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宮春·雙槳莼波》譯文鑒賞

    時間:2025-02-07 10:54:43 曉映 古籍 我要投稿

    《慶宮春·雙槳莼波》譯文鑒賞

      《慶宮春·雙槳莼波》是南宋詞人姜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記游懷人之詞。那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慶宮春·雙槳莼波》譯文鑒賞,供大家閱讀參考。

      《慶宮春·雙槳莼波》譯文鑒賞 1

      《慶宮春·雙槳莼波》

      宋朝:姜夔

      紹熙辛亥除夕。余別石湖歸吳興,雪后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hù)云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后五年冬,復(fù)與俞商卿、張平甫、鈷樸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道經(jīng)吳淞。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樸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闕,蓋過旬,涂稿乃定。樸翁咎余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樸翁皆工于詩。所出奇詭;余亦強(qiáng)追逐之。此行既歸。各得五十余解。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fā)。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yuǎn),正凝想、明擋素襪。如今安在?惟有闌干,伴人一霎。

      《慶宮春·雙槳莼波》古詩簡介

      《慶宮春·雙槳莼波》雖然有濃厚的傷逝懷昔之情和具體的人事背景,但作者一概不直抒,不明說,只于一路景物描寫之中自然帶出,并將它與懷古之情合并寫來,只覺清幽空靈,蘊(yùn)藉含蓄。即如郭麐所謂“一洗華靡,獨(dú)標(biāo)清渏,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靈,聞其聲者人人自遠(yuǎn)。”

      《慶宮春·雙槳莼波》翻譯/譯文

      雙槳劃破長滿莼菜的水波,整個蓑衣淋著松林的密雨,暮靄生愁漸漸充滿空闊的天地。呼喚鷗鳥我愿與它結(jié)盟隱逸,它翩翩飛舞似欲降下,卻又背人轉(zhuǎn)身掠過樹梢遠(yuǎn)去。那次歸返吳興,蕩開云霧寒雪,乘著孤舟連夜起程。傷心往事今又重見,依稀隱約的是秀眉一樣連綿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壓著雙眸脈脈含情。

      小舟駛?cè)氩上阈∠抢镎窃绱汉洌戏蛭移沛镀鹞瑁?dú)自放歌誰來回應(yīng)?在垂虹橋頭向西遙望,孤舟御風(fēng)引領(lǐng)我飄然遠(yuǎn)行,這真是平生難以遏止的豪情逸興!待我酒醒順波舟行已漸遠(yuǎn),我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閃閃,足裹裹襪纖纖,如今美人何在?唯有倚眺的欄桿,伴人徘徊片刻間。

      《慶宮春·雙槳莼波》注釋

      ①紹熙辛亥: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

      ②石湖:指范成大,號石湖居士。

      ③垂虹:即垂虹橋,在今江蘇吳江,因橋上有亭曰垂虹,故名。

      ④封、禺:皆山名,在今漸江德清。梁溪:今江蘇無錫。

      ⑤還過木末:又掠過樹梢。

      ⑥老子婆娑:老夫我對著山川婆娑起舞。

      《慶宮春·雙槳莼波》賞析/鑒賞

      詞有小序述寫作緣起。它首先追敘了1191年(紹熙二年辛亥)除夕,作者從范成大蘇州石湖別墅乘船回湖州家中,雪夜過垂虹橋即興賦詩的情景。詩即《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絕句,“笠澤茫茫雁影微”是其中的一首。當(dāng)時伴隨詩人的還有范成大所贈侍女小紅,故又有《過垂虹》一首云:“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五年以后,1196年(慶元二年)冬,作者自封禺(二山名,在今浙江德清縣西南)東詣梁溪(今無錫)張鑒別墅,行程是由苕溪入太湖經(jīng)吳松江,沿運(yùn)河至無錫,方向正與前次相反,同往者有張鑒(平甫)、俞灝(商卿)、葛天民(樸翁,為僧名義铦),這次又是夜過吳松江,到垂虹橋,且頂風(fēng)漫步橋上,因賦此詞,后經(jīng)十多天反復(fù)修改定稿。這次再游垂虹,小紅未同行,范成大逝去已三載。從小序看,這首詞是一首寫景紀(jì)游之詞,但從全詞看,則兼有傷逝、懷古、懷人等多重內(nèi)容。此詞的妙處正在將多重主旨溶成一片,復(fù)雜含混,意蘊(yùn)豐厚。

