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游黃山白岳不果》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1-06-15 18:04:41 古籍 我要投稿

    湯顯祖《游黃山白岳不果》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游黃山白岳不果

    湯顯祖《游黃山白岳不果》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明】湯顯祖

      序:吳序憐予乏絕①,勸為黃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②游。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注:①乏絕:潦倒,困窮。②黃白:即徽州境內的黃山、白岳山。明代中期,徽州商業興盛,商賈富甲天下。

      (1)《尚書·堯典》說“詩言志”。“志”,就是思想、抱負、志向。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試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4分)

      (2)這首詩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試舉一種手法作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詩的前兩句,“金銀氣”表明徽州是一個充滿銅臭味的地方;“黃白游”表明時人追逐富貴,趨之若鶩。詩的后兩句,寫詩人平生只癡迷于塵世外的絕美之境,從不逐“金銀氣”,從不做富貴夢。一個“癡”字直抒胸臆,抒發出詩人的平生之志:癡迷高遠,鄙夷富貴。(評分說明:答出其“志”,癡迷高遠、不慕金錢、鄙夷富貴等意思,2分。結合原詩作簡要分析,2分。)

      (2)此詩所用手法有:

      ①對比,將時人“黃白游”與詩人“癡絕處”對比,于對比中表達詩人的平生之志趣。

      ②雙關,黃白二字,既指黃山、白岳,又比喻黃金白銀。

      ③借代:以“金銀”和“徽州”借代富貴,引人聯想,形象鮮明,凝練生動。

      ④比喻:以“夢”比喻追求、心志,既形象又含蓄。(評分說明:答對手法2分,舉例賞析2分)

      作者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湯氏祖籍臨川縣云山鄉,后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于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簡析:

      從詩人的經歷和品格來講,這首詩既不是歌頌“黃白”景色的美麗,也不是表達向往去徽州,而是發出一生的'感慨。詩人寫這首詩時正是窮困潦倒的時候,朋友多次相邀勸告,希望他到徽州求得發達的機會,然而卻都未成行。詩句中的“黃白”,明指黃山、白岳山,暗喻黃金、白銀,即官位俸祿。無論是何因使其不果,都不能推斷出湯顯祖對徽州的贊美之意。事實上,詩一開頭就把徽州描述成一個充滿銅臭的地方:要沾財氣,多半要到黃山、白岳山間的徽州去。這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明清時期徽商名滿天下,富可敵國,徽州自然也當是個眾人羨慕的流金之地。但這一切與風光之美無關,與潦倒的劇作家也無關。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不肯低頭求人的心態:都說富貴在徽州,可惜我一輩子想都沒想過要去徽州。

      參考賞析:

      《游黃山白岳不果》,詩題中的“白岳”,指的是休寧齊云山。齊云山與湖北武當山、四川鶴鳴山、江西龍虎山并稱“中國四大道教名山”,又與黃山并稱“黃山白岳”。湯顯祖在詩作中,“黃山白岳”便簡作“黃白”。

      全詩四句,其實是寫“因果”。即前兩句寫原因,后兩句寫結果。全詩的主旨在前,而不是后人看重的后兩句。

      前兩句不可忽略是“金銀”與“黃白”,而妙絕的是:“金銀”與“黃白”,又巧妙地聯系起了“黃金白銀”,并且與道教密切關聯——所謂“黃白術”,亦即煉金術。《抱樸子內篇》卷十六題目就叫《黃白》,開首曰:“黃者,金也。白者,銀也。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隱之云爾。”更重要的是,徽商崛起始于明嘉靖年間,而湯顯祖正生于此。資本原始積累期,徽商不可能吟風弄月,只會是一心鉆在錢眼里。

    【湯顯祖《游黃山白岳不果》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游衡岳記》閱讀答案及翻譯07-02

    杜甫《望岳》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08-30

    杜甫的《望岳》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12-23

    《游黃山記》閱讀答案附翻譯07-31

    《望岳》閱讀答案及賞析09-22

    《游黃山》閱讀答案12-20

    《游黃山》閱讀答案08-07

    湯顯祖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16

    《游大林寺》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5-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丁香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