》、《三門峽歌》、《西去列車的窗口》等,也是廣有影響、膾炙人口的名篇。

      回延安翻譯

      第一部分,寫詩人闊別10重回延安母親的懷抱,與親人相見時的興奮和喜悅之情。

      延安是賀敬之生活戰斗過的地方,對延安他有著深深的情感。故地重游,詩人的心情特別激動。“心口呀莫要這么厲害地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莫要”“莫把”兩個祈求的詩句,說明詩人無法控制自己內心激動的情緒。接下來幾句,黃土貼心、夢回延安、摟寶塔山、千呼萬喚,連續幾個情節和動作表達了詩人對母親延安的眷戀。延安親人的歡迎場面更是熱烈。被擬人化了的杜甫川、柳林鋪和紅旗,在“唱”“笑”“招手”。親人們頭上包著白羊肚手巾,腰上纏著紅腰帶迎過延河來了。此時的詩人,“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一頭撲在親人懷”。一個“撲”字表現出來的情感,比千言萬語要多得多。

      第二部分,追憶當年在延安的戰斗生活,表現了詩人與延安母親的血肉關系。

      當年延安的生產和戰斗如火如荼,作者沒有花費大量筆墨一一鋪敘。他發揮賦、比、興等手法的特長來表現自己這段不尋常的生活經歷。“樹梢樹枝樹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有興有比,寫出自己與延安母親的血肉關系。“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用賦的手法,選取典型事物,概括當年熱火朝天的生活。“手把手兒教會了我”,寫出母子親情。“革命的道路千萬里,/天南海北想著你”,表現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

      第三部分,詩人描繪了與親人見面團聚的場面,表達了相互間深厚的情誼。

      團聚場面,作者突出了帶有陜北地方特點的事物,如米酒、油饃、木炭火、土炕、土窯洞,白窗紙、紅窗花,等等,烘托了熱鬧氣氛。老年、青年和少年三代人歡聚一堂,共敘新舊歲月。“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夸張、比喻連用,話題由延安飛跨千山萬水,談到全國的形勢如長江、黃河洶涌澎湃。

      第四部分,描繪延安新貌,贊美10年來黨領導下延安的巨大變化。

      “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是夸張,表明變化之大,看也看不過來。“一條條”“一座座”“一盞盞”“一排排”幾句排比,在數量上運用疊詞,有陜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風”“換新衣”是擬人手法,給人以鮮明印象。

      第五部分,歌頌延安的光輝歷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

      “楊家嶺的紅旗啊高高地飄,/革命萬里起高潮”,用興的手法,使人聯想到大好的革命形勢。接下來幾節,詩人回顧延安歷史,寫延安人民前赴后繼,似滾滾延河水不斷“向前”。結尾一節,“身長翅膀吧腳生云,/再回延安看母親”,用夸張的手法,豪邁的語氣,再次抒發了對延安母親的眷戀之情。

    【賀敬之《回延安》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木瓜原文及賞析] 木瓜詩經原文賞析04-16

    巫峽原文及賞析09-21

    《莊子》原文賞析11-14

    《月夜》原文及賞析12-19

    《臘日》原文賞析03-19

    梅花原文及賞析09-18

    海棠原文及賞析09-28

    野望原文及賞析10-03

    著原文及賞析10-02

    所見原文及賞析09-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线观看人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 中国aV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аv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