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劍篇 / 寶劍篇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10-18 13:09:50 古籍 我要投稿

    古劍篇 / 寶劍篇原文及賞析

      原文: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游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

      雖復塵埋無所用, 猶能夜夜氣沖天。

      譯文

      你難道沒有看到昆吾的寶石被煉成寶劍,通紅的爐火,劍鋒上射出紫色的光焰?

      良工巧匠們不知經過多少年的鍛造冶煉,才鑄出這把無雙的寶劍名曰龍泉。

      劍工自己也得意非凡地驚嘆,锃亮得如雪如霜寒芒四閃。

      像琉璃玉匣里吐出一朵白蓮,劍柄上的金環是日月的光輝鍍染。

      此劍出世,正逢天下沒有戰爭,好慶幸被君子佩帶防身。

      耀眼的劍芒像青蛇游動,鞘上的花紋如浮起綠色的龜鱗。

      不只是游俠們見了十分珍愛,英難豪杰亦曾格外鐘情。

      為什么要一個勁兒地說它曾中途遭到拋棄,飄零淪落在荒涼的古獄旁邊呢?

      雖然被泥土掩埋不能發揮作用,但其赫赫劍氣形成的不凡光焰仍然夜夜照亮了夜空。

      注釋

      ⑴古劍:指古代著名的'龍泉寶劍。

      ⑵昆吾:傳說中的山名。相傳山有積石,冶煉成鐵,鑄出寶劍光如水精,削玉如泥。石為昆吾,劍名昆吾,皆以山得名。鐵冶:即冶鐵的工場。炎:指火光上升。

      ⑶紅光:指火光。紫氣:即劍氣。赫然:光明閃耀的樣子。

      ⑷凡:即共,一作“經”。

      ⑸龍泉:龍泉縣有水,曾有人就此水淬劍,劍化龍飛去,因此此劍便名龍泉劍(《太平鬟宇記》)。

      ⑹咨嗟:即贊嘆。

      ⑺錯鏤:指錯彩、鏤金。金環:指刀劍上裝飾的帶金的環。映:一作“生”。

      ⑻風塵:指烽煙,借指戰爭。

      ⑼幸:慶幸。周防:即周密防衛。周:一作“用”。

      ⑽黯黯:通“暗暗”,指幽暗而不鮮明。

      ⑾文章:指劍上的花紋。

      ⑿直:通“只”。游俠子:指古代那些輕生重義、勇于救人急難的英雄俠士。

      ⒀曾:一作“常”。

      ⒁中路:即中途。棄捐:指拋棄。

      ⒂“零落”句:據《晉書·張華傳》載,晉張華見天上有紫氣,使雷煥察釋。雷煥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張華使雷煥尋劍,雷煥于豐城縣獄屋基下掘得一石函,中有雙劍,上刻文字,一名龍泉,一名太阿。漂:一作“飄”。

      ⒃塵埋:為塵土埋沒。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所詠的對象是龍泉寶劍。據傳龍泉寶劍是吳國干將和越國歐冶子二人,用昆吾所產精礦,冶煉多年而鑄成,備受時人贊賞。但后來淪落埋沒在豐城的一個古牢獄的廢墟下,直到晉朝宰相張華夜觀天象,發現在斗宿、牛宿之間有紫氣上沖于天,后經雷煥判斷是“寶劍之精上徹于天”,這才重新被發掘出來。這首詩就是化用上述傳說,借歌詠龍泉劍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抒發不遇的感慨。

      詩人用古代造就的寶劍比喻當時淪沒的人才,貼切而易曉。從托物言志看,詩的開頭借干將鑄劍故事以喻自己素質優秀,陶冶不凡;其次贊美寶劍的形制和品格,以自顯其一表人材,風華并茂;再次稱道寶劍在太平年代雖乏用武之地,也曾為君子佩用,助英雄行俠,以顯示自己操守端正,行為俠義;最后用寶劍淪落的故事,以自信終究不會埋沒,吐露不平。作者這番夫子自道,理直氣壯地表明著:人才早已造就,存在,起過作用,可惜被埋沒了,必須正視這一現實,應當珍惜、辨識、發現人才,把埋沒的人才挖掘出來。這就是它的主題思想,也是它的社會意義。在封建社會,面對至高至尊的皇帝,敢于寫出這樣寓意顯豁、思想尖銳、態度嚴正的詩歌,其見識、膽略、豪氣是可貴可敬的。對壓抑于下層的士子有激發感奮的作用。這首詩的意義和影響由此,成功也由此。

      張說評述郭震“文章有逸氣,為世所重”。所謂“逸氣”,即指其作品氣勢不羈,風格豪放。《古劍篇》的藝術特點,正如此評,其突出處恰在氣勢和風格。由于這詩是借詠劍以發議論,吐不平,因而求鮮明,任奔放,不求技巧,不受拘束。詩人所注重的是比喻貼切,意思顯豁,主題明確。詩中雖然化用傳說,不乏想象,頗有夸張,富于浪漫色彩。例如贊美寶劍冶煉,稱道寶劍品格,形容寶劍埋沒等,都有想象和夸張。但是,筆觸所到,議論即見,形象鮮明,思想犀利,感情奔放,氣勢充沛,往往從劍中見人,達到見人而略劍的藝術效果。實際上,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形式技巧,而在豐滿地表現出詩人的形象,體現為一種典型,一種精神,因而能打動人。“文以氣為主”,“風格即人”,此詩可作一例。

      創作背景

      此詩相傳是郭震受武則天召見時寫的。《唐詩紀事》記載:“元振(即郭震)尉通泉,任俠使氣,撥去小節。武后知所為,召欲詰。既與語,奇之。索所為文章,上《寶劍篇》。后覽嘉嘆,詔示學士李嶠等。”

    【古劍篇 / 寶劍篇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別離》原文翻譯及賞析01-02

    《古別離》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01-02

    古朗月行原文及賞析11-25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翻譯及賞析12-30

    水調歌頭·弓劍出榆塞原文及賞析08-18

    李白《蘇臺覽古》原文譯文及賞析09-27

    神秘的越王古劍閱讀題及答案11-19

    《神秘的越王古劍》閱讀題及答案11-19

    白馬篇原文及賞析08-17

    李商隱《覽古》唐詩原文及注釋11-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蜜芽AV中文在线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线观看人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系列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字幕2021 | 一级视频国产免费 |