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其十二_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時間:2021-08-03 16:41:12 古籍 我要投稿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十二_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魏晉陶淵明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十二_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譯文

      鴟鴸出現在城里,國內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國懷王時,此鳥必定常飛至。

      青丘之山有奇鳥,獨自出現人不知。

      本來就為迷者生,不必曉喻賢君子。

      注釋

      鴟鴸(chīzhū):鳥名。見(xiàn):出現。

      懷王:楚懷王,戰國末期楚國君主。屈原便在懷王時被放逐的。

      賞析

      此詩用《山海經》中兩則奇異之鳥的神話,來表達詩人對政治時事的感慨,其內涵具顯隱兩重。從表層看,含義頗為明確,古今學者多有解說。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經》所記述的鴟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鳴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過對當年楚國屈原被放而懷王不悟,終至亡國的歷史教訓的回顧,影射批評東晉政權在用人上的親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層含義,感慨極深,理想和現實的沖突也很強烈,它們一方面體現了淵明在當時特有的關于“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非士無以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的治國尚賢重士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詩人自己在東晉社會里所深切體會到的“雷同毀異,物惡其上,妙算者謂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無猜,卒蒙恥以受謗,雖懷瓊而握蘭,徒芳潔而誰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國身世之嘆。如進一步對此詩的深層含蘊進行探索,可以發現,此詩還在一層奇幻迷離的神話氣氛遮蔽下,隱含有陶淵明對當時敏感政治時事的進一步揭露之成分。具體而言,此詩在引用《山海經》傳說時,也利用上古神話系統,借“鴟鴸”之語言符號,暗示了恭帝被害的歷史真相,在命義上,與詩人大致在同一時期所作的《述酒》有異曲同工之處。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十二_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十二原文及賞析08-18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十》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19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三》原文、翻譯及賞析02-04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七原文翻譯及賞析01-10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八原文翻譯及賞析01-10

    馬詩二十三首·其八原文翻譯及賞析01-10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三》原文、翻譯及賞析(14篇)02-04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三》原文、翻譯及賞析14篇02-04

    南園十三首·其五_李賀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讀山海經·其一_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 亚洲一级在线爱潮 | 亚洲免费天堂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丝袜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