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2-02-25 10:12:07 古籍 我要投稿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是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創作的一篇記敘文,文題為后人所加。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 篇1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注釋:

      1、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權:指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現在浙江富陽)人,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229年稱帝。

      3、謂:告訴,對……說,常與“曰”連用。

      4、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呂家崗)人。

      5、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6、今:現在。

      7、當涂:當道;涂,道路

      8、掌事:當道,當權

      9、辭:推辭,推托。

      10、以:介詞,用。

      11、務:事務。

      12、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13、豈:難道。

      14、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專攻。“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書。

      15、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16、邪[yé]:通“耶”,語氣詞。

      17、但:只,僅。

      18、當:應當。

      19、涉獵:粗略地閱讀。

      20、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21、耳:同“爾”,語氣詞,罷了。

      22、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23、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24、益:好處。

      25、乃:于是,就。

      26、始:開始。

      27、就學:指從事學習。

      28、及:到了……的時候

      29、過:到。

      30、尋陽:縣名,現在湖北黃梅西南。

      31、與:和。

      32、論議:討論議事。

      33、大:非常,十分。

      34、驚:驚奇。

      35、者:用在時間詞后面,無翻譯。

      36、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37、非復:不再是。復:再。

      38、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吳下,指吳縣,現在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現指才識尚淺的人。

      39、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少”(與常見的“多”的解釋不同)。

      40、即:就。

      41、更:重新。

      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3、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44、何:為什么。

      45、見事:認清事物。

      46、乎:啊。表感嘆語氣。

      47、遂:于是,就。

      48、拜:拜見。

      49、別:離開。

      50、為:成為

      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親昵的意思。

      翻譯: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瀏覽,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像我一樣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于是呂蒙開始學習。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議論天下大事。魯肅非常吃驚地說:“以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分別了幾天,就應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你為什么這么晚才明白這一道理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

      賞析:

      本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本文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與《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的文字相比,本文僅區區118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長進,突出了學習重要性。本文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后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本文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孫權的循循善誘,魯肅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體,足顯作者的文筆功架之深厚。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 篇2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志士(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

      注釋1、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權:指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浙江富陽)人,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229年稱帝。

      3、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4、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

      5、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6、今:當今。

      7、當涂:當道,當權。

      8、掌事:掌管政事。

      9、辭:推托。

      10、以:介詞,用。

      11、務:事務。

      12、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13、豈:難道。

      14、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書。

      15、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16、邪(yé):通“耶”,語氣詞,表示反問或疑問的語氣。

      17、但:只,僅。

      18、當:應當。

      19、涉獵:粗略地閱讀。

      20、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21、耳:語氣詞,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22、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23、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24、益:好處。

      25、乃:于是,就。

      26、始:開始。

      27、就學:指從事學習。就,單獨翻譯為 從事。

      28、及:到了……的時候。

      29、過:到。

      30、尋陽: 縣名,在湖北黃梅西南。

      31、論議:討論議事。

      32、大:非常,十分。

      33、驚:驚奇。

      34、者:用在時間詞后面,不譯。

      35、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36、非復:不再是。復:再,又。

      37、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吳下,指吳縣,如今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現指才識尚淺的人。

      38、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幾”。士,讀書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43、何:為什么。

      44、見事:認清事物。見,認清,識別。

      45、乎:啊。表感嘆或反問語氣。

      46、遂:于是,就。

      47、拜:拜見。

      48、別:離開。

      通假字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通“耶”,語氣詞。表反問語氣。

      卿今當涂掌事。

      當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當權。

      詞類活用

      1.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狀語后置,名詞作動詞。

      2.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之:主謂取獨。

      一詞多義

      以:

      蒙辭以軍中多務。(介詞,用)

      自以為大有所益。(認為)

      當:

      但當涉獵。(應當)

      當涂掌事。(掌管)

      見:

      見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

      古今異義

      (蒙辭以軍中多務)辭:

      古義:推辭。

      今義:告別,不接受,解雇。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孤:

      古義:古時候王侯的自稱,我。

      今義:獨自,孤獨。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治:

      古義:研究。

      今義:治理。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博士:

      古義: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

      (及魯肅過尋陽)及:

