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原文賞析

    時間:2024-04-10 09:55:53 煒亮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原文賞析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原文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劍空彈月下高歌)

      張可久

      劍空彈月下高歌,說到知音,自古無多。

      白發蕭疏,青燈寂寞,老子婆娑。

      故紙上前賢坎坷;醉鄉中壯士磨跎。

      富貴由他,謾想廉頗,誰效常何。

      【注釋】

      知音:知己者。

      蕭疏:稀稀落落。

      老子婆娑:老子,自稱,有倨傲的意思。婆娑,放浪自得的樣子。

      常何:唐朝中郎將。

      【賞析】

      這首小令的作者,借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壘塊,抒發了“知音”無多的感慨。作者從戰國時彈鋏的馮歡談起,聯系到古代的前賢,他們盡管有高才絕學,而生活的經歷卻總是坎坷多艱。世上如果沒有常何,唐太宗何以得識馬周?而趙國老將廉頗,雖然身經百戰,立下了汗馬功勞,由于不遇明主,皇上聽信讒言,終究被群小埋沒。作者讀古人的歷史,有感于自身的際遇,才發出這樣的慨嘆。他具有濟世救民的才華和愿望,然而識才者難遇,善用人者更是不可多得。所以至今只能過著“白發蕭疏,青燈寂寞”的生活,自己的才能無從施展。

      【題解】

      這是張可久《讀史有感》兩首中的前一首。是對歷史和現實中知音難覓的感慨,流露出懷才不遇的失落感,反映了元時社會的黑暗和政治上的腐朽。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雙調折桂令元曲原文賞析06-12

    折桂令·春情原文及賞析02-04

    《折桂令·春情》原文賞析03-28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賞析09-08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賞析09-08

    馬致遠《雙調·折桂令(嘆世)》原文和翻譯11-29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賞析02-04

    折桂令·春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翻譯賞析08-27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翻譯的賞析09-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中文字幕一级网址 | 中文天堂啊好舒服 | 亚洲va一区动漫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