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時間:2021-08-06 11:05:50 古籍 我要投稿

    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

      唐代 岑參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種時。

      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

      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期。

      東谿憶汝處,閑臥對鸕鶿。

      譯文

      昨日山中捎信給我,眼下已到耕種時節。

      信中怪我還山太遲,山中放友情深意切。

      如今獨向潭上飲酒,再無兄弟林下相約。

      東溪之上想你之時,只能對著鴿鶴闖臥。

      注釋

      高冠潭:在終南山高冠谷內,為岑參隱居之處。舍弟,本家弟。舍,對自己卑幼親屆的謙稱。

      只今:如今。

      遙傳:從遠處傳來。杜陵叟(sǒu):這里指與軍參一同隱居的人。杜陵,在長安東南,秦時置杜縣,漢宣布陵墓在此地,故稱。

      怪:責怪,埋怨。

      期:約會。

      東溪:指南冠谷中的溪水,代指詩隱居之處。汝:這里指詩人的弟弟。

      鸕鶿(lú cí):魚鷹,漁人用以捕魚的鳥。

      創作背景

      天寶三載(744),岑參應試及第,授官為右內率府兵曹參軍,曾作《初授官題高冠草堂》以記其事。在這以前,詩人曾隱居終南山的高冠潭,時于長安與山間往還。這也是當時一些隱居以求官的士人常有的生活方式。這首詩即為詩人自長安還終南山隱居之處,告別自己弟弟時所作。

      賞析

      全詩八句可分為兩層,都圍繞“還”字來寫。前四句寫還山的原因,后四句設想還山后的情景。

      詩的.開頭兩句說山中帶出信來,告訴詩人眼下已是耕種時節。“昨日”,不一定是確指,也可能是前些日子。不說故友捎信而說“山有信”,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同時引出下文“還山”。隱居山中,時而讀書,時而就種,魏晉以來一些隱居以求其志的士人們常常以這種方式生活,故信中以“耕種時”相告,催還之意自在其中。次兩句緊承前兩句,直接點出催還之意。“怪我還山遲”,乃是山中故友即“杜陵叟”“遙傳”來的意思,用“遙傳”,用“怪”,可見山中故友盼歸之切,也看出詩人與他的情誼,故而不可不還。以上四句敘述,說自己當從速還山。

      以下四句寫還山后的情景,為詩人的設想。“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期”,“潭上“林下”為高冠潭口的環境,“酌”和“期”為隱居之地的生活內容,說“獨”,說“無”,可見詩人別弟還山后的孤獨,其中透露出兄弟之間的深情。這兩句雖是對別后情景的設想,但詩人也許在以往的山間生活中對此早有體驗,因而不忍便與兄弟分別,“還山遲”的原因也許主要在于此。詩的最后兩句仍設想還山后思念弟弟時的情景。“憶汝處”的“處”字,有彼時彼地之意。當詩人還山后想起弟弟的時候,既不能與弟弟同去潭邊飲酒,又不能與弟弟攜手林下同游,只能“閑臥對鸕鶿”,難以排遣的思念,難以割舍的留戀即在這一生活細節中含蓄地表現出來,不忍分別之情也就在其中了。也有人以為這后四句是轉述杜陵叟的話,說杜陵里獨處山間,如何思念詩人,如果這樣理解,那么此篇便主要是寫“杜陵叟”,似與別弟的意義不合。

      這首詩寫得極為平淡自然,很適于表達山問閑居情趣。而平淡自然中義含不盡之情。詩的前半寫不得不歸,后半寫不忍便歸,把故友之情、兄弟之情都表現得很含蓄,很真切。

    【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岑參《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翻譯賞析09-01

    過磧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胡歌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暮秋山行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銀山磧西館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趙將軍歌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九日寄岑參_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岑參《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原文賞析及翻譯10-12

    送楊瑗尉南海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岑參《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10-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 亚洲午夜免费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高清v | 亚洲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