      古義:到了······的時候

      今義:以及。

      (及魯肅過尋陽)過:

      古義:到。

      今義:經過。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義:重新。

      今義:更加。

      (但當涉獵)但:

      古義:只。

      今義:轉折連接詞,但是。

      (但當涉獵)涉獵:

      古義:粗略的閱讀

      今義:捕捉獵物

      (見往事耳)往事:

      古義:歷史。

      今義:過去的事。

      (自以為大有所益)大:

      古義:很。

      今義: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

      (蒙乃始就學)就:

      古義:從事。

      今義:就。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見:

      古義:認清。

      今義:看見。

      特殊句式

      倒裝句

      蒙辭以軍中多務。

      即:蒙以軍中多務辭。(介詞結構后置)

      反問句: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嗎)!

      卿言多務,孰若孤?

      文章結構

      1. 孫權勸學

      2. 呂蒙始學

      3. 魯肅贊學:"非復吳下阿蒙,拜蒙母,結友而別"

      賞析

      該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文章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文章篇幅小,僅119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該文以對話為主,其他內容均簡說或不說。如對呂蒙的學習情況,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讀了哪些書,又如何用功則只字未提。后文中呂蒙二人的談話,只用一句“與蒙論議”來交代,兩人談論的是什么話題,呂蒙的哪些見解讓魯肅起敬的都略去不寫。詳略的安排極其精當。 除對話外的其他語言也非常簡省而意賅。情節發展上,孫權的刻意勸學終使呂蒙就學,他就學后的淵博學識又使魯肅驚嘆,呂蒙又緊承其嘆發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語,上下文銜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該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孫權勸學,先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呂蒙頗為自得的神態,呂蒙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長進,突出了學習重要性。

      讀書使呂蒙的言談大有智慧,所以魯肅的語氣重在驚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也僅說了一句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話中既有對魯肅大驚小怪的'不以為然,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羨之情。呂蒙讀書的功效是通過魯肅的與呂蒙的對話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他的驚嘆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呂蒙的謙虛好學, 魯肅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體,足顯作者的文筆功架之深厚。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 篇3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宋代·司馬光 撰《孫權勸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吳下時沒有才學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你知曉事情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后分別了。

      注釋

      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權:指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浙江富陽)人,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229年稱帝。

      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

      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今:當今。

      當涂:當道,當權。

      掌事:掌管政事。

      辭:推托。

      以:介詞,用。

      務:事務。

      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豈:難道。

      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書。

      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邪(yé):通“耶”,語氣詞,表示反問或疑問的語氣。

      但:只,僅。

      當:應當。

      涉獵:粗略地閱讀。

      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耳:語氣詞,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益:好處。

      乃:于是,就。

      始:開始。

      就學:指從事學習。就,單獨翻譯為 從事。

      及:到了……的時候。

      過:到。

      尋陽: 縣名,在湖北黃梅西南。

      論議:討論議事。

      大:非常,十分。

      驚:驚奇。

      者:用在時間詞后面,不譯。

      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非復:不再是。復:再,又。

      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吳下,指吳縣,如今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現指才識尚淺的人。

      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幾”。士,讀書人。

      即:就。

      更(gēng):另,另外。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何:為什么。

      見事:知曉事情。

      乎:啊。表感嘆或反問語氣。

      遂:于是,就。

      拜:拜見。

      別:離開。

      道理啟示

      (1)我們不要忙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忙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為事情繁忙以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3)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

      (4)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以會學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6)勸人要講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聽從別人。

      (8)只要發奮學習,以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9)讀書給人忙樂趣,給人忙光彩,給人忙才干。

      (10)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以能學到知識,并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

      (11)求知可忙改變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以會成活并成長。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08-17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08-16

    《孫權勸學》原文、翻譯及賞析01-27

    孫權勸學原文翻譯及賞析01-22

    孫權勸學原文、注釋及賞析09-06

    孫權勸學原文、翻譯及賞析08-17

    孫權勸學原文、賞析10-19

    【精】孫權勸學原文翻譯及賞析12-16

    孫權勸學原文翻譯賞析07-14

    《孫權勸學》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12-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婷婷精品五月天在线观看 |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24 | 亚洲成aⅴ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