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詞·百姓歸周老》的翻譯賞析

    時間:2024-09-13 09:11:53 進利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挽詞·百姓歸周老》的翻譯賞析

      《挽詞·百姓歸周老》作者為宋朝詩人陳師道。這組挽詞就緊緊扣住了司馬光的事業落筆,寫得莊重肅穆,雍容典雅。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挽詞·百姓歸周老》的翻譯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挽詞·百姓歸周老》

      百姓歸周老,三年待魯儒。

      世方隨日化,身已要人扶。

      玉幾雖來晚,明堂訖授圖。

      心知死諸葛,終不羨曹蜍。

      【前言】

      《丞相溫公挽詞三首》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組詩。這組挽詞緊緊扣司馬光的事業落筆,寫得莊重肅穆,雍容典雅。第二首詩說天下百姓早已期待司馬光執政,以古代圣賢襯托司馬光作為“名相”的高大形象,對司馬光被任用太晚、赍志以歿表示惋惜。

      【注釋】

      ⑹曹蜍:即東晉尚書郎曹茂之。

      【翻譯】

      天下百姓早已像商末民心都向著周文王一樣期待司馬丞相施展抱負。這正是政治形勢急遽變化的危急存亡之時,可惜他已病體支離。他還是像周公和霍光一樣肩負起輔弼幼主的責任。他鞠躬盡瘁,就像諸葛亮,雖然享壽不高,但比起曹蜍之輩可強多了。

      【賞析】

      第二首詩不像第一首那樣泛寫而著重于司馬光晚年才得拜相執政一事。首聯說司馬光在未被起用時早已天下歸心,正像商朝末年民心都向著周文王一樣,又像孔夫子在等待施展抱負的時機。《論語·子路篇》:“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這就是“三年待魯儒”句所本。這里雖然也是抬出兩位古圣人作比,卻與第一首的寫法不盡相同,因為這里是從天下百姓的角度說的。說百姓早已期待司馬光執政,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的意味。這就更加拔高了司馬光,襯托出作為“名相”的高大形象。

      頷聯說司馬光拜相時正是政治形勢急遽變化的“危急存亡之秋”,可惜他已病體支離,行動都不方便了。《漢書·外戚傳》里有“世俗歲殊,時變日化”的說法,“時方隨日化”句即從此化來,意思是適逢多事之秋。這也是站在王安石變法的對立面說的,認為變法鬧得夫下大亂,亟待司馬光出來收拾殘局。總之,這一聯是對司馬光任用太晚,使他赍志以歿表示惋惜。

      頸聯承頷聯之意而語氣一轉,表示慰藉。古代的顧命大臣受命輔弼幼主,太后坐在玉幾旁囑托。據《禮記》,周公攝政輔佐成王時在明堂上統率百官,《史記》里也有漢武帝召畫匠畫周公背負成王圖賜霍光的故事。“玉幾雖來晚,明堂訖受圖”,即說司馬光在神宗死后被高太后起用入相,終于像周公和霍光一樣肩負起輔弼幼主的責任。神宗支持新法,他死后哲宗即位,年方十歲,祖母高太后垂簾聽政、支持廢除新祛,舊黨得勢。

      尾聯用“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故事,說司馬光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雖死猶生,雖然享壽不高,比起尸位素餐的曹蜍之輩可強多了。曹蜍是曹茂之的字,東晉尚書郎。《世說新語·品藻》里說:“廉頗、藺相如雖千載上死人,凜凜恒如有生氣,曹蜍、李志雖見在,厭厭如九泉下人。”這樣的結尾也很高明,不是泛泛地哀嘆其早死的不幸,反而說這比白活著無所作為要有意義,有價值,這就把死者的身份更抬高了。

      作者簡介

      陳師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學文于曾鞏,絕意仕進。元祐(1086-1094)初期,因蘇軾等人舉薦,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等職。詩學杜甫,苦心錘煉,質樸蒼老,深受黃庭堅推重。為江西詩派代表性作家,常與蘇軾、黃庭堅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談叢》。

    【《挽詞·百姓歸周老》的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歸雁原文、翻譯及賞析10-06

    《歸嵩山作》翻譯及賞析01-29

    歸夢原文翻譯及賞析12-19

    《歸燕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3-23

    春歸唐庚翻譯及賞析11-04

    《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12-17

    歸燕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2-03

    歸園田居古詩翻譯及賞析12-08

    《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10-23

    《歸嵩山作》原文、翻譯及賞析05-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级少妇女片试看 |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视频 |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络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 亚洲日本在线中文字幕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