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5-02-24 17:09:50 小英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組詩作品,被稱為是詠王昭君最好的詩篇。下面給大家分享明妃曲·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

      明妃曲二首·其二

      宋朝 王安石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譯文

      明妃當初嫁給胡人的時候,身旁上百兩的氈車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

      她多想找個人說話但無處可說,只能將自己的心語寄托于琵琶聲中。

      黃金桿撥撥動琴弦,彈出美妙聲音,彈起琵琶仰望空中飛鴻勸著胡酒。

      隨嫁的漢宮侍女暗中垂淚,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國者頻頻回首。

      漢朝之恩實在是淺薄啊,胡人之恩還要更深,人生的歡樂在于心與心相知。

      可憐王昭君的青冢已經荒蕪埋沒,還是有悲哀的樂曲流傳至今。

      注釋

      “氈車”句:寫匈奴派了大隊胡姬來接昭君!对娊洝ふ倌稀o巢》:“之子于歸,百兩御之。”寫貴族女子出嫁,陪從很多。兩:同輛。

      桿撥:彈琵琶的工具。

      春風手:形容手能彈出美妙的聲音。

      漢宮侍女:指陪昭君遠嫁的漢官女。

      青冢:杜甫詩中有“獨留青冢向黃昏”及“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諸句,此用其意。相傳昭君墓上的草常青,故名青冢,在今呼和浩特市南。

      賞析

      這首詩描寫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況與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畫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義,塑造了一個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詩語言矜煉深雅,纏綿婉麗,藝術手法多樣,風格鮮明獨特。作品命題新穎,遭致紛紛議論,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廣泛影響。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眱删鋵懨麇ㄍ跽丫┘藓,胡人以氈車百輛相迎!对娊洝飞嫌小爸佑跉w,百兩(同‘輛’)御(迎接)之”的詩句,可見胡人是以迎接王姬之禮來迎明妃。在通常情況下,禮儀之隆重,反映恩義之深厚,為下文“胡(恩)自深”作了伏筆。其中“皆胡姬”三字,又為下文“含情欲說獨無處”作伏筆。

      關于明妃對此的反應,詩中寫她“含情欲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梅堯臣《依韻和原甫昭君辭》中也說:“情語既不通,豈止腸九回?”他們意思是說明妃與胡人言語也不通,談不上“知心”,所以哀而不樂。

      王安石通過在詩中突出一個細節描繪來表現明妃的“哀”情:明妃一面手彈琵琶以“勸胡”飲酒,一面眼“看飛鴻”,心向“塞南”。通過這一細節,巧妙地刻畫了明妃內心的矛盾與痛苦。接著,他又用明妃所彈的琵琶音調,感動得“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聽者被感動到這個地步,則彈者之內心痛苦自不待言!鞍摇敝,是從聽者的反應中寫出的。

      前面是明妃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況與心情的描寫;末四句則是進一步加以分析、議論。這四句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漢恩自淺胡自深”——明妃在漢為禁閉于長門中的宮女,又被當作禮物送去“和番”,所以“漢恩”是“淺”的;胡人對她以“百輛”相迎,“恩”禮相對較“深”。這句講的是事實。

      第二層講“人生樂在相知心”,這是講人之常情。如果按此常情,明妃在胡就應該樂而不哀了。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

      這就接入第三層:明妃在胡不樂而哀,其“哀弦”尚“留至今”,當時之哀可想而知。明妃之心之所以與常情不同,是因為她深明大義,不以個人恩怨得失改變心意,而況胡人也并非“知心”。

      四句分三層,中有兩個轉折,有一個矛盾,只有把其中曲折、跳宕理清,才能看出王安石的“用意深”及其“眼孔心胸大”處(方東樹《昭昧詹言》)。南宋初,范沖“對高宗論此詩,直斥為壞人心術,無父無君”(李壁注解中的話,此據《唐宋詩舉要》轉引),完全是沒有懂得此詩。范沖是范祖禹之子,范祖禹是一貫反對新法的人,挾嫌攻擊,更不足據。其實王安石這樣描寫明妃,這樣委曲深入地刻畫明妃心事,用以突出民族大義,恰恰是可以“正人心,厚風俗”的,在當時是針對施宜生、張元之流而發的,對后人也有教育意義。

      《明妃曲二首》體現出王安石注意刻畫人物的特點,從描繪人物“意態”,到解剖人物心理,有渲染,有烘托,有細節描寫,相當于是把寫小說的一些手法用入詩中。而在“用筆布置逆順”及“章法疏密伸縮裁剪”等方面,則又是把韓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技法用來寫詩。這樣,就使詩歌的藝術手法更加多樣化,詩歌的表現能力更強。由于兩者結合得較好,故雖以文為詩,而形象性并不因之減弱,此詩末四句以形象來進行議論,即其明證。王安石既以小說手法與古文筆法來寫詩,讀者也就應以讀小說、讀古文之法來讀它,才能讀懂詩。

      創作背景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二首。這組詩作于公元1059年(嘉祐四年),王安石奏《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之后。當時,梅堯臣、歐陽修、司馬光、劉敞皆寫有和詩。

      北宋時,遼國、西夏“交侵,歲幣百萬”(趙翼《廿二史札記》)。自景祐年間(1034—1038)以來,“西(夏)事尤棘”。當時的施宜生、張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遼、夏,為遼、夏出謀獻策,造成宋的邊患。詩人們借漢言宋,想到明妃。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創作的。

      詩人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慶歷二年(1042)進士,先后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1070)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1076年)罷相后,隱居,病死于江寧鐘山,謚號“文”,又稱王文公。其變法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頗有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擅長說理與修辭,善用典故;詞作不多,風格高峻。有《王臨川集》《臨川先生歌曲》。

    【明妃曲·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翻譯賞析10-19

    明妃曲二首·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04-26

    明妃曲二首_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08

    《明妃曲》的詩原文02-28

    明妃曲二首原文及賞析02-26

    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嫁與胡兒》詩詞翻譯賞析05-21

    明妃曲二首原文及賞析[精華]02-28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賞析10-08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翻譯及鑒賞07-22

    [經典]明妃曲二首原文及賞析5篇02-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制服aⅴ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少妇爽的嗷嗷叫视频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