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譯文及鑒賞

    時間:2022-07-17 15:04:05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轍《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譯文及鑒賞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宋代:蘇轍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譯文

      快到收割新熟的麥子來接續去年的陳谷了,幸虧有各孫輩來替我收割。

      連續幾個晚上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初升的太陽令鄉鄰歡欣鼓舞。

      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償他的饑餓困乏,多取一些自釀的酒來慰勞辛勤收割的外孫。

      收好新麥關閉糧倉回到家里總算結束了農事,寫下這首詩來贊揚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注釋

      賴有:幸虧有。

      諸孫:泛指孫輩。

      陰霪(yín):連綿不斷的雨。

      一竿:指太陽升起的高度。

      村酤(gū):農家自釀的酒。酤,酒。

      閉廩:關閉米倉。廩,米倉。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賞析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描寫的是蘇轍晚年閑居潁昌時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麥收季節,外孫文驥來村里幫助自己收割麥子,蘇轍寫此詩記錄。從諸孫入村幫自己收麥寫起,寫出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這首詩表現了作者看到農村勞作和收獲的快樂。結合蘇轍晚年的遭遇(因為遭受政治上的禁錮,成為朝廷監管的對象,蘇轍被迫選擇了一種離群索居的生活,幾乎斷絕了與官場同僚、朋友的交往,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為他詩歌寫作的核心內容),其背后也可能暗含自己早已主動疏離且不關心政治和官場的深意。

      詩歌中,“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運用了對比手法。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了農村麥收季節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詩人把“三夜陰霪”和“一竿晴日”進行對比,用環境陡然變化,來突出外孫入村收麥的急切與喜悅之情。用詞生動形象,富有內涵。“三夜”突出了“陰霪”之長,“一竿”突出了“晴日”到來之驚喜,“敗”突出了天氣給農人帶來的失望、憂慮之情,“舞”突出了農人收獲時熱火朝天的辛勤與喜悅之情。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這句從側面描寫麥收季節繁忙的勞動景象。詩句沒有直接描寫麥收場景,而是通過家里人忙著做飯、忙著酤酒的場面來間接刻畫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表達了詩人對諸孫的感激之情。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這句寫對外孫勞動結束關倉歸來后的贊嘆,詩人表示要寫一首詩表揚對方。語言風趣,充滿喜悅,表現了詩人的灑脫情懷與拳拳親情之樂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作者介紹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蘇轍《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譯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必修語文《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案11-18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19

    劍俠文言文鑒賞及譯文10-05

    虞氏文言文譯文范文10-03

    《宋史·蘇轍傳》原文及譯文10-20

    蘇轍《墨竹賦》原文及譯文04-09

    徐文長傳原文解析及譯文鑒賞12-29

    《王叔文母劉氏》原文及譯文賞析09-25

    《戚氏》鑒賞05-05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并序原文及譯文鑒賞04-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网a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 亚洲综合在线在线看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一本在线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