      上片從環(huán)境入手,開篇便描繪出一幅凌寒蕩舟的廣闊畫面:飄浮著莼菜的水面,雙槳劃動;松風(fēng)時送雨點(diǎn),冷凝在蓑笠上;暮靄漸漸籠罩湖上,令人生愁。起三句“莼波”、“松雨”、“暮愁”,或語新意工,或情景交融,“漸”字寫出時間的推移,“空闊”則展示出境界的深廣,為全詞定下了一個清曠高遠(yuǎn)的基調(diào)。以下三句繼寫湖面景象:沙鷗在湖上盤旋飛翔,仿佛要為“我”落下,卻又背人轉(zhuǎn)向,遠(yuǎn)遠(yuǎn)掠過樹梢。沙鷗親切可愛之情態(tài)畢現(xiàn)。因?yàn)楣实刂赜危苑Q這些水鳥為“盟鷗”(和“我”有舊交的鷗鳥。)后三句忽爾轉(zhuǎn)到五年前雪夜蕩舟的情景:“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fā)”,正是:“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hù)云衣……”眼前隱約出現(xiàn)的不又是那重疊蜿蜒的遠(yuǎn)山?這是舊夢重溫么?然而當(dāng)年的人又到何處去了?結(jié)句“傷心重見”三句,挽合今昔,感慨遙深。“依約眉山,黛痕低壓”,將太湖遠(yuǎn)處的`青山,比作女子的黛眉,不是無緣無故作形似之語,而顯然有傷逝懷人的情緒。所謂傷逝懷人,則可能既有對友人范成大的追念,又有對范成大所贈歌妓小紅的想念,而且還似有對合肥情侶的深深思念(正是是年正月,詞人與合肥情侶惜別,已有近一年矣)。朦朧迷離,曲盡其妙。

      下片過拍寫船過采香徑。這是香山旁的小溪,據(jù)《吳郡志》:“吳王種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靈巖望之,一水直知矢,故俗又稱箭徑。”面對這歷史古跡,最易引發(fā)人的思古之幽情,“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老子婆娑(猶徘徊),自歌誰答。”對照“那回歸去”的情景——“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而今老夫?qū)ι酱ǜ栉瑁姓l應(yīng)答?仍與上片結(jié)句傷逝情緒一脈相承。西望是垂虹橋,它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東西長千余尺,前臨太湖,橫截吳江,河光海氣,蕩漾一色,稱三吳絕景,以其上有垂虹亭,故名。船過垂虹,也就成為這一路興致的高潮所在。從“此興平生難遏”一句看,這里的“飄然引去”之樂,實(shí)兼今昔言之。這一夜船抵垂虹時,作者曾以“卮酒”袪寒助興,在他“飄然引去”時,未嘗不回想那回“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的難以忘懷的情景。從而,當(dāng)其“酒醒波遠(yuǎn)”后,不免黯然神傷。“政(正)凝想、明珰(耳墜)素襪。”“明珰素襪”借指美人。曹植《洛神賦》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無微情以效愛兮,獻(xiàn)江南之明珰”句。這里“明珰素襪”所代的美人,聯(lián)系“采香徑里春寒”句,似指吳宮西子,而聯(lián)系“那回歸去”,又似指小紅。還可能是遠(yuǎn)隔千里,年初與自己依依惜別的合肥情侶。其妙正在于懷古與思念之情合一,又不說明,反令人神遠(yuǎn)。末三句即以“如今安在”四字提唱,“唯有闌干,伴人一霎”一嘆作答,指出千古興衰、今昔哀樂,猶如一夢,由懷想跌到眼前,收束有力。而傷懷幽怨,余味不盡。

