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藟注釋鑒賞及譯文

    時間:2024-10-30 21:55:02 俊豪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葛藟注釋鑒賞及譯文

      《王風·葛藟》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流浪者求助不得的怨詩,即使為人父母,依舊不可得到眷顧,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冷酷無情;另一說此詩是一個入贅者在他人家生活,抒發孤獨寂寞的悲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葛藟注釋鑒賞及譯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注釋

      ⑴王風:王都之風,即東周王城洛邑一帶的樂調。《詩經》“十五國風”之一,今存十篇。

      ⑵葛藟(lěi):藤類蔓生植物。即野葡萄。

      ⑶綿綿:連綿不絕的樣子。

      ⑷滸(hǔ):水邊。一說岸上地。

      ⑸終:既已。遠:遠離。

      ⑹謂:稱,呼。

      ⑺顧:照顧,眷顧。

      ⑻涘(sì):水邊。

      ⑼有:通“友”,相親之意。一說通“佑”,幫助。

      ⑽漘(chún):河岸,水邊。

      ⑾昆:兄。

      ⑿聞(wèn):通“問”,亦有愛之意。王引之《經義述聞》:“謂相恤問也。古字聞與問通。

      【譯文】

      葛藤綿延長又長,爬到河邊濕地上。遠離親人和兄弟,面對他人把爹喊。就是管人把爹喊,一點眷顧也休想。

      葛藤綿延長又長,爬到河邊陸地上。遠離親人和兄弟,面對他人喊親娘。面對他人喊親娘,也不把我當兒郎。

      葛藤綿延長又長,爬到河邊陸地上。遠離親人和兄弟,面對他人喊兄長。就是每日喊兄長,沒有聽見一個樣。

      【詩文賞析

      舊說以為此詩乃東周初年姬姓貴族所作,旨在譏刺平王棄宗族而不顧。《毛詩序》:“《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毛氏說詩多牽強附會,常把表現人之常情的詩作拉扯到政教、美刺上去。宋人說詩較為通達,朱熹《詩集傳》云:“世衰民散,有去其鄉里家族,而流離失所者,作此詩以自嘆。”得其旨矣。

      詩凡三章,章六句。首章“緜緜”二句寫眼前景物。詩人流落到黃河邊上,見到河邊葛藤茂盛,綿綿不斷,不禁觸景傷情,聯系到自己遠離兄弟、飄泊異鄉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鄉,六親無靠,生活無著,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顏“謂他人父”。處境之艱難,地位之卑下,可見一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絲憐憫。“謂他人父,亦莫我顧”,直書其事,包含許多屈辱,許多痛楚,正如朱熹所嘆:“則其窮也甚矣!”(同上)第二、第三章詩意略同首章,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換一字,豐富了詩的內涵,反覆詠嘆中稍有變化。此詩兩句表達一層意思,六句有三層意思,兩層轉折。由綿綿不絕的葛藟對照兄弟的離散,是一折,由“謂他人父”、“謂他人母”、“謂他人昆”而竟不獲憐憫,又是一折。每一轉折,均含無限酸楚。詩人直抒情事,語句簡質,卻很感人,表現了飄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牛運震《詩志》評曰:“乞兒聲,孤兒淚,不可多讀。”方玉潤《詩經原始》評曰:“沉痛語,不忍卒讀。”都對詩中表現出的流離之苦深為致慨,相信這也是每一位讀此詩者的共同感受。

      【創作背景

      關于《王風·葛藟》的背景,有多種說法。舊說以為此詩乃東周初年姬姓貴族所作,旨在譏刺平王棄宗族而不顧。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流浪者求助不得的怨詩。也有人認為此詩是一個入贅者在他人家生活,抒發孤獨寂寞的悲歌。

    【葛藟注釋鑒賞及譯文】相關文章:

    小星注釋鑒賞及譯文01-27

    葛藟原文及賞析03-08

    湖邊采蓮婦注釋鑒賞及譯文03-29

    《宿府》注釋鑒賞及譯文賞析05-24

    詩經·國風·王風·葛藟04-18

    《長命女·春日宴》譯文注釋及鑒賞03-13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注釋鑒賞及譯文03-29

    《和子由踏青》注釋及譯文鑒賞06-13

    《國風·豳風·狼跋》譯文注釋及鑒賞03-26

    《國風·鄘風·載馳》譯文及注釋鑒賞03-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日韩在线精品特黄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 天天噜噜噜在线视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乱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