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莊暴見孟子原文及翻譯譯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莊暴見孟子原文及翻譯譯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莊暴見孟子原文及翻譯譯文 1
原文閱讀: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翻譯譯文或注釋:
莊暴來見孟子,(他對孟子)說:“我被齊王召見,齊王把(他)愛好音樂的事告訴我,我沒有什么話用可來回答。”莊暴又問:“愛好音樂,那怎么樣呢?”孟子說:“如果齊王(果真)很喜歡音樂,那么齊國治理得大概很不錯了吧。”
有一天,孟子被齊宣王接見,(孟子向宣王)說:“君王曾經把(您)愛好音樂的事告訴莊暴,有這回事嗎?”宣王變了臉色說:“我不是能愛好古代圣王的雅樂,只是愛好世俗一般流行的音樂罷了。”(孟子)說:“只要君王(果真)很愛音樂,那么齊國就(治理得)差不多了。當今的音樂和古代的音樂是一樣的。”(宣王)說:“(這個道理)可以說來聽聽嗎?”(孟子)問道:“一個人單獨欣賞音樂快樂,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宣王)說:“(自己欣賞音樂)不如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孟子又)問:“跟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而快樂,跟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宣王)回答:“不如跟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于是孟子又)說:“請讓我給君王談談關于欣賞音樂的事吧。假如現在君王在這里奏樂,百姓聽到您的鐘、鼓、簫、笛的聲音,都覺得頭痛,愁眉苦臉地互相轉告說:‘我們的君王這樣愛好音樂,為什么使我們落到這樣壞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見面,兄弟東奔西跑,妻子兒女離散。’假如現在君王在這里打獵,百姓聽到您的車馬的'聲音,看到儀仗的華麗,都覺得頭痛,愁眉苦臉地互相轉告說:‘我們的君王這樣愛好打獵,為什么使我們落到這樣壞的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見,兄弟東奔西跑,妻子兒女離散。’這沒有別的緣故,(只是您)不肯和百姓同歡樂啊。假使君王在這里奏樂,百姓聽到君王鐘、鼓、簫、笛的聲音,都興高采烈地互相轉告說:‘我們的君王大概沒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樂呢?’假如現在君王在這里打獵,百姓聽到君王車馬的聲音,看到儀仗的華美,都興高采烈地互相轉告說:‘我們的君王大概沒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獵呢?’這沒有別的緣故,(只是因為您能)和百姓同歡樂啊!如果現在君王能和百姓同歡樂,就能統一天下了。”
莊暴見孟子原文及翻譯譯文 2
先秦:孟子及弟子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畋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譯文
莊暴進見孟子,說:“我被大王召見,大王告訴我(他)喜好音樂的事,我沒有話應答。”
接著問道:“喜好音樂怎么樣啊?”
孟子說,“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錯了!”
幾天后,孟子在覲見齊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子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
齊王臉色一變,不好意思地說:“我并不是喜好先王清靜典雅的音樂,只不過喜好當下世俗流行的音樂罷了。
孟子說,“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很不錯了!在這件事上,現在的俗樂與古代的雅樂差不多。”
齊王說:“能讓我知道是什么道理嗎?”
孟子說:“獨自一人(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齊王說:“不如與他人(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說:“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音聲,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樂呢?’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旗幟,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圍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于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
(“請讓我給大王講講什么是真正的快樂吧!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音聲,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我們大王喜好音樂,為什么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儀仗,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我們大王喜好圍獵,為什么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于不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
“ 假如大王能和百姓們同樂,那就可以成就王業,統一天下。”
注釋
①莊暴:人名,即下文提到的的莊子。
②見(xiàn)于王:被齊王召見或朝見齊王。
③樂(yuè):《說文》:“五聲八音總名。”《易》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禮記·樂記》:“先王之
所以飾喜也”“天地之和”“德之華也”。可見,古代的樂是為了身心合德而作。音樂是道德感情的心聲,也是回歸天地萬物
和諧境界的途徑。
④庶幾:差不多。朱熹《集注》云:“近辭也,言近于。”,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⑤變乎色:改變了臉色。朱熹《集注》云:“變色者,慚其好之不正也。”趙注則說是宣王惱怒莊暴把他“好樂”的事告訴孟,色:臉色
子。
⑥直:不過、僅僅。
⑦獨樂樂: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前一個“樂(yuè )”欣賞音樂 名詞 后一個快樂作動詞用,以下幾句類似的句子同。
⑧鐘鼓之聲,管籥(yuè)之音:這里泛指音樂。管,籥,兩種管樂器,前者跟笛子相似,后者似是排簫的前身。
⑨舉:皆、都。
⑩疾首蹙頞(cù è):形容心里非常怨恨和討厭。疾首,頭痛。蹙頞,皺眉頭。頞,鼻梁。
(11)極:《說文》:“棟也。”《通訓定聲》按:在屋之正中至高處。引申為極致,極端。
(12)田獵:在野外打獵。在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一項帶有軍事訓練性質的活動。由于它要發動百姓驅趕野獸,各級地方官員都要
準備物資和親自參與,所以古人主張應該在農閑時候有節制地舉行,以免擾亂正常的主產秩序。
(13)羽旄:古代軍旗的一種,用野雞毛,牦牛尾裝飾旗桿。旄,牦牛尾。
(14)諸:相當于“之乎”,“之”是代詞,代之前的“王嘗語莊子以好樂”。“乎”是疑問語氣詞,相當于“嗎”
(15)語:告訴
(16)對:回答
【莊暴見孟子原文及翻譯譯文】相關文章:
莊暴見孟子原文及賞析02-06
《莊暴見孟子》教學設計07-23
《莊暴見孟子》文言文知識07-30
莊暴見孟子的高三語文教案10-14
孟子見梁襄王原文翻譯09-09
孟子見梁襄王原文和翻譯03-11
孟子見梁襄王的原文翻譯及注釋賞析11-11
孟子見梁惠王答案及原文翻譯09-02
《過故人莊》原文及譯文04-10
《孟子見梁惠王》閱讀答案及原文注釋翻譯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