      從小序看,這一夜同游共四人,且相呼步行于垂虹橋,觀看星斗漁火,而詞中卻絕少征實(shí)描寫。惟致力刻畫在這云壓青山、暮愁漸滿的太湖之上、垂虹亭畔飄然不群,放歌抒懷的詞人自我形象,頗有遺世獨(dú)立之感。

      《慶宮春·雙槳莼波》作者簡介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xué)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jì)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jié)序、交游、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fā)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fā)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鶴般的個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xù)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慶宮春·雙槳莼波》譯文鑒賞 2

      紹熙辛亥除夕①,余別石湖歸吳興,雪后夜過垂虹②,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hù)云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后五年冬,復(fù)興俞商卿,張平甫、铦樸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③,道經(jīng)吳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小能支。樸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闋,蓋過旬涂稿乃定。樸翁咎余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樸翁皆工于詩,所出奇詭,余亦強(qiáng)追逐之;此行既歸,各得五十余解。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④,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fā)。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⑤,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yuǎn),正凝想、明珰素襪⑥。如今安在?惟有欄桿,伴人一霎。

      「注釋」

      ①紹熙辛亥:光宗紹熙二年(1191)。下文“后五年冬”作是闋時,為寧宗慶元二年(1196)。

      ②垂虹:指吳江利往橋,長橋上建亭日:“垂虹”。

      ③俞商卿:名灝,進(jìn)士,世居杭,晚年筑室西湖九里松,有《青松居士集》。張平甫:名鑒,張俊之孫,白石自謂與平甫“十年相處,情甚骨肉”。鉿樸翁:葛天民,字無懷,初為僧,名義鉿,字樸翁,后還俗;山陰人,居西湖。封禺:封山和禺山,在今浙江德清西南。梁溪:無錫之別稱。

      ④盟鷗:謂居云水之鄉(xiāng),如與鷗鳥有約。事出《列子·黃帝》。稼軒有《水調(diào)歌頭·盟鷗》。

      ⑤采香徑:蘇州香山旁的小溪;吳王種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故有此名。

      ⑥明珰素襪:用指美人。王當(dāng),以珠為耳飾。

      「譯文」

      蕩雙槳泛起波浪,船行進(jìn)在漂浮著莼菜的水上,松風(fēng)送來雨點(diǎn),披上一件蓑衣,看引人發(fā)愁的暮色,漸漸地彌漫于空闊的水天間。我招呼著那與我舊有盟約的沙鷗,它在空中盤旋著,像是要飛下來,又轉(zhuǎn)而離開人掠過樹梢去了。五年前,那次回吳興去,沖著寒云積雪,一條小船夜間出發(fā)經(jīng)此。令我傷心的是,又一次見到這隱隱約約的遠(yuǎn)山,好像女子低低垂下的黛眉。

      那夜,古代吳宮美人曾來采香的溪上正春寒襲人,我徘徊其間,獨(dú)自唱起自制的`新詞,可惜無人相和。兩望長橋上的垂虹亭,飄然地離去,這種游賞吟詠的興致我平生總是欲罷不能。眼前酒醒來時,波聲已經(jīng)遙遠(yuǎn),我正凝神默想,那明珠垂耳、羅襪生塵的美人如今又在哪里呢?只有那長橋上的欄桿,能陪伴著人們一陣。

      「賞析」

      紹熙二年(1191)冬,姜夔自合肥歸湖州途中,訪石湖(江蘇吳縣西南,交吳江縣界、通太湖處)范成大,留居一月,除夕別歸。范以家中有色藝之婢小紅相贈,姜夔攜小紅雪夜孤舟過垂虹,曾乘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其時節(jié)氣已過立春。五年后慶元二年(1196)的冬天,姜與三友人自浙地往無錫,再經(jīng)吳松時,又是寒夜,他們泊船垂虹,漫步長橋,憑欄眺望,又飲酒御寒,彼此吟詠。此詞即作者當(dāng)時所賦,后又經(jīng)十余天修改始定。這次重經(jīng)舊地,范成大已去世三年了,小紅也不在,所以心情與往年大不一樣,詞多傷逝懷人之感。

