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結客少年場行》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1-01-12 17:21:48 古籍 我要投稿

    《代結客少年場行》譯文及賞析

      《代結客少年場行》

    《代結客少年場行》譯文及賞析

      南北朝:鮑照

      驄馬金絡頭,錦帶佩吳鉤。

      失意杯酒間,白刃起相讎。

      追兵一旦至,負劍遠行游。

      去鄉三十載,復得還舊丘。

      升高臨四關,表里望皇州。

      九衢平若水,雙闕似云浮。

      扶宮羅將相,夾道列王侯。

      日中市朝滿,車馬若川流。

      擊鐘陳鼎食,方駕自相求。

      今我獨何為,坎壈懷百憂?

      《代結客少年場行》譯文

      青白大馬金籠頭,腰間錦帶掛吳鉤。

      杯酒之間不如意,拔刀而起相格斗。

      一旦追兵來逮捕,背劍遠走天下游。

      一去故里三十年,最后又回到家門口。

      登上高處遠望四個關口,京城里外眼底收。

      京城的縱橫大路極其平坦,宮殿高得和天空的云彩一樣。

      在宮闕和大道兩旁都是一座座王侯將相的住宅。

      中午市中聚滿了人群,車馬奔馳似水流。

      鐘鳴鼎食權貴家,并駕齊驅忙奔走。

      如今為何獨獨我這般?坎坷一生懷百憂。

      《代結客少年場行》注釋

      驄馬:青白雜毛的馬。絡頭:馬羈,籠頭。吳鉤:吳地所產的一種寶刀,似劍而曲。

      失意:不遂心。相讎:互相結為仇敵。讎,同“仇”。

      追兵:追捕少年的官兵。

      舊丘:老家。丘,古時田里的劃分單位,“四井為邑,四邑為丘”。

      升高:登高。臨:從高處往下看。

      四關:四個關口。據說洛陽有四關,東為成皋,南伊闕,北孟津,西函谷。

      表里:內外。皇州:京城。

      九衢:指京城內的交通要道。衢,道路。古時京城制度,縱橫大道皆九條,所以稱九衢。這句是說京城的縱橫大路極其平坦。九衢,又作“九涂”。

      雙闕:宮門外的兩個樓觀。古時在宮門外建二臺,上面修成樓觀,中留空闕作為過道,所以叫作闕。雙闕,在這里是指宮殿。

      扶宮:夾宮。扶,沿、循。羅:羅列。

      日中:中午。市朝滿:市中聚滿了人群,以喻京城中追求利祿的人很多。

      鐘:古時的一種打擊樂器。鼎:古時烹煮用的器物,一種金屬制成的三足兩耳的鍋。這句是說那些貴族官僚們擊鐘列鼎而食,非常豪奢。

      方駕:并車而行。自相求:互相追求。這句是說那些貴族官僚們車馬擁擠地忙著去互相逢迎干求。

      坎壈:同“坎廩”,窮困不遇的'樣子。

      《代結客少年場行》創作背景

      歷來論者認為鮑照所寫景色,當為洛陽,從“四關”、“雙闕”等看來,確如東漢洛陽。但京城中貴戚官僚鐘鳴鼎食、互相勾結的現象,卻是封建社會普遍現象,不限于一個朝代。此詩正是在作者看破當時官場現象,有感而發所創作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代結客少年場行》賞析

      鮑照這首擬作同樣是對任俠行為和心態的歌頌,寄寓了強烈的身世之感和不滿現實的憤慨之情。從詩中時間跨度之大和內容的深沉來看,可推斷為鮑照的晚期作品。

      “驄馬金絡頭,錦帶佩吳鉤”寫任俠少年的勃勃英姿。人物出場的第一個亮相就給人以色彩鮮明、器宇軒昂的感覺。

      “失意杯酒間,白刃起相仇”寫少年尚武、任俠的性格。杯酒之間稍不如意,便拔劍而起.白刃相斗,彼此結為仇敵。表現了主人公年少時的血氣之勇和熱衷騎射飲宴的俠義豪情。

      “追兵一旦至,負劍遠行游”。一旦官府追來,他們就“負劍遠行”,奔走他鄉。這正是古代“游俠兒”的典型形象。此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情節。

      “去鄉三十載,復得還舊丘”寫任俠少年的逃亡歸來。少年時代血氣方剛,爭勇好勝,杯酒之間的小小口角也會引起一場生死格斗,以致追兵緝捕,亡命而逃。彈指間一去三十年,如今重歸故里,一無所成,而人已屆暮年,無限感喟自在不言之中。可以想見,這些年來,主人公必然歷盡滄桑,如今再不是當年血氣方剛的初生牛犢了。

      “升高臨四關,表里望皇州”。先寫登高鳥瞰四個關口,再寫由表及里看京城。作者“立足”點的每一轉換,詩句即隨之推出一個新的境界。

      “九衢平若水,雙闕似云浮”。九涂,指京城內的交通要道。雙闕,宮門外的兩個橫觀。此處運用了兩個比喻:用“水”來形容京城大路縱橫平坦,用“云彩”來形容宮殿之高。本,本和喻體有機地統一了起來,具有很強的渲染作用。

      “扶宮羅將相,夾道列王侯”。這兩旬是互文,描寫了在富闕和大道兩旁都是一座座壬侯將相的住宅。一個內容從兩個角度表現,顯得條理清晰、詞句活潑,表意更為完美。

      “日中市朝滿,車馬若川流。"寫市中聚滿了人群,車馬川流不息,以喻京城中追求利祿的人很多。

      “擊鐘陳鼎食,方駕自相求。”全句意為,貴族官僚們擊鐘列鼎而食,非常豪奢,車馬擁擠地忙著去互相逢迎干求。京城中王侯將相奢侈豪華的生活和互相攀附的作風,在這個層次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從中讀者不僅可以看到富麗的皇室宮殿,而且可以看到“扶宮”、 “夾道”的王侯府邸、將相門第,以及他們奢侈豪華的日常生活、爭名逐利的種種丑行。世態人情,盡在其中。這是詩人對當時不合理的封建門閥制度最形象最生動的揭露和抨擊。

      “今我獨何為,坎螵懷百憂以兩句反問結束,以自身的坎壤百憂,對比上文回京后所見所聞的繁華,一盛一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深感其中的無限悲辛。“坎壕懷百憂”,正是“負劍遠行游”的必然結果,貌似悔恨,實則寄寓了懷才不遇的無限不平,意在言外,耐人尋味。

      這篇詩的藝術技巧也很高,語言精煉、自然,形象鮮明,音韻和諧、優美,富有韻味,給人印象深刻。看不出當時“綺麗”文風對他的影響,這也是可貴之處。

      《代結客少年場行》作者介紹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代結客少年場行》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結客少年場行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結客少年場行詩詞閱讀原文附答案03-14

    王維桃源行譯文及賞析10-18

    錢塘湖春行譯文及賞析10-28

    《錢塘湖春行》譯文及賞析12-25

    從軍行王昌齡譯文及賞析11-06

    杜牧的《山行》譯文及賞析10-31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賞析及譯文01-10

    小學《錢塘湖春行》譯文及賞析12-25

    李賀《古悠悠行》譯文及賞析11-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亚洲欧美伊人久久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13 | 婷婷六月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国产丝袜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