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謠的原文注釋及譯文

    時間:2022-09-26 22:00:43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城中謠的原文注釋及譯文

      原文: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廣眉,四方且牛額。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作品注釋:

      (1)好:喜好,流行。

      (2)高髻:高高的發結。

      (3)廣眉:寬眉。

      (4)且:將、馬上。牛額:半個額頭。

      (5)大袖:寬大的衣袖。

      (6)全匹帛:整匹的帛。帛:綢、緞一類絲織品的總稱。

      作品譯文:

      城里流行高發髻,天下人發髻高一尺。

      城里流行長眉毛,天下人畫眉半個額頭。

      城里流行大袖子,天下人就用整匹布做。

      賞析:

      《城中謠》是東漢初流行在京城洛陽的一首童謠,收在《后漢書·馬廖傳》中。這首詩被馬援之子馬寥上疏皇太后時引用,目的是講“上行下效”的道理。

      馬廖上疏勸皇太后行德政,說“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他舉歷史上的事例為證:“吳王好劍客,百姓多釗瘢。楚王好小腰,宮中多餓死。”又舉了當時百姓口中流傳的《城中謠》為例,指出“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師”。說的是京城?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對全國的影響都很大。實則指出官中的影響更大。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這里的“城”指京城。“高髻”指修飾得高高的發式。“高髻”、“廣眉”、“大袖”皆為漢代京城婦女流行的妝飾。詩中說:如果京城里的人喜歡高高的發式, 那么四面八方的人們就會把發式修飾得比京城的人還要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的句意是:京域里的人若描寬眉,四方的人們就會把眉毛描到占半個額頭那么寬。“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的句意是:京師流行寬大衣袖,那么外地人就會用整匹帛去制做衣袖。

      全詩用極度夸張的手法寫出四方學京城的效果,借以說明“上行下效”的嚴重性。重疊的形式也正是民謠的特點,便于記憶,便于說唱,便于流傳。

    【城中謠的原文注釋及譯文】相關文章:

    城中謠的原文及賞析11-02

    公輸原文、譯文、注釋06-11

    《勸學》原文及譯文注釋06-07

    《水調歌頭》的原文及注釋譯文07-05

    《水調歌頭》原文注釋及譯文09-16

    觀潮原文譯文注釋06-23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2-21

    《馬說》原文及注釋譯文05-16

    誡子書原文及譯文注釋09-23

    所思原文、譯文、注釋、賞析06-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免码va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 香蕉啪视频在钱看视频久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欧美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99热 |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 亚洲不卡另类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