      自“雙槳”至“木末”六句,寫乘舟重經(jīng)吳松情景。“莼波”、“松雨”,本地風(fēng)光,偶句精磨巧琢。“暮愁”,點(diǎn)出心情,此行與五年前自石湖歸苕溪之愉悅迥異,已伏下文“傷心重見”。煙雨迷茫之中,暮色漸至,愁思也隨之而增長,終至充滿空闊的水天之間。“漸”字有神。后三句描摹出鷗鳥盤旋飛翔,欲下而又遠(yuǎn)避的習(xí)性,同時用“呼我盟鷗”四字,表達(dá)了自己熟悉此景的親切感。引出五年前“那回歸去”的種種情景。石湖離垂虹并不算遠(yuǎn),雪夜孤舟,出發(fā)經(jīng)此,也曾見山似黛眉。“依約”,因其被云所遮,即題序中引詩所說的“玉峰重疊護(hù)云衣”。“傷心重見”,合今與昔之景物,與物是人非之感。“傷心”又應(yīng)前“暮愁”,而分量極重,無疑為已作古的好友范成大而發(fā)。遠(yuǎn)山雖是“重見”,但今已染遍愁緒,“低壓”二字亦因心境而用,該山也仿佛在低眉垂淚。

      過片仍承前,由今之所見而憶昔,寫的還是當(dāng)年事。“采香徑”,夏師云:“借用其名,不指實(shí)地。”甚是。吳松、垂虹一帶,皆近吳宮,故借用之;白石《除夜自石湖歸苕溪》詩也有“吳宮煙冷水迢迢”句。“春寒”二字正說明是當(dāng)年(眼前則是“冬”),點(diǎn)題序中“長橋寂寞春寒夜”詩句。那時,興致甚好,故“婆娑”而“自歌”,所謂“自作新詞韻最嬌”也。“誰答”,說無詩友唱和,此行有三友同往,而那次“只有詩人一舸歸”。再三句寫“過垂虹”情景,其詩句“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可作“垂虹西望,飄然引去”的注腳。記當(dāng)年之輕快,亦即寫此日之沉重。“此興平生難遏”,又合今昔而言。對景吟詩賦闋的興致過去很高,現(xiàn)在也一樣,此行所得,竟多至“五十余解(首)”,即題序所謂“意所耽不能自已也”。至此結(jié)句回憶,以下回到眼前。序中“中夕相呼步垂虹”事,偏偏先不說,留待最后;是夜“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以至“以衾自纏”等旗亭候館情事,也略過,而徑接“酒醒”,但我們因“波遠(yuǎn)”二字,而知人已泊舟離岸,不在船上或水邊了。猶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所謂“渭城已遠(yuǎn)波聲小”。人雖離而心未離,“正凝想”者,仍是歷史上在“采香徑里”采過香的“明珰素襪”的吳宮美人如西子一類人物。“如今安在”,若擴(kuò)而大之,借古喻今,可以聯(lián)想到范成大,也可聯(lián)想到當(dāng)年石湖所贈之小紅。“惟有”八字,倒點(diǎn)“步垂虹”,曾在長橋上憑欄悵望(橋上建亭,亭必有欄;又《吳郡圖經(jīng)續(xù)志》:“吳江利往橋……縈以修欄。”),黯然神傷的情景。

    【《慶宮春·雙槳莼波》譯文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慶宮春·雙槳莼波》譯文鑒賞05-06

    《慶宮春·雙槳莼波》詩詞翻譯及賞析08-05

    慶宮春·雙槳莼波_姜夔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8-08

    《漢宮春·著破荷衣》譯文及鑒賞03-29

    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譯文及鑒賞答案10-30

    《隋宮》原文、譯文以及鑒賞04-18

    《慶宮春》古詩賞析08-16

    李賀《貝宮夫人》譯文及鑒賞09-13

    《隋宮》原文、譯文以及鑒賞(精)04-21

    《春怨》的原文、譯文以及鑒賞04-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20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