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中秋夜·圓魄上寒空》翻譯賞析

    時間:2021-02-11 10:03:24 古籍 我要投稿

    李嶠《中秋夜·圓魄上寒空》翻譯賞析

      《中秋夜·圓魄上寒空》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嶠。其古詩全文如下:

    李嶠《中秋夜·圓魄上寒空》翻譯賞析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前言】

      《中秋夜》這首詞很明顯,反映了作者對家鄉思戀和對親人牽掛。 中秋月圓之夜,把酒對月訴說相思苦。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

      【注釋】

      圓魄:指中秋圓月

      安知:哪里知道

      雨兼風:急風和暴雨

      【翻譯】

      寒冷的高空升起一輪圓圓的明月,人們都說每個地方的月色都是一樣的。哪里知道遠在千里之外,就沒有驟雨暴風呢。

      【鑒賞】

      這首詩借詠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萬物不可能完全一樣,存在著千差萬別。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意思是此時此地“圓魄”(明月)當空,又怎見得此時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呢?千里指很遠的意思,風雨可借指人生的無常和艱辛。你怎么會知道外邊千里之外的世界,沒有風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見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是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不斷深化、發展的,一種認識的正確與否,并不取決于持這種認識的人數的'多寡,即便對人人“皆言”為是的,也要敢于懷疑,不斷深入地探索。其二,認識問題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對局部、片面的現象描述替代對整體或本質的探求。見到此時此地皓月當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這首五言絕句,寫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風雨,意在風雨,而非賞月。李嶠其人曾三度任職宰相,對政壇的風云變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輪明月照射大地,眾人都說今夜各處的月光都一樣明亮;可是誰能曉得千里之外,無雨驟風狂?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

    【李嶠《中秋夜·圓魄上寒空》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中秋夜》李嶠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2

    《風》李嶠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2

    李嶠《中秋夜》古詩鑒賞09-13

    李賀《北中寒》作品賞析10-05

    李致遠《朝天子·秋夜吟》原文翻譯與賞析04-11

    李嶠詩詞《長寧公主東莊侍宴》翻譯、賞析11-02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翻譯賞析09-03

    秋夜原文翻譯及賞析06-14

    賞析唐詩《汾陰行》李嶠10-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熟女女同中文字幕 | 资源站色在线观看精品 | 天天综合久久综合影院 |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