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寄仲高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07-16 19:11:31 古籍 我要投稿

    漁家傲·寄仲高原文及賞析

      原文:

      漁家傲·寄仲高

      [宋代]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譯文

      向東望故鄉山陰在哪里呢?來回相隔有一萬三千里。一封家書寫滿紙,流著兩行思鄉懷親的眼淚。時恐怕已是明年的事待得回信。

      遙問家鄉紅橋下的流水,何日才能駕扁舟到橋下尋找我的兄弟?我走遍天涯,已真的感到衰老疲憊。愁思滿懷,長夜難寐。兩鬢已白絲間黑發,在茶煙繚繞中虛度光陰令人悲。

      注釋

      仲高:陸升之(1113-1174),字仲高,陸游的堂兄。

      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陸游的家鄉。

      紅橋:又名虹橋,在山陰近郊。

      扁(piān)舟:小船。

      愁無寐(mèi):愁中失眠

      鬢絲:形容鬢發斑白而稀疏。

      茶煙:煮茶時冒出的水氣。

      賞析:

      上片起二句:“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蜀中與故鄉山陰距離之遠,為后文寫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發端。“寫得家書空滿紙”和“流清淚”二句,是為著寫思家之情的深切。“空滿紙”,情難盡:“流清淚”,情難抑,作者的傷感,深深地感染著讀者。作者道不盡的酸楚,豈是“家書”能表述清楚的。“書回已是明年事”句,緊接寫信的事,自嘆徒勞;又唿應起二句,更加傷感。一封家信的'回復,竟要等待到來年,這種情境極為難堪,而表達卻極新穎。

      前人詩詞,少見這樣寫。這一句是全詞意境最佳的創新之句。這種句,不可多得,也不能強求,須從實境實感中自然得來。陸游心境如此,感觸自心中油然而發,正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下片起二句,從思家轉到思念仲高。“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巧妙地借“寄語”流水來表達懷人之情。紅橋,在山陰縣西七里迎恩門外,當是兩人共出入之地,詞由橋寫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實上是倒過來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紅橋。詞題是寄仲高,不是懷仲高,故不專寫懷念仲高專寫懷念高,只這二句,而“兄弟”一唿,已是情義滿溢了。

      況寄言只憑設想,相尋了無定期,用筆不多,而酸楚之情卻更深一層了。陸游離開南鄭宣撫使司幕府后,經三泉、益昌、劍門、武連、綿州、羅江、廣漢等地至成都;又以成都為中心,輾轉往來于蜀州、嘉州、榮州等地在奔波中年華漸逝,已年屆五十,故接下去有“行遍天涯真老矣”之句。這一句從歸鄉未得,轉到萬里飄泊、年華老大之慨。再接下去二句:“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典故用自杜牧《題禪院》詩:“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陸游早年即以經濟自負,又以縱飲自豪,同于杜牧;而后老大無成,幾絲白發,坐對茶煙,也同于杜牧。身世之感相同,自然容易引起共鳴,信手拈用其詩,如同已出,不見用典的痕跡。這三句,是向仲高告訴自己的生活現狀,看似消沉,實際則不然。因為對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種表現。

      這首詞從寄語親人表達思鄉、懷人及自身作客飄零的情狀,語有新意,情亦纏綿,在陸游的詞中是筆調較為凄婉之作。它的結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實際并不消沉,化憤激不平與熱烈為閑適與凄婉,又是陸詩與陸詞的常見意境。

    【漁家傲·寄仲高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陸游《漁家傲·寄仲高》的賞析11-17

    寄人原文及賞析08-03

    范仲淹漁家傲原文及賞析10-27

    范仲淹《漁家傲》原文及賞析10-24

    《將仲子》原文、翻譯及賞析02-05

    詩經將仲子原文及賞析08-25

    《折桂令·寄遠》原文及賞析12-23

    寄黃幾復原文及賞析12-15

    李商隱夜雨寄北原文及賞析01-24

    李商隱《夜雨寄北》原文及賞析12-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免费AV | 伊人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无线码在线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不卡 | 在线观看不卡免费视频 | 香蕉伊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