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07-26 12:32:22 古籍 我要投稿

    杏花原文及賞析

      原文:

      杏花

      [宋代]王安石

      石梁度空曠,茅屋臨清炯。

      俯窺嬌饒杏,未覺身勝影。

      嫣如景陽妃,含笑墮宮井。

      怊悵有微波,殘妝壞難整。

      譯文

      攔水的石壩跨過空曠的水面,茅屋就坐落在溪水清明的小溪旁。

      俯看嬌艷富孔的杏花,并不覺得花兒勝過水中的倒影。

      巧笑嫣然如同景陽宮的妃嬪,含笑落進宮井之中。

      水面漣漪,將水中佳人的容顏妝飾弄得殘破難整,讓人惆悵不已。

      注釋

      石梁:石頭堆成的攔水壩,用來捕魚等。

      清炯(jiǒng):清明,指陽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

      嬌饒:即嬌嬈。嬌艷富孔貌。

      景陽妃:指南朝陳后主的嬪妃張孔華、孔貴嬪等。史載,隋軍入臺城。后主避之,與張孔華、孔貴嬪俱入景陽宮井中。隋軍窺井而唿,后主不應。欲下石,乃聞叫聲,以繩引之,驚其太重。及出,乃與張孔華、孔貴嬪同乘而上。

      怊悵(chāo chàng):惆悵。

      殘妝:被損壞了的化妝。

      賞析:

      此詩前半首寫花影,突出水中的花影之美勝于花的自身;后半首由水中花影,聯想及南朝陳后主及貴妃張麗華國破人亡的境遇。此詩藝術構思的獨到之處在于,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嬌美艷麗,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現她在水中嬌嬈的倒影。

      首聯石橋跨過了空曠的水面,茅屋正在清澈閃亮的溪水畔。這里用了兩個形容詞:“空曠”“清炯”,都借指水面,是用了修辭中所謂借代的方法,以形象具體的特征代替抽象的概念,遂令詩意豐滿,形象鮮明,如直說石梁渡河,茅屋臨水,則興味索然了。

      頷聯說俯看嬌美艷麗的杏花,似乎并未覺得它本身比水中倒影更美,王安石很懂得水中之影的妙處。尋繹其原委,水中之影自有一種清瑩而縹緲的美感,嚴羽《滄浪詩話》狀詩之無跡可求、透徹玲瓏就說:“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王安石愛看水中之影,正是深知個中三味,意在追求一種空靈玄妙的'韻味。

      頸聯以張、孔作比,說杏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動人。以花比美人是詩家常語,這里以美人喻花則覺新警。

      尾聯承上而來,也還是將人擬花,然而寫微波蕩漾,花影繚亂的景象,便令此二句翻出新義。詩說水面的漣漪,將水中這位絕代佳人的容顏妝飾弄得殘破難整,令人惆悵不已。因為上文已將杏花比作景陽妃,所以這里的“殘妝”也顯喻杏花,只是前用明喻而此用暗喻。“殘妝壞難整”一句寫花影凌亂,形象生動而富有動態的美,情韻絕勝。

      此詩雖詠臨水之杏花,然全詩不著一花字、水字,詩人像是有意避開坐實的刻鏤描摹,而杏花的風姿神韻全以空靈比況之筆出之,給人一種含蓄深邃的美感。其實,寫杏花臨水及其水中倒影這一景象,在唐人的詩中也早已有過,如吳融的《杏花》詩“獨照影時臨水畔”,然而王安石之詩所以能超越前人,就在于他表現這種景象所用的手法巧妙新穎,造成了十分動人的藝術魅力,能引起讀者無限美妙的聯想。

    【杏花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途中見杏花原文及賞析12-11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原文及賞析08-17

    還原文及賞析01-19

    月夜原文及賞析01-18

    木瓜原文及賞析01-18

    遠游原文及賞析01-18

    清明原文及賞析12-26

    瑤池原文及賞析12-23

    佳人原文及賞析12-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又爽又高潮的视频国产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 日韩综合天天久久一本 | 久久精品